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毒性杂质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基因毒性杂质 对于基因毒性杂质的定义主要是指:在以 DNA 反应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体内 / 体外试验中,如果 发现它们对 DNA 有潜在的破坏性,那可称之为基因毒性。 对没有进行体内实验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关联系做一些相关的体外实验去评估该物质在体内的毒 性。
如果没有关联评估的,体外基因毒性物质经常被考虑为假定的体内诱变剂和致癌剂。
GUIDELINE ON THE LIMITS OF GENOTOXIC IMPURITIES    ( EMEA/CHMP/QWP/251344/2006 )
基因毒性杂质的风险 按照目前的法规来说, (体内)基因毒性物质在任何摄入量水平上对 DNA 都有潜在的破坏性,这种 破坏 可能 导致肿瘤的产生。因此,对于基因毒性致癌物,不能说“不存在明显的阀值,或是任何的 摄入水平都具有致癌的风险”。
可接受风险的摄入量
对于那些可以与 DNA 进行反应的化合物, 由于在较低的剂量时机体保护机制可以有效的运行, 按照 摄入量由高到低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线性推断是很困难的。目前,对于一个给定诱
变剂,我们很难从 实验方面证明它的基因毒性存在一个阀值。 特别是对某些化合物, 它们可以与非 DNA 靶点进行反应, 或一些潜在的突变剂,在与关键靶位结合之前就迅速失去了毒性。由于缺乏支持基因毒性阀值存在 的有力证据,而使得我们很难界定一个安全的服用量。
所以有必要采取一个新观点:确定一个可接受其风险的摄入量。 可接受其风险的摄入量即毒理学阈值一般通用的被定义为 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 (TTC) 。具体含义为:一个“ 1.5ug/day ”的 TTC 值,即相当于每天摄入 1.5ug 的基因毒性杂质, 被认为对于大多数药品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风险(一生中致癌的风险小于 100000 分之 1 )。按照这 个阀值,可以根据预期的每日摄入量计算出活物中可接受的杂质水平。
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基因毒性杂质也可以有较高的阈值。如接触时间比较短等,这个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再进行推算。
必须要强调的是 TTC 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它使用的是概率方法,意思为:假如有一个基因毒性杂 质,并且我们对它的毒性大小不太了解,如果它的每日摄入量低于 TTC 值,那么它的致癌的风险将 不会高于 1× 10 的概率。
所以 TTC 不能被理解为绝对无风险的保障。 有实验依据的 TTC 值的确认 有足够的(实验性的)证据来支持阀值界定的基因毒性杂质 对于这类有足够的证据来表明其基因毒性阀值的化合物,可以参考“ Q3C Note for Guidance on Impurities: Residual Solvents.    ”中 2 级溶剂的规定,计算出了一个“允许的日摄入量” ( PDE )。
无实验依据的 TTC 值的确认 没有足够的(试验性的)证据来支持阀值界定的基因毒性杂质 不能进行阀值鉴定的基因毒性杂质的可接受剂量评价应该包括药学的和毒理学的评价。一般来说, 如果避免毒性是不可能的,那么药学的评价措施应该以 ALARP 的( 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尽可能低的合理可行性 )控制水平为指导原则。
含有多个基因毒性杂质的评估
EMEACHMP 结构不同的 —— 单个杂质的限度应该小于    1.5ug/day
结构相似的 —— 杂质总和的限度应该小于    1.5ug/day
FDA (和 EMEA 类似) 单个杂质造成的癌症风险机率应该小于 10 有相同作用机制的结构相似的杂质,其含量总和应该参考 1.5ug/day 的限量进行评估。 单个基因毒性杂质可以参
