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案例分析

阅读: 评论:0

成都地铁案例分析
20xx年7月,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金星站、黄石站完成土建作业面移交机电工作,标志着全线机电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交机电局作为成都地铁17号线机电工程管理实施单位,系统总结青岛、福州等地铁机电项目实施经验,推动现场施工管理深度融合BIM技术,推广应用BIM协同施工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把控项目进度、保障工程品质。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为市内快速干线,设计最高时速达140km/h,线路长26.145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沿线途经温江、双流和武候三个区。中交机电局负责实施的机电工程范围包含常规机电系统、供电系统、弱电系统、接触网、装修工程、“三临”工程等。
项目坚持实行机电全专业、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20xx年4月,成都地铁17号线机电项目BIM工作小组正式成立。截至目前,BIM小组已累计完成正线9个车站、车辆段19个单体、2座主变电所建筑结构、常规机电模型构建;完成温泉大道站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放样;市五医院消防泵房模块化预配组装;高架段接触网预配计算;部分机电施工工艺交底视频;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方案模拟等。
锁扣
BIM技术应用成果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机电项目实行机电全专业、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包括管综深化设计、供电系统优化、弱电系统优化、风/水管预制加工、接触网预配、孔洞预留、三维激光扫描、定位放样等。同时,开发运用BIM协同施工管理平台,对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物资、人员、竣工资料、管理驾驶舱等多方面进行BIM深度应用,指导机电施工。
模型应用与实施
01、管综优化设计
通过BIM管综深化设计,获得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可进行施工指导的管综模型和二维图纸,避免返工,减少材料废弃,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02、孔洞预留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管综深化后,进行BIM孔洞预留并将各专业孔洞出图,保证砌筑预留孔洞准确性,避免返工。
03、激光扫描及定位放样
煤仓疏松机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核查BIM模型误差,采用放样机器人现场定位放样,准确定位支吊架等安装位置,实现模型指导现场精准施工。
04、模型分段预制指导预制加工
点钞机电机创建风/水管件等分段预制模型(尤其是异形管件),生成加工图纸,导入设备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模型指导预制加工。
05、综合支吊架优化预制,指导安装
对管综深化完成的模型进行支吊架模拟安装和受力计算,精确建立支吊架的模型并确定安装的精准位置,预制加工,配合现场定位放样,指导现场支吊架安装。
06、模块化预配组装
重点设备机房模块化的预配优化生产,提高安装集成度,优化设备安装、运维空间,整体提升机电安装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07、电缆敷设模拟及用料统计
通过BIM技术完成电缆敷设工艺设计,做到电缆敷设路径可视化,下料精确化,充分利用电缆支架的容积率、分布规则和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保证了备料的精确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的标准化。
08、接触网腕臂预配
通过BIM接触网预配计算,将腕臂、吊弦等构件按现场实际测量数据精准预制加工,保证安装架设准确,提升接触网系统施工质量,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09、可视化方案模拟
对重大、安装难度系数高的设备进行三维安装动画模拟,优化安装方案,提前预警和解决设备运输安装的问题,形成紧急预案和保证措施,保证设备安装安全、精确和高效。
小家电控制板
10、可视化三维技术交底
对施工重点、难点位置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保证交底高质高效、指导施工。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02:2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3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电   施工   安装   模型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