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基本效应

阅读: 评论:0

 粉煤灰在⽔泥混凝⼟中主要有三个基本效应,即形态效应、⽕⼭灰效应和微集料效应。控制这三个效应向有利⽅向发展,即可利废为宝、改善混凝⼟的性能。
  (1) 形态效应智能控制方法
  粉煤灰的形态效应,主要是指粉煤灰的颗粒形貌、粗细、表⾯粗糙程度等特征在混凝⼟中的效应。粉煤灰微珠颗粒可以起到滚珠的作⽤,降低混凝⼟拌和的内摩擦⼒⽽提⾼流动性。粉煤灰的密度⼩于⽔泥,因⽽等量替代后可增加浆体的体积,从⽽改善对粗细集料的润滑程度,也有利于提⾼混凝⼟拌合物的流动性。此外,还可以提⾼混凝⼟的匀质性、粘聚性和保⽔性。
  劣质粉煤灰由于含有较多不规则的多孔颗粒和未燃尽的碳,⽽导致需⽔量增加和保⽔性变差,对混凝⼟带来负⾯效应。
  (2)⽕⼭灰效应(活性效应)
  粉煤灰属于活性矿物掺合料。粉煤灰中含有的玻璃态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属于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它们可以与⽔泥⽔化⽣成的氢氧化钙和⽔发⽣⽔化反应(该⽔化反应亦称⼆次反应),⽣成具有⽔硬性特点的⽔化硅酸钙、⽔化铝酸钙等,并填充于⽑细孔隙内。这些⽔化产物同样具有强度,特别是⽔化硅酸钙,该⽔化反应在28d时较弱,特别是在7d以内,⽽在28d以后逐步明显。粉煤灰的细度越⼤,即颗粒越石墨转子
小型生物反应器
⼩,活性越⾼,⽔化反应能⼒越⾼;温度越⾼⽔化反应能⼒越强,强度增长越快。当温度低于5时该⽔化反应基本停⽌,强度发展缓慢.
  ⽕⼭灰效应可以提⾼混凝⼟以后的强度,以后的强度要⾼于不掺粉煤灰的混凝⼟,且龄期越长该差异越⼤。因⽽对早期承载能⼒要求不⼤的⼯程可利⽤其60d、90d、180d时的强度。
大锅抗干扰  (3) 微集料效应
  粉煤灰微珠具有极⾼的强度,其填充在⽔泥颗粒间的空隙,既减少了⽑细孔隙,⼜起到了微⾻架作⽤。随⽔化的不断进⾏,粉煤灰的⽔化产物与未⽔化的粉煤灰内核的粘结⼒不断提⾼,这也有利于提⾼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
  除上述三个基本效应外,粉煤灰还有许多其它效应,如免疫效应(抑制碱集料反应效应、提⾼耐腐蚀性效应等)、减热效应(降温升效应)、泵送效应等,不过这些效应都离不开上述三个基本效应。
>HOST 格式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06:0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3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效应   粉煤灰   混凝   强度   活性   颗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