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 料 鉴 别 方 法
各种废旧
塑料识别方法 LDPE(中文名:低密度高压聚乙烯): 感官鉴别:手感柔软:白透明,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胶带 及印刷字。(注:胶带和印刷字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其含量,因这些会影响在市场上的价格) 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 EVA(中文名:聚乙—乙酸乙脂): 感官鉴别:表面柔软;伸拉韧性强于LDPE,手感发粘(但表面无胶);白透明,透明度高,感观和手感与PVC膜很相似应注意区分。 燃烧鉴别:燃烧时与LDPE相同有石蜡的气味略带酸味;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熔融滴落,易拉丝。 注:本品为PE种类中的一种,价格同与LDPE,可用于再生造粒,质量要求与PE相同。 PP(聚丙): 感官鉴别:本品为白透明与LDPE相比透明度较高,揉搓时有声响。
燃烧鉴别:燃烧时火焰上黄下蓝,气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烧时无黑烟。
PET膜(聚脂) 感官鉴别:本品为白透明,手感较硬,揉搓时有声响。外观似PP。
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后材料表面黑炭化,手指揉搓燃烧后的黑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状。
PVC膜(聚氯乙烯) 感官鉴别:外观极似EVA但有弹性。
燃烧鉴别:燃烧时冒黑烟,离火即灭,燃烧表面呈黑,无熔融滴落现象。
尼龙共聚料(LDPE+尼龙): 感官鉴别:本品感观与LDPE极为相似。
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但与LDPE不同的是然烧时有毛发燃烧的气味,燃烧后呈淡黄。
注意:尼龙共聚料中不可用于再生造粒,要与LDPE严格区分还要严格控制在大件中的
含量。
PE+PP共聚料 感官鉴别:本品与LDPE相比较,透明度远远高于LDPE,手感与LDPE无差异,撕裂试验极象PP膜,才质为透明纯白。
燃烧鉴别:本品燃烧时火焰为全黄,熔融滴落,无黑烟,气味似石油。
PP+PET共聚料 感官鉴别:外观似PP,透明度极高,揉搓时声响大于PP。
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表面呈
黑炭化。
PE+PET复合膜 感官鉴别:材料表面一面光滑一面不光滑,白透明。
燃烧鉴别:燃烧时似PET,无熔融滴落现象,燃烧表面黑炭化,有黑烟,有跳火现象,带有PE的石蜡气味。
在采用各种塑料再生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再利用前,大多需要将塑料分拣。由于塑料消费渠道多而复杂,有些消费后的塑料又难于通过外观简单将其区分,因此,最好能在塑料制
品上标明材料品种。中国参照美国塑料协会(SPE)提出并实施的材料品种标记制定了GB/T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虽可利用上述标记的方法以方便分拣,但由于中国尚有许多无标记的塑料制品,给分拣带来困难,为将不同品种的塑料分别,以便分类回收,首先要掌握鉴别不同塑料的知识,下面介绍塑料简易鉴别法:
1. 塑料的外观鉴别
通过观察塑料的外观,可初步鉴别出塑料制品所属大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一般热塑性塑料有结晶和无定形两类。结晶性塑料外观呈半透明,乳浊状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状态呈透明状,硬度从柔软到角质。无定形一般为无,在不加添加剂时为全透明,硬度从硬于角质橡胶状(此时常加有增塑剂等添加剂)。热固性塑料通常含有填且不透料明,如不含填料时为透明。弹性体具橡胶状手感,有一定的拉伸率。
塑料的加热鉴别方法(二)
上述三类塑料的加热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易熔融,且熔融时变得透明,常能从熔体拉出丝来,通常易于热合。热固性塑料加