考文献来确定。 多个基因毒性杂质( 3 个以下)积累的风险相对于单个杂质的风险上升不大,可以忽略。 药物中含有 3 个基因毒性杂质,不管结构是否相似,在法规中是允许的(只要有充分的数据)。 存在四个以及以上的基因毒性杂质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药学评价 应该根据现有的配方选择和生产技术,提供生产方法的合理性。申请人应该指明涉及到的所有具有 基因毒性或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如所用试剂、中间体、副产品等。更进一步,在药物活性物质中 没有出现的基因毒性反应物和有基因毒性结构( alerting structure )的物质,都应该被考虑。实际 生产中尽量避免使用该类物质。
如果在合成路线、起始物料方面没有更好选择,则需要提供一个正当的理由。就是物质中能引起基 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结构部分在化学合成是不可避免的。
假如基因毒性杂质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应该采取技术手段尽可能的减少基因毒性杂质在产品 中的含量,使其符合安全的需要或使其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于活性中间体、反应物、以及其 它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都应该进行评估。
金属修复
应该有合理的分析方法去检测和量化这些杂质的残留量。
—— 基因毒性杂质磺酸盐的风险评估 临床研究发现甲磺酸酯的 DNA 烷基化作用会导致诱变效应, 其中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已有这方 面报导,因此有理由怀疑其它低分子量磺酸(如对甲苯磺酸)的烷基酯可能也存在着类似的毒性影 响。尽管无数据表明这些酯对人的毒性影响,然后依然有上述基因毒性物质以杂质的形式存在于含 磺酸酯类药物活性成分的药品中的潜在风险。
EMEA/44714/2008 甲磺酸烷基酯,如甲磺酸甲酯( MMS )和甲磺酸乙酯( EMS ),是甲磺酸与甲醇,乙醇,或其它低 级醇形成的酯。特别是在以甲磺酸盐或甲磺酸酯形式存在的药物活性成分中或其合成过程中用到了 甲磺酸的药物活性成分中,甲磺酸烷基酯会被视为潜在杂质。
在以羟乙基磺酸盐,苯磺酸盐和对甲苯磺酸盐形式存在的药物活性成分中也会发现类似的磺酸烷基 酯或芳基酯污染。需说明出现这些污染的风险。
药物活性成分的生产是否涉及到在甲磺酸(或羟乙基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或相应的酰氯存 在的情况下,使用了低级脂肪酯,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或异丙醇的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 甲磺酸烷基酯或类似苯磺酯烷基酯和对甲苯磺酸烷基酯的形成可能性是
否已被降至最低?是否存在 有效的精制步骤?
设备(特别是接触到磺酸试剂的设备)的清洗程序是否涉及到低级脂肪醇的使用? 是否有适宜的质量标准和已验证的分析方法可以证实药物活性成分中的磺酸烷酯或磺酸芳基 酯杂质处于 TTC 以下? 是否检查了起始物料,如甲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羟乙基磺酸),中的烷基磺酸酯或 芳基磺酸酯杂质(如甲磺酸中的 EMS MMS )及相应的酰氯?是否有这些杂质的适宜标准和验证 过的方法? 当被磺酸酯或相关物质所污染了的磺酸作为起始物料用于药物活性成分时,是否能保证药物活性成 分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不超过其 TTC 值?应当要考虑各种烷基或芳基取代磺酸酯杂质的累加风险。 如在药物活性成分生产的最后一步合成步骤用到了磺酸衍生物,应将其纳入风险分析。
是否对回收溶剂中磺酸酯类杂质(如,乙醇中的 EMS ,甲醇中的 MMS ,异丙醇中的 IMS ) 的 富集和残留进行了控制?
是否能排除以甲磺酸盐, 羟乙基磺酸盐, 对甲苯磺酸盐或苯磺酸盐形式存在的药物的活性成分, 或其相关制剂,在储存过程中形成烷基或芳基磺酸酯?
是否能排除以甲磺酸盐,羟乙基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或苯磺酸盐形式存在的药物活性成分在 制成最终制剂的过程中形成烷基或芳基磺酸酯,如在制粒过程中使用了醇?是否有足够灵敏的的方 法可以检测到制剂中的(处于 TTC 水平的)这些杂质?
