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智慧车站的应用与发展

阅读: 评论:0

浅探智慧车站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人口持续涌入,大量的客流给城市交通运输带来了拥挤堵塞,为进一步保证城市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地铁应运而生,地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车站作为地铁重要组成单元,每天都承担着繁重的客运工作,传统的地铁车站缺乏智慧化手段,导致各个环节的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衔接,效率低下。通过对智慧车站的研究与建设,提升车站各项业务智慧化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生产效率,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智慧车站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关键词:智慧车站;不足;应用;发展;安全管控;开关站;客流监测;
负压病房引言:地铁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压力,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当前,城市规模大,巨量客流给地铁车站日常运营带来极大压力及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铁车站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工作效率,智慧车站建设力度加大,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与地铁车站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车站安全保障能力,还极大提高地铁的运输效率与乘客满意度。
一、智慧车站背景及概述
智慧车站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并将其作为本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对其予以部署。2010年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积极响应“感知中国”这一构想号召,先后制定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与发展规划,打造物联网示范工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近几年,智慧概念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车站等理念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服务设施,主要承担着运输的基础作用,而智慧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完善了传统交通的不足,向着高效、安全、环保等方向发展,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文明的交通环境,也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信息化等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掌握路面交通情况,为交管部门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锈钢抛光轮
为了塑造健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各大城市对轨道交通建设开始愈发重视,智慧车站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智慧车站是在传统地铁车站运行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升级。相较于传统地铁车站运行,智慧车站引入了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智能化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互动融合,能够实现车站中乘客、设备及环境的全面感知和互联,建设更加准确的
业务管理模型,构建具备智慧生命体的交互方式,最终形成具备安全、效率、效益、服务水平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
目前,各大城市地铁公司,希望通过对智慧车站的研究与建设,解决传统车站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二、传统地铁车站的不足
根据统计,截至到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6280.8公里,占比78.8%;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688.9公里,占比21.2%。2020年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总进站量为109.5亿人次,总客运周转量为1486.4亿人公里。2020年中心城市城轨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出行比率38.7%,其中上海、广州、南京、深圳、北京、成都6个城市城轨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出行比率超过50%。〔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已经离不开地铁,传统地铁车站的不足也变的尤为明显。
1、设备管理的不足
测控系统
传统车站早晚间开关站主要依靠人工执行,涉及设备数量众多,且系统繁杂,比如管理卷帘门、电扶梯等设备,需要人工去现场开启,尤其是大型换乘车站,空间大,出入口多,每次开关站都要耗费车站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及精力,工作量相当繁重。
2、安全管控的不足
目前国内的地铁车站基本通过在前端架设大量各类摄像机,结合后端配套系统设备来实现对车站内的重要区域的监控,地铁车站空间大、环境复杂、人来人往容易发生各类乘客异常行为,车站内重要区域人或物的异常行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车站正常运营,传统车站工作人员对车站乘客异常行为的感知,基本是通过人工巡视或手动查看摄像头画面来实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很多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影响了地铁的运行。
盲文图书
3、客流监测的不足
传统车站工作人员无法实时了解当前站内客流状况,只能通过设置巡视人员不断巡视人工获取,或依赖相应岗位人员的经验及能力去判断,尤其是大型换乘车站,当站内客流压力较大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给车站运营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严重后果。
篮子鱼
由上述问题可见,传统地铁车站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各类工作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执行,随着客流的攀升、各类异常事件平凡发生,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传统车站迫切需要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车站智慧化的早晚间开关站、安全管控、客流实时监视功能。
下面来探讨如何通过智慧车站的应用,解决上述传统车站的不足。
三、智慧车站的应用
1、面向设备管理的应用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地铁车站都设置了综合监控系统(ISCS)、通信系统、机电系统, 传统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ISCS)虽然集成了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广播系统(PA)、乘客信息系统(PIS)、视频监控系统(CCTV)等子系统,但传统系统功能无法满足车站早晚间开关站的运营需求,为此,在传统综合监控系统(ISCS)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容、集成,针对早晚间开关站管理需求优化提升,增设的末端感知设备,其中,在管理卷帘门和电扶梯设备增加远程控制功能,并配备辅助防护手段(声光报警器、红外光幕感应器、紧急停止按钮等),同时完善与其它相关系统的接口,
感知现场信息,以支撑智慧应用,通过综合监控系统(ISCS),从而提高开关站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实时有效的联动控制,从而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时效。
为了保障运营期间安全,智慧开站和关站只能在每天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处于其工作状态,其他时间没有操作权限。
以开站为例,智慧开站前,车控室工作人员通过综合监控系统(ISCS)进行开站前检测,在车控室综合监控系统(ISCS)点击开站检测按钮后,站内CCTV开始轮巡,查看站内是否存在无关人员,同时广播开始通知车站工作人员车站即将进行开站,各专业进行设备自检,并将所有系统自检结果发送回综合监控系统(ISC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ISCS)系统收到各专业自检信息后,统一展示,车控室工作人员确认车站相关系统设备无任何故障、异常、报警情况,可进入智慧开站执行阶段。
阳光天井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2:1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72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站   城市   地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