热至材料化学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软化,尺寸较稳定,至分解温度炭化。弹性体加热时,直到化学分解温度前,不发生流动,至分解温度材料分解炭化。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见表
塑料品种 | 软化或熔融范围/°c | 塑料品种 | 软化或熔融范围/oc |
聚醋酸乙烯 | 35~ 85 | 聚氧化甲烯 | 165~185 |
聚苯乙烯 | 70~115 | 聚丙烯 | 160~170 |
聚氯乙烯 | 75~90 | 尼龙12 | 170~180 |
聚乙烯 | | | |
密度0.92/ cm3 | 110 | 尼龙11 | 180~190 |
密度0.94/ cm3 | 约120 | 聚三氟氯乙烯 | 200~220 |
密度0.96/ cm3 | 约130 | 尼龙610 | 210~ 220 |
聚-1-丁烯 | 125~ 135 | 尼龙6 | 215~225 |
聚偏二氯乙烯 | 115~ 140(软化) | 聚碳酸酯 | 220~ 230 |
有机玻璃 | 126~ 160 | 聚-4-甲基戊烯-1 | 240 |
醋酸纤维素 | 125~175 | 尼龙66 | timev250~260 |
聚丙烯腈 | 130~ 150(软化)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250~260 |
| | | |
塑料的溶剂处理鉴别法(三)
热塑性塑料在溶剂中会发生溶胀,但一般不溶于冷溶剂,在热溶剂中,有些热塑性塑料会发生溶解,如聚乙烯溶于二甲苯中,热固性塑料在溶剂中不溶,一般也不发生溶胀或仅轻微溶胀,弹性体不溶于溶剂,但通常会发生溶胀。
伯努利方程实验
塑料的溶解性 | | |
聚合物 | 溶剂 | 非溶剂 |
聚乙烯 | 对二甲苯①,三氯苯① | 丙酮,乙醚 |
聚-1-丁烯 | 癸烷①,十氢化萘① | 低级醇 |
全同立构聚丙烯 | | |
无规聚丙烯 | 烃类,乙酸异戊酯 | 醋酸乙酯,丙醇 |
聚异丁烯 | 己烷,苯,四氧化碳,四氢呋喃 | 丙酮,甲醇,乙酸甲酯 |
聚丁二烯 | 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 | |
聚异戊二烯 | | |
聚苯乙烯 | 苯,甲苯,,环己酮,乙酸丁酯,二硫化碳 | 废气净化装置低级醇,乙醚(溶胀) |
聚氯乙烯 | 四氢呋喃,环己酮,甲酮,二甲基甲酰胺 | 甲醇,丙酮,庚烷 |
聚氟乙烯 | 环己酮,二甲胺基甲酰胺 | 脂肪族烃类,甲醇 |
聚四氟乙烯 | 不可溶 | |
聚乙烯异烯酯 | 苯,,甲醇,丙酮,乙酸丁酯 | 乙醚石油醚,丁醇 |
聚乙烯异丁醚 | 异丙醇,甲基乙烯酮,,芳香族烃类 | 甲醇,丙酮 |
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 | 三氯四烷,丙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 | 甲醇,乙醚,石油醚 |
聚丙烯腈 | 隧道定位 二甲胺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浓硫酸水 | 醇类,乙醚,水,烃类, |
聚丙烯酰胺 | 水 | 甲醇,丙酮 |
聚丙烯酸 | 水,稀碱类,甲醇,二恶烷,二甲胺基甲酰胺 | 烃类,甲醇,丙酮,乙醚 |
聚乙烯醇 | 水,二甲基甲酰胺①,二甲亚砜 | 烃类,甲醇,丙酮,乙醚 |
纤维素 | 含水氢氧化铜铵,含水氯化锌,含水硫氰酸钙 | 甲醇,丙酮 |
三醋酸纤维素 | 丙酮,,二恶烷 | 甲醇,乙醚 |
甲基纤维素(三甲基) | ,苯 | 乙醇,乙醚,石油醚 |
羧甲基纤维素 | 水 | 甲醇 |
脂肪族聚脂类 | ,甲酸,苯 | 甲醇,乙醚,脂肪族烃类 |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间甲酚,邻氯酚,硝基苯,三 | 甲醇,丙酮,脂肪族烃类 |
聚酰胺 | 甲酸,浓硫酸,二甲胺基甲酰胺,间甲酚 | 汽车智能防盗系统 甲醇,乙醚,烃类 |
聚氨基甲酸酯类(不交联) | 甲酸,γ-丁内脂,二甲胺基甲酰胺,间甲酚 | 甲醇,乙醚,烃类 |
聚氧化甲烯 | γ-丁内酯①,二甲基甲酰胺①,苯甲醇① | 甲醇,乙醚,脂肪族烃类 |
聚氧化乙烯 | 水,苯,二甲基甲酰胺 | 脂肪族烃类,乙醚 |
聚二甲基硅氧化烷 | 监视设备 ,庚烷,苯,乙醚 | 甲醇,乙醇 |
| | |
塑料的密度鉴别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