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阅读: 评论:0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黄桃去皮机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D.Z导管口排出无气体
【答案】B
【详解】
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
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
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
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的NO2气体,D项错误;
答案选B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现象
C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有白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
I2I2遇淀粉变蓝,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故B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从某些性质来看,NH3和H2O、NH4+和H+、NH2-和OH-、N3-和O2-两两类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    )
A.仅①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③正确    D.全部正确
【答案】D
【详解】
OH-NH2-相当,NH3H2O相当,依据NH4Cl+NaOH=NaCl+NH3+H2O;类推得到:NH4Cl+NaNH2═NaCl+2NH3故正确;
NH4+H3O+相当,依据CaO+2HCl=CaCl2+H2O,类推得到反应:CaO+2NH4Cl= CaCl2+2NH3↑+H2O,故正确;
OH-NH2-相当,N3-O2-两两相当,依据MgOH2=MgO+H2O,类推得到:,故正确;
因此上述三个反应都能够发生;
正确答案D
【点睛】
相似推理法在化学的学习中会经常遇见,再如HClNaOHNa2CO3ZnZnO都能够发生反应,那么同属酸类的H2SO4HNO3等酸也能够发生上述反应。但是在推理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到物质本身存在的性质差异,本例中由于HNO3的强氧化性,所以当它与Zn反应时就不像HCl反应生成H2,而是得到NONO2等还原产物。
4.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详解】
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 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5.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详解】
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
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错误;
大灯高度可调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取三张蓝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为
A.红、红、红    B.白、黑、白
C.红、黑、红    D.红、黑、白
【答案】B
【详解】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物质氧化成无,最后试纸呈现白;浓硫酸具有脱
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的碳,最后试纸呈黑;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依次为白、黑、白;
答案选B
7.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CO2    B.N2    C.SO2    D.NH3
【答案】D
【详解】
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
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
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
答案选D。
8.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触摸电视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
【答案】B
【详解】
A. 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 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
C. 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
D.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
答案选B。
9.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
A.1∶4    B.2∶3    C.1∶3    D.4∶1
【答案】B
【详解】
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为NO,因此有a=6,解得a=4NO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6=23,答案选B
10.生物固氮是指(   
A.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
D.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
【答案】D
【分析】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
A.土壤中含有的NO3NH4,被植物吸收合成植物所需的物质,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氮的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符合生物固氮的定义,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Cl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答案】A
【详解】
A.产生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产生碱性气体氨气,则原溶液中存在铵根,故A正确;
B.白沉淀也可能为硫酸银,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
C.火焰呈黄说明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是NaCl,也可能是NaOHNaBr等,故C错误;
D.白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碳酸钡,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硫酸根,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悬空板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沉淀,再加盐酸,白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详解】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生成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离子,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A错误;
断头锁
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故B错误;
C.能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在碱性条件下生成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故sptaC正确;
D.碳酸钡和碳酸钙等沉淀都可溶于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a2+,不一定含有Ba2+,故D错误;
故选C
13.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配一定浓度硫酸    B.制备少量氨气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D.制备少量氧气
【答案】B
【详解】
A.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解物质,应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再转入容量瓶,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水滴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使氨水分解生成氨气,可以制备少量氨气,故B符合题意;
C.可上下移动的铜丝可以控制反应速率,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得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实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少量NO2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00:1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5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溶液   硝酸   气体   生成   产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