2023大班科学教案4篇3(实用模板)

阅读: 评论:0

2023大班科学教案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皂液盒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复制现象、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就幼儿调查和收集到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流。
  活动目标:
可降解塑料袋子吹膜机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奖牌范例,提出任务要求。
  师:小朋友,幼儿园新年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天,陈老师要请你们来为运动会做一件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许多和这个大小一样、圆圆的奖牌。
  2、给五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停止操作,数一数然后贴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观察制作情况,提醒幼儿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对比、分析作品,引发对复制现象的关注。
  集体提问:你做了几个?引导幼儿对比,说出奖牌的制作情况。小结:这些奖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讨论:要是把这些奖牌奖给小朋友,他们会喜欢吗?有没有办法作出一模一样的'奖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你们在哪儿见过?
  三、观看工厂车间制作的录像,了解复制现象。
  提问:刚才工人生产产品的时候快不快啊?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原来工人叔叔就是用机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许多一模一样东西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复制。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再次制作奖牌,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师: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漂亮奖牌呢? 老师同样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发热涂料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邬婧婧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jy46)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愿意玩沉浮的材料,能和同伴合作,大胆尝试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体验生活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重点】
  尝试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
  带馅面条【活动难点】
  理解记录表的内容,能够用适合的方式进行记录,两人能够合作实验并进行记录。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各种沉浮材料(塑料小碟盘、硬币、橡皮泥、瓶盖、弹珠、吸铁石、塑料勺子、乒乓球),标有“ 沉 ”、“浮 ”标志的篮筐若干,水槽若干,大碟盘、毛巾若干。
  2、记录表(幼儿和教师用),记录笔,教学展示板。
  【活动流程】
  激趣导入——实验探索——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物理教具制作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引入。
  t:“小朋友,你们都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今天李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有一天啊,在森林里,灰太狼正追赶着喜洋洋,它们跑啊跑啊,跑到了一条小河边。前面已经没有路了,可是喜洋洋一点儿都不怕,它灵机一动,抓起旁边的一块大木头就跳进了河里,慢慢地游向了河对面。灰太狼也紧追不舍,来到了河边,它对喜洋洋大声喊道:‘我这就追上你!’于是,它抱起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河里,你们猜结果会怎么样呢?”
  2、引出沉浮话题。
  t:“喜洋洋可聪明了,它知道木头在水中是可以浮起来的,而灰太狼却不知道石头在水中是会沉下去的。”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在水中是会浮起来的,哪些东西在水中是会沉下去的呢?”
  3、幼儿交流表达,教师视幼儿的回答情况做相应的小结、归纳。
  二、实验探索
  (一)第一次实验
  1、介绍操作材料。
  t:“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材料,它们分别是塑料小碟子、硬币、橡皮泥、瓶盖、玻璃弹珠,还有小铁块。这些材料,有的会在水中浮起来,有的会在水中沉下去,待会你们可以去试一试。”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20:4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81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镜子   复制   幼儿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