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710053577.9
  • 20071017
  • CN101141803
  • 20080312
  • 华中科技大学
  • 王芙蓉;涂来;瞿一芃
  • H04Q7/38
  • H04Q7/22 H04Q7/38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
  • 中国,CN,湖北(42)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吴涛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包括: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主节点对所述申请节点进行本地认证,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附着;当所述主节点允许所述申请节点附着,则向所述申请节点返回附着确认;所述申请节点收到附着确认后,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继并受主节点控制。通过本发明移动节点作为其他节点的主节点后,由主节点来对附着的从节点进行与交换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对从节点的管理负担,增大网络容量,减少拥塞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主节点对所述申请节点进行本地认证, 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附着;

当所述主节点允许所述申请节点附着,则向所述申请节点返回附着确认; 所述申请节点收到附着确认后,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 继并受主节点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 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之前还包括:所述申请节点处于非受控状态时, 向邻居节点发送广播包,探测到其周围的主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 测到其周围的主节点和所述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之间还包括:当 所述申请节点收到一个或多个主节点回复时,所述申请节点将判断出最近的 一个主节点,以向其发出所述附着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 节点作为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继并受主节点控制包括:

所述从节点直接同所述主节点发送信息;

所述主节点向转发所述从节点的信息,并且接收从所述返回给所 述从节点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从节点向所述主节点发出要求脱离附着的信令;所述主节点收到要求 脱离附着的信令后对所述从节点进行脱离确认回复;所述从节点收到后脱离 所述主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出要求脱离附着的信令;所述从节点收到该信 令后回复确认并脱离所述主节点;所述主节点收到回复确认后断开与所述从 节点的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结构使用的是单一终端节点,这种单一终端节点容易给 带来管理节点沉重的负担,例如当某个区域用户过多时,网络经常产生拥堵 现象而使得通话无法进行。但是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增多,小范围内同时具 有相同或相似移动特性的移动终端数量逐渐增大。例如在汽车、地铁或电梯 的小范围空间内同时存在大量的移动终端都具有与其工具(汽车等)相似的 运动性质。

在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网络融合并存,其中典型的有 以GSM为代表的移动蜂窝网络与无线局域网(WLAN)的结合以及WLAN 与自组织网(ad hoc)的结合的多跳蜂窝网络的形成。移动台将越来越多的支持 多模工作方式,在多模移动终端植入叠加有ad hoc功能的WLAN接口,可 以使移动台之间通过对等的通信接口进行协作通信。

这样,移动终端之间不光可以直接同进行连接,同时还可以同其他 移动终端进行协作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终端节点给造成的沉重 负担,而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包 括:

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主节点对所述申请节点进行本地认证, 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附着;

当所述主节点允许所述申请节点附着,则向所述申请节点返回附着确认; 所述申请节点收到附着确认后,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 继并受主节点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之前还包括:所述申请节 点处于非受控状态时,向邻居节点发送广播包,探测到其周围的主节点。

进一步地,在所述探测到其周围的主节点和所述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 着请求之间还包括:当所述申请节点收到一个或多个主节点回复时,所述申 请节点将判断出最近的一个主节点,以向其发出所述附着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继并受主节点控制 包括:

所述从节点直接同所述主节点发送信息;

所述主节点向转发所述从节点的信息,并且接收从所述返回给所 述从节点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节点向所述主节点发出要求脱离附着的信令;所述主节点收到要求 脱离附着地信令后对所述从节点进行脱离确认回复;所述从节点收到后脱离 所述主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节点向所述从节点发出要求脱离附着的信令;所述从节点收到该信 令后回复确认并脱离所述主节点;所述主节点收到回复确认后断开与所述从 节点的连接。

因此,通过本发明移动节点作为其他节点的主节点后,由主节点来对附 着的从节点进行与交换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对从节点的管理负担, 增大网络容量,减少拥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通信网中申请节点通过图1所示的受控附着方法申请 成为主节点的从节点的场景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通信网中受控模式脱离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例如在汽车、地铁或电梯的小范围空间内同时存在大量的移 动终端都具有与其工具(汽车等)相似的运动性质这一特性,通过对集中的 移动终端的组管理,对这些移动终端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在本发明中 在小范围空间内选择一个节点作为主节点,其他节点作为主节点附着的从节 点,由主节点与进行通信,从而可以降低对从节点的管理负担,增 大网络容量,减少拥塞现象的发生。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移动通信网中受控附着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申请节点向主节点发出附着请求;

步骤102,主节点对所述申请节点进行本地认证以及判断当该节点附着 后给网络带来的影响,通过判断附着后网络的状况来决定是否允许所述申请 节点作为从节点附着;当所述主节点判断申请节点附着后不会对网络性能有 较坏影响,即允许附着,执行步骤103;当所述主节点判断新节点的加入会 使整个网络情况严重恶化时,不允许所述申请节点附着,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主节点向所述申请节点返回附着确认;所述申请节点收到附 着确认后,所述申请节点作为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继并受主节点控制;

步骤104,主节点向所述申请节点返回拒绝附着确认。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00,所述申请节点处于非受控状态时,向邻居节点发送广播包, 探测到其周围的主节点,主节点为事先布置在环境中的特殊节点,如在电梯 的小范围空间内事先布置的移动终端作为主节点。

步骤200,当所述申请节点收到一个或多个主节点回复时,所述申请节 点将判断出最近的一个主节点,以向其发出所述附着请求。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移动通信网中申请节点通过图1所示的受控附着 方法,如移动电话申请成为主节点如性能好的PDA的从节点的场景图。其中 主节点与和从节点交互信息,从节点只直接和主节点交互信息,从节点 所有与的交互都是通过主节点来完成,由此可以减少对主节点的管 理。

如在图2中所示,当从节点201收到主节点202发送的允许附着的确认 时,从节点就进入了附着阶段。在该阶段,从节点不再同进行通信,它 的一切网络接入都通过主节点中继,并且受到主节点控制。即申请节点作为 从节点通过所述主节点中继并受主节点控制包括:在过程1中,从节点201 的所有消息和信息都直接同主节点202交互,把信息传送给主节点202,并 且经主节点转发的信息,从节点并不同203有直接的信息交互。在过程 2中,主节点202负责向203转发来自从节点201的信息,并且接收从 203发回给从节点201的信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移动通信网中受控模式脱离过程的流程图。有两 种情况可能造成受控模式的脱离:由从节点发起:从节点对当前在附着阶段 的网络质量不满意,希望脱离主节点控制重新寻新的主节点进行附着;由 主节点发起:主节点判断从节点不再适合进行附着,如从节点位置太远信号 过弱等。如图3所示,步骤301,主节点或从节点判断是否需要脱离附着, 如上述的两种情况,即当从节点需要脱离附着执行步骤302;当主节点需要 脱离附着执行步骤312;步骤302,从节点向主节点发出要求脱离附着的信令; 步骤303,主节点收到要求脱离信令后对从节点进行脱离确认回复;步骤304, 从节点收到后即脱离主节点。或者步骤312,主节点直接向从节点发出要求 脱离的信令;步骤313从节点收到该信令后即回复确认并脱离主节点;步骤 314,主节点收到回复确认也断开与从节点的连接。

当从节点收成功脱离主节点后,其网络连接不再通过主节点中继,脱离 主节点的控制。此时该从节点可以继续选择其他的主节点进行附着或者直接 同通信。

本发明通过在小范围内选择相同性质的移动终端即节点来进行组管 理,通过在小范围内设置主节点,由主节点负责管理从属于其的从节点与基 站的通信,从而降低对从节点的管理负担,增大网络容量,减少拥塞现 象的发生。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0:2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