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阅读: 评论:0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1106602-01谢波
碳油摘要: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促生了电子商务并得到不断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廉价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给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这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瓶颈,及时解决电子商务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不论是在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传统交易下所产生的纠纷及风险并没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消失,相反网络的虚拟性、流动性、隐匿性及无国界性对交易安全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收到损害有如下诸多方面的表现:
流媒体播放
(一)消费者的知情权问题
知情权是消费者的一项本本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登记、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售后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但是,相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和经营者并不见面,只是通过网上宣传了解商品信息,网络订货,电子银结算,由配送机构送货上门。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信息就存在一定问题。
(二)交易安全问题
保障安全权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在电子商务时代,交易安全问题又是电子商务中的基础问题。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中的商务活动,交易的当事人可能处在不同的地区,只是通过电子货币或网上银行来进行交易,也就给一些网络黑客通过入侵系统、修改消费者的帐户、划走帐上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权。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传统商务方法已经无法保障交易安全,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产生了怀疑。正因为如此,许多消费者放弃了网上购物。
(三)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
网上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信息,包括事实、图像等。传统消费活动中,消费者无须披露个人信息,经营者也不便整理利用有限的信息,因而隐私权保护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但在网络环境下,在经营者预先设置的表格中填上个人信息是申请、购买商品、访问一些专业网站等许多网络活动的前提条件。一些不法之人由此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活动中,从而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自己的身份、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信用状况、医疗记录、职业记录、上网习惯、网络活动踪迹等个人信息暴露于外人,侵犯了消费者对其个人稳私享有的隐瞒、支配、维护、利用权。
(四)消费者退换货问题
消费者能否退换货涉及其与经营者之间权利义务的平衡问题。一方面让消费者享有在一定期限内的商品退换货保证,既是经营者的一种销售手段,也是消费者应有的权利。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交易的特殊性,消费者没有机会检验商品,从而做出错误购
以车代磨买决定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经营者的权益也可能受到消费者退换货的影响。
(五)损害责任的承担问题
电子商务的完成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任何一个供销链出现问题,都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货物受损时,各方互相推诿,必然会使消费者陷入困境;此外,无论是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炒股还是网上服务,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在交易安全性与准确性方面发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网络运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或来自于技术操作方面或来自互联网上的病毒,或其他不可预测又一时无法排除的原因,导致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中止,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不管错误原因是来自黑客袭击还是系统失误,责任终归是要有人来承担的,那么应该是商家承担风险,还是顾客自认倒霉?这一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电子商务中这一责任的承担还有待进一步地明确。
(六)财产安全问题
  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指消费者的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通过网络银行支付货款对消费者
的财产安全权有一定的威胁。由于国际互联网本身是个开放的系统,而网络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变资金流动为网上信息的传递,这些在开放系统上传递的信息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目前多数的消费者不敢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信用卡账号等关键信息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的财产受到侵害,这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我国网络商场采取的支付手段还是邮寄或当面交易, 在传统支付法律体系下,电子支付交易安全就无法保障。以法律来保障消费者进行电子支付过程中的财产权,在我国目前尚有困难,只能从技术来保证消费者信用卡的密码不会被泄露。如果网络银行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电子商务是依赖于网络而发展,正是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一些问题,而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又晚,广大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比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使电子商务健康、稳健、积极地发展,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国家管理者的职能,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二)制定完善的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宏观调控,统一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的调控机制,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负责对商家进行调查、验证和鉴别,以维护网络交易双方合法权益和整个电子商务交易秩序。建立全国电子商务消费者全法权益保护网络,对全国各个地区的电子商务做好负责的监管。
(三)建立行业自律和消费者自律组织,规范商家业内的交易行为、规则,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四)加强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技术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应规定经营者在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时,应取得消费者的许可或法定授权,并对法定授权使用的目的、范围,使用的机关、程序和内容等做出明确而可操作的规范。
(五)确保交易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发现交易系统隐患,防范黑客的侵入;逐步建立健全以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为目标,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为核心,安全电子交易制度为基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要建立一个专门、全国性的认证体系,权威、公正地开展电子商务认证工作,确认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身份的合法性、
真实性和准确性。
发展电子商务的落脚点最终要放在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上。消费者正当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关系到电子商务的成败,关系到电子商务能否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就不能消除,这些对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把增加消费者信任及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发展电子商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创造一个安全规范的网上交易环境,确保消费者的利益。总之,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任重而道远,各国、各相关部门、各领域、各行业应配合、协调作战,充分认识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真正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电子商务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钼铋系催化剂生产厂家,2003
蜂窝煤采暖炉[2]王纪平.电子商务法律法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游植龙.论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信息网络安全.2002(1)
[4]白锐主编. 电子商务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23:0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46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消费者   电子商务   网络   保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