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烟气排
烟管及管道支架。
背景技术:
2.排烟管道排烟的目的是将室内的烟尘通过抽风机械排到室外,排烟的目的是将室内的烟尘通过抽风机械排到室外,而通风是能过机械使室内外的空气进行强制流通。排烟管道应用范围很广,包括酒店,工厂等等,排烟管在安装时,需要通过管道支架辅助支撑。现有技术中,烟气排烟管及管道支架在使用时,排烟管内
滤网上粘附颗粒物容易堵塞,同时,管道支架固定,管道支架高度不便于调节。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烟气排烟管及管道支架,解决了现有的烟气排烟管及管道支架排烟管内滤网上粘附颗粒物容易堵塞的问题,而且管道支架固定,管道支架高度不便于调节。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烟气排烟管,包括烟管,
所述烟管内固定套接有滤网,所述滤网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滤网上粘接有波纹套,所述波纹套和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支撑轴上焊接有挡块,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
毛刷,所述毛刷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和滤网接触。通过气流驱动扇叶带动支撑轴转动,进而使得毛刷对滤网刷蹭,对滤网清理,避免滤网堵塞,且通过弹簧作用在支撑环上,使得毛刷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刷蹭。
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使用时,烟气通过烟管时,烟气中的颗粒物被滤网阻挡,被气流压在滤网上,气流驱动扇叶带动支撑轴转动,支撑轴带动毛刷转动,进而使得毛刷对滤网刷蹭,对滤网清理,避免滤网堵塞,且通过弹簧作用在支撑环上,使得毛刷上的刷毛始终被压紧在滤网上,对滤网刷蹭,当需要对烟管高度调节时,转动螺筒和螺杆做螺纹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环和底板之间间隙变化,进而使得烟管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支撑轴、扇叶、波纹套、滑环、滑块、弹簧、毛刷等结构,通过气流驱动扇叶带动支撑轴转动,进而使得毛刷对滤网刷蹭,对滤网清理,避免滤网堵塞,且通过弹簧作用在支撑环上,使得毛刷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刷蹭;
7.通过设置螺杆、螺筒、滑套、底板等结构,通过转动螺筒和螺杆做螺纹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环和底板之间间隙变化,进而使得烟管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8.进一步,所述波纹套内固定套接有凸环,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滑动连接有凸环。通过设置凸环和密封槽配合,增加波纹套和支撑轴之间密封性。
9.进一步,所述滑环上焊接有滑块,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配合,对滑环进行导向。
10.进一步,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挡块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滑环接触。通过设置弹
簧,使得滑环便于复位。
11.烟气排烟管的管道支架,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滑动连接有烟管,所述支撑环上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销,所述滑套上焊接有底板。通过转动螺筒和螺杆做螺纹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环和底板之间间隙变化,进而使得烟管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12.进一步,所述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和烟管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卡块,对烟管限位。
13.进一步,所述螺筒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销。通过设置环槽和限位销配合,对螺筒和滑套连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烟气排烟管及管道支架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烟气排烟管及管道支架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烟气排烟管及管道支架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烟管1、滤网2、支撑轴3、扇叶4、波纹套5、凸环6、密封槽7、滑环8、滑块9、滑槽10、挡块11、弹簧12、毛刷13、支撑环14、卡块15、螺杆16、螺筒17、滑套18、限位销19、环槽20、底板21。
1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烟气排烟管,包括烟管1,烟管1内固定套接有滤网2,滤网2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轴3,支撑轴3上固定连接有扇叶4,滤网2上粘接有波纹套5,波纹套5内固定套接有凸环6,支撑轴3上开设有密封槽7,密封槽7内滑动连接有凸环6,通过设置凸环6和密封槽7配合,增加波纹套5和支撑轴3之间密封性,波纹套5和支撑轴3转动连接,通过气流驱动扇叶4带动支撑轴3转动,进而使得毛刷13对滤网2刷蹭,对滤网2清理,避免滤网2堵塞。
20.如图1、图2所示,支撑轴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环8,滑环8上焊接有滑块9,支撑轴3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通过设置滑块9和滑槽10配合,对滑环8进行导向,支撑轴3上焊接有挡块11,支撑轴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和挡块11接触,弹簧12的另一端和滑环8接触,通过设置弹簧12,使得滑环8便于复位,支撑轴3上固定连接有毛刷13,毛刷13上设置有刷毛,刷毛和滤网2接触,通过弹簧12作用在支撑环14上,使得毛刷13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2刷蹭。
21.如图1、图3所示,烟气排烟管的管道支架,包括支撑环14,支撑环14内滑动连接有烟管1,支撑环14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5,卡块15和烟管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卡块15,对烟管1限位,支撑环14上焊接有螺杆16,螺杆16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筒17,螺筒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滑套18,滑套18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销19,螺筒17上开设有环槽20,环槽20内滑动连接有限位销19,通过设置环槽20和限位销19配合,对螺筒17和滑套18连接,滑套18上焊接有底板21,通过转动螺筒17和螺杆16做螺纹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环14和底板21之间间隙变化,进而使得烟管1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2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烟气通过烟管1时,烟气中的颗粒物被滤网2阻挡,被气流压在滤网2上,气流驱动扇叶4带动支撑轴3转动,支撑轴3带动毛刷13转动,进而使得毛刷13对滤网2刷蹭,对滤网2清理,避免滤网2堵塞,且通过弹簧12作用在支撑环14上,使得毛刷13上的刷毛始终被压紧在滤网2上,对滤网2刷蹭,当需要对烟管1高度调节时,转动螺筒17和螺杆16做螺纹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环14和底板21之间间隙变化,进而使得烟管1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23.通过设置支撑轴3、扇叶4、波纹套5、滑环8、滑块9、弹簧12、毛刷13等结构,通过气流驱动扇叶4带动支撑轴3转动,进而使得毛刷13对滤网2刷蹭,对滤网2清理,避免滤网2堵塞,且通过弹簧12作用在支撑环14上,使得毛刷13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2刷蹭;
24.通过设置螺杆16、螺筒17、滑套18、底板21等结构,通过转动螺筒17和螺杆16做螺纹运动,进而使得支撑环14和底板21之间间隙变化,进而使得烟管1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25.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烟气排烟管,包括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内固定套接有滤网,所述滤网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滤网上粘接有波纹套,所述波纹套和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支撑轴上焊接有挡块,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和滤网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套内固定套接有凸环,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滑动连接有凸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上焊接有滑块,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挡块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滑环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烟气排烟管的管道支架,包括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内滑动连接有烟管,所述支撑环上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销,所述滑套上焊接有底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和烟管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烟气排烟管,包括烟管,所述烟管内固定套接有滤网,所述滤网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滤网上粘接有波纹套,所述波纹套和支撑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支撑轴上焊接有挡块,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上设置有刷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轴、扇叶、波纹套、滑环、滑块、弹簧、毛刷等结构,通过气流驱动扇叶带动支撑轴转动,进而使得毛刷对滤网刷蹭,对滤网清理,避免滤网堵塞,且通过弹簧作用在支撑环上,使得毛刷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刷蹭。使得毛刷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刷蹭。使得毛刷上的刷毛始终对滤网刷蹭。
技术研发人员:
闫颖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龙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