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斜梁与尾梁对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
吊挂。
背景技术:
2.尾斜梁与尾梁对接工况较复杂,没有合适的悬吊对接工装,老旧吊挂与尾斜梁连接位置不匹配,只能通过捆绑式进行起吊,起吊风险较大,且尾斜梁吊起后重心偏后,无法满足尾斜梁与尾梁对接角度,只能后续通过人力抬起进行调整对接角度,操作复杂困难。且由于生产需求,保证工作进度,需在地面将平尾安装至尾斜梁上后再进行尾斜梁与尾梁对接,平尾提前安装后尾斜梁起吊时整体重心偏后,现有吊挂无法满足对接角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尾斜梁与尾梁对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直升机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该吊挂所针对的尾斜梁在前部两侧具有斜梁侧吊孔,在尾部顶端具有斜梁顶吊孔,斜梁侧吊孔和斜梁顶吊孔为螺纹孔;
5.该吊挂包括第一起重
钢索、第二起重钢索和第三起重钢索,第二起重钢索短于第三起重钢索,第一起重钢索、第二起重钢索和第三起重钢索在上端均连接在挂环上,一对第一起重钢索与斜梁侧吊孔连接,当已在尾斜梁上安装好平尾时,将第二起重钢索的下端与斜梁顶吊孔连接;当未在尾斜梁上安装好平尾时,将第三起重钢索的下端与斜梁顶吊孔连接。
6.有利地,采用第二起重钢索进行吊挂时与采用第三起重钢索进行吊挂时的尾斜梁姿态一致。
7.有利地,第一起重钢索、第二起重钢索和第三起重钢索在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连接用封闭环型结构。
8.有利地,第一起重钢索下端通过第一起吊
螺栓与斜梁侧吊孔连接,该第一起吊螺栓由螺杆部分与把手组成,螺杆部分包括与斜梁侧吊孔连接的螺纹段以及容纳第一起重钢索的环形槽。
9.有利地,第二起重钢索和第三起重钢索下端通过旋转钩和第二起吊螺栓与斜梁顶吊孔连接,该第二起吊螺栓上端环形结构与旋转钩连接,下端螺纹部分与斜梁顶吊孔连接,旋转钩上端与第二起重钢索和第三起重钢索下端连接。
10.有利地,旋转钩上下两部分连接结构可相对转动。
11.有利地,所述挂环通过起重钢索与吊车吊钩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很好地实现尾斜梁与尾梁对接能力,根据平尾与尾斜梁对接后与对接前两种状态,可使用更换起重钢索方法来调整尾斜梁重心,保证
尾斜梁与尾梁对接角度合适,能够顺畅对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装卸方便,因此实用性较好,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3.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参考以下对本实用新型
示例的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例示性示例以及优选的使用模式、其他目的及其描述,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侧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起重螺栓与起重钢索连接示意图;
17.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18.其中:1-挂环、2-第一起重钢索、3-第二起重钢索、4-第三起重钢索、5-第一起吊螺栓、6-第二起吊螺栓、7-旋转钩、8-尾斜梁、9-斜梁侧吊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所公开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但并非全部)。事实上,可描述许多不同的示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示例。相反,描述这些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0.实施例,参见图1,提出一种用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包括挂环1、第一起重钢索2、第二起重钢索3、第三起重钢索4、第一起吊螺栓5、第二起吊螺栓6和旋转钩7。
21.挂环1与第一起重钢索2、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均连接,用于与吊车吊钩连接。
22.所述起第一起重钢索2总长度为1500mm,成对使用,用于对尾斜梁8前部两侧进行吊挂;所述第二起重钢索3总长度为1050mm,用于对尾斜梁8后部顶端进行吊挂,该钢索适用于平尾安装在尾斜梁8上的吊挂,与第一起重钢索2配合进行起吊装有平尾的尾斜梁8;所述第三起重钢索4总长度为1270mm,用于对尾斜梁8后部顶部进行吊挂,该钢索适用于平尾未安装在尾斜梁8上的吊挂,与第一起重钢索2配合进行起未装有平尾的尾斜梁8。
23.在第一起重钢索2末端具有第一起吊螺栓5,第一起吊螺栓5由螺杆部分与把手连接组成,螺杆部分具有容纳第一起重钢索2端部环形结构的环形槽以及螺纹段,通过拧转把手将螺纹段拧入尾斜梁8前部两侧的斜梁侧吊孔9,该斜梁侧吊孔9为螺纹孔,保证第一起重钢索2与尾斜梁8连接。
