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
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平均我国平均寿命的增长,家用保健产品的前景日益广阔,而便携式制氧机是家用保健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相对于传统工业或医用制氧机小巧轻便的特点使得其更适用于家用。
3.制氧机的进气排气过程中,气流从周边环境进入机器发出气流声会产生的高噪音,与制氧机的目标适用人的需求产生冲突,而目前的技术方案多为在整机外部额外添加机构,而便携式制氧机需要经常移动的使用方式,额外结构易与其他物体碰撞,同时现有纯内部结构的进气消音方案通常气路较短,气体无法与消音结构充分接触,消音效果不佳,为此,需要一种不影响便携性的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不影响便携性的同时能有效实行进气消音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包括框架、消音
模块和进气板,
所述两消音模块对称设于框架两侧,所述进气板设于两消音模块之间且开有若干进气孔,所述框架设有分流腔,任一所述消音模块内部设置有空气流道,所述进气孔、分流腔和任一空气流道依次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气流道包含第一消音
通道、第二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所述第一消音通道、第二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的内部气路通过气孔依次连接。
8.通过在进气通道中设置分流腔和两个消音模块,将进气通道设置为双气道结构,同时每个消音模块内设置有三个消音通道,使进气通道在纯内部结构的前提下构建出足够长的通道以容纳更多消音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消音通道通过第二消音通道与第三消音通道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消音通道、第二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的内壁均滑动嵌有若干消音棉。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腔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分流腔分为两个腔室,任一所述腔室与消音模块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板外表面覆盖有过滤棉层,所述分流腔中填充有过滤棉。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音模块与框架可拆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通过设置分流腔和两个消音模块并在消音模块内设置第一消音通道、第二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使得进气结构不影响便携性的情况下拥有足够长的消音通道,保证消音效果;在消音腔内设置沿空气流动交错方向开孔的消音棉,使空气能充分与消音棉碰撞,降低空气流动速度的同时降低噪音;将消音模块和消音棉设计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后期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分解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音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图中:1、框架;11、分流腔;12、隔板;2、消音模块;21、第一消音通道;22、第二消音通道;23、第三消音通道;24、消音棉;3、进气板;31、进气孔;32、过滤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3.请参阅图1-3,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包括框架1、消音模块2和进气板3,所述两消音模块2对称设于框架1两侧,所述进气板3设于两消音模块2之间且开有若干进气孔31,所述框架1设有分流腔11,任一所述消音模块2内部设置有空气流道,所述进气孔31、分流腔11和任一空气流道依次连通。制氧机需要进气组件充当空气入口保证持续的空气输入,使用时,空气从大气通过进气板3流入制氧机,并依次通过分流腔11和消音模块2,进入制氧机的下一结构,同时将进气通道设置为双气道结构,在不影响便携性的情况下构建出足够长的通道以容纳更多的消音结构。
24.为进一步延长进气通道,任一消音模块2内的空气流道包含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所述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的内部气路通过气孔依次连接,并且第一消音通道21和第三消音通道23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消音通道21通过第二消音通道22与第三消音通道23连接,通过在消音模块2内设置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并使第一消音通道21和第三消音通道23互相平行,使气流在消音模块2内的流动距离变长,加长了消音区段的长度,提升了消音效果。
25.为减小制氧机进气时在消音模块2内的气流噪音,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的内壁均设置有若干消音棉24,通过在三个消音腔内设置多个消音棉24,使得空气在进气通道内与消音模块2碰撞时噪音降低。
26.为配合进气道的双气道结构,分流腔11中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分流腔11分为两个腔室,任一所述腔室与对应消音模块2连通,使用时,空气从进气板3进入分流腔11的
隔板12两侧后,分别流向两个消音模块2。
27.为防止灰尘进入进气流道,同时降低气体通过进气口时的噪音,进气板3外表面覆盖有过滤棉层32,所述分流腔11中填充有过滤棉,过滤棉材质为活性炭棉,此时进气口两侧被过滤棉包裹,使用时空气流经进气口时,灰尘被过滤棉吸附的同时,流经进气口发出的噪音被过滤棉隔绝,进一步降低噪音。
28.为方便后期的拆卸维护,消音模块2通过螺丝与框架1可拆卸连接,消音棉24通过滑动嵌入的方式固定于消音模块2内,由于消音棉24需要与空气大量接触,易沾染灰尘,需要时常进行清洁维护作业,清洁维护时,先将消音模块2与框架1的连接螺丝卸下,即可拆下消音模块2,随后取出消音棉24。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过滤棉、进气板3、分流腔11和消音模块2构成进气通道,通过设置分流腔11和两个消音模块2在不影响便携性的情况下构建出足够长的通道,使进气通道能容纳更多的消音结构。使用时,空气流经进气通道后进入制氧机的下一部分,在此过程中,过滤棉减慢空气流经进气板3的流速,同时减少空气流经进气板3时的噪音,分流腔11使空气能同时进入两个消音模块2,消音模块2内设置的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及其内部设置的消音棉24,使空气流动时与消音模块2碰撞时噪音降低;同时消音模块2与框架1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消音棉24通过放置槽滑动嵌入消音模块2,方便后期清洁维护。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消音模块(2)和进气板(3),所述两消音模块(2)对称设于框架(1)两侧,所述进气板(3)设于两消音模块(2)之间且开有若干进气孔(31),所述框架(1)设有分流腔(11),任一所述消音模块(2)内部设置有空气流道,所述进气孔(31)、分流腔(11)和任一空气流道依次连通;所述空气流道包含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所述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的内部气路通过气孔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通道(21)和第三消音通道(23)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消音通道(21)通过第二消音通道(22)与第三消音通道(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通道(21)、第二消音通道(22)和第三消音通道(23)的内壁均滑动嵌有若干消音棉(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腔(11)中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分流腔(11)分为两个腔室,任一所述腔室与对应消音模块(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板(3)外表面覆盖有过滤棉层(32),所述分流腔(11)中填充有过滤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模块(2)与框架(1)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进气消音结构,属于降噪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消音模块和进气板,所述两消音模块对称设于框架两侧,所述进气板设于两消音模块之间且开有若干进气孔,所述框架设有分流腔,任一所述消音模块内部设置有空气流道,所述进气孔、分流腔和任一空气流道依次连通,所述空气流道包含第一消音通道、第二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所述第一消音通道、第二消音通道和第三消音通道的内部气路通过气孔依次连接;其在不添加额外结构的情况下,拥有较长的进气通道和较多的消音结构,有效降低进气噪音。有效降低进气噪音。有效降低进气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
黄汝杰 刘杭州 高志成 黎细旺 庞耀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凯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