—— 基因毒性杂质卤代烃的风险评估 有数据表明氯乙烷、 氯甲烷为基因毒性杂质, 因此有理由怀疑其他低分子卤代烃类也有类似的作用。 在生产中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
在氨基物盐酸盐使用醇类溶剂精制的时候,基本都会产生卤代烃。 产生的条件和温度、水分、浓度、时间等有关系。
对于控制低级卤代烃的方法可以参考控制甲磺酸酯的相关建议。
毒理学评价
为一个不存在阀值的基因毒性致癌物定义一个安全的摄入量水平 (零风险观点) 是不可能的, 并且从活物成分中完全的除去基因毒性杂质经常是很难做到。这样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可接受 的风险水平,例如对一个低于可忽略风险的每日摄入量进行评价。
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有足够的长期致癌性研究数据。 对于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推导过程参见 Q3C Note for Guidance on Impurities: Residual Solvents for Class 1solvents    。附件三。
TTC 的应用 有几个结构基团被认定为具有非常高的基因毒性,它们即使被摄入低于 TTC 值的量也会面临非常高 的基因毒性风险。
这一类高基因毒性的致癌物由黄曲霉毒素类 , N- 亚硝基物类 , 偶氮苯类等化合物构成,它们不能用 TTC 值的方法来进行评价。对这些种类的物质需要进行特殊的风险评价。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TTC 值高于 1.5 μg/day 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药品的短期接触,即某些生 命预期在 5 年以下的某些严重疾病,或者这种杂质是一种已知物质,人类在其他方式上对它的摄入 会更高(比如在食品上)。有些基因毒性杂质同时也是一种体内代谢产物,对它的评价也要以对代 谢产物的接受性为基础。
基因杂质的浓度限度以 ppm 为单位, 公式如下: Concentrationlimit (ppm) = 1.5    μg / daily dose
原料药质量研究部 2008 2010 无胆饮水机年度基因毒性杂质限度验证列表:
序号
基因毒性杂质名称
杂质限度
产品名称
1
保护基溴化物
15ppm
氯沙坦钾
2
邻氨基甲苯
7.5ppm
托拉塞米
3
减速路拱间氨基甲苯
7.5ppm
托拉塞米
4
对氨基甲苯
7.5ppm
托拉塞米
葛根素片5
邻硝基甲苯
7.5ppm
托拉塞米
6
叠氮酸
10ppm
坎地沙坦酯
7
叠氮酸
10ppm
缬沙坦
8
溴代异丙烷
15ppm
氯吡格雷氢溴酸盐
9
联苯溴化物
3.4ppm
缬沙坦
10
联苯溴化物四氮唑
4ppm
缬沙坦
11
5- 氰基苯酞
25ppm
真空泵叶片西酞普兰氢溴酸盐

法兰锻造
12
5- 氨基苯酞
25ppm
西酞普兰氢溴酸盐
13
硝基化合物
25ppm
西酞普兰氢溴酸盐
14
氨基化合物
25ppm
西酞普兰氢溴酸盐
15
硫脲
30ppm
盐酸吡格列酮
16
对氟硝基苯
30ppm
盐酸吡格列酮
17
硝基吡格
30ppm
盐酸吡格列酮
18
酞嗪二酮
0.04%
RP- 氯沙坦钾
19
联苯溴化物
10ppm
RP- 氯沙坦钾
20
二甲海因
0.05%
RP- 氯沙坦钾
21
保护基二溴物
15ppm
RP- 氯沙坦钾
22
氯沙坦钾二氯物
15ppm
RP- 氯沙坦钾
23
二溴二甲海因
15ppm
氯沙坦钾保护基溴
化物
24
联苯溴化物
10ppm
氯沙坦钾
25
联苯溴化物四氮唑
12ppm
氯沙坦钾
26
游离肼
10ppm
RP- 氯沙坦钾
27
叠氮酸
15ppm
氯沙坦钾
28
四丁基溴化铵
25ppm
盐酸帕罗西汀
29
叠氮酸
10ppm
厄贝沙坦
30
对甲苯磺酸异丙酯
8ppm
氯沙坦钾
31
溴离子
229ppm
艾他培南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7:3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7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杂质   基因毒性   风险   活性   进行   应该   药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