24.在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都具有第二起吊螺栓6,第二起吊螺栓6为挂环型螺栓,由螺杆与挂环组成,通过拧转挂环将螺杆拧入尾斜梁8后部中间顶端的斜梁顶吊孔内,保证第二起重钢索3、第三起重钢索4与尾斜梁8连接;其中挂环与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的连接部分采用旋转钩7,保证起吊螺栓在能够正常旋转,避免起吊钢索有扭转应力。
25.本文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不同示例包括各种部件、特征和功能。应当理解,本文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各种示例可包括任何组合方式或任何子组合方式的本文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其他示例中的任一个的部件、特征和功能中的任一个,并
且所有这些可能性旨在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26.已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展示了对不同有利布置的描述,但是该描述并不旨在是排他性的或限于所公开形式的示例。许多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不同的有利示例可描述与其他有利示例相比不同的优点。选择和描述所选择的一个示例或多个示例,以便最佳地说明示例的原理、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有进行了适于所料想特定使用的各种修改的各种示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该吊挂所针对的尾斜梁(8)在前部两侧具有斜梁侧吊孔(9),在尾部顶端具有斜梁顶吊孔,斜梁侧吊孔(9)和斜梁顶吊孔为螺纹孔;该吊挂包括第一起重钢索(2)、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第二起重钢索(3)短于第三起重钢索(4),第一起重钢索(2)、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在上端均连接在挂环(1)上,一对第一起重钢索(2)与斜梁侧吊孔(9)连接,当已在尾斜梁上安装好平尾时,将第二起重钢索(3)的下端与斜梁顶吊孔连接;当未在尾斜梁上安装好平尾时,将第三起重钢索(4)的下端与斜梁顶吊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二起重钢索(3)进行吊挂时与采用第三起重钢索(4)进行吊挂时的尾斜梁姿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第一起重钢索(2)、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在上端和下端都具有连接用封闭环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第一起重钢索(2)下端通过第一起吊螺栓(5)与斜梁侧吊孔(9)连接,该第一起吊螺栓(5)由螺杆部分与把手组成,螺杆部分包括与斜梁侧吊孔(9)连接的螺纹段以及容纳第一起重钢索(2)的环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下端通过旋转钩(7)和第二起吊螺栓(6)与斜梁顶吊孔连接,该第二起吊螺栓(6)上端环形结构与旋转钩(7)连接,下端螺纹部分与斜梁顶吊孔连接,旋转钩(7)上端与第二起重钢索(3)和第三起重钢索(4)下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旋转钩(7)上下两部分连接结构可相对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1)通过起重钢索与吊车吊钩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斜梁与尾梁对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斜梁与尾梁对接专用吊挂。平尾提前安装后尾斜梁起吊时整体重心偏后,现有吊挂无法满足对接角度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吊挂,第二起重钢索短于第三起重钢索,一对第一起重钢索与斜梁侧吊孔连接,当已在尾斜梁上安装好平尾时,将第二起重钢索的下端与斜梁顶吊孔连接;当未在尾斜梁上安装好平尾时,将第三起重钢索的下端与斜梁顶吊孔连接。根据平尾与尾斜梁对接后与对接前两种状态,可使用更换起重钢索方法来调整尾斜梁重心,保证尾斜梁与尾梁对接角度合适,能够顺畅对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装卸方便,因此实用性较好,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
程正伟 易明 潘伟俊 占维 贾云鹏 殷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