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94202961.5
  • 19940205
  • CN2194284
  • 19950412
  • 杨长林
  • 杨长林
  • B60C27/08
  • B60C27/08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阳路137号6-2-2
  • 中国,CN,黑龙江(23)
  • 机械工业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韩宏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用的防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临时安装在车辆弹性轮胎上的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套管式丁字轴、调距套管、复位弹性压板、连接侧板、连接索具、收紧卡锁组成。采用舟型角并使舟型角的上平面与轮胎产生受力接触,下底面齿与地面接触,使各种力均由舟型角来接受和传递,在车辆速度发生变化时,舟型角滚动变角,底面对地面产生作用,起到防滑刹车作用。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及刹车制动失效的双重功能,且结构紧凑,使用简便,车辆运行效率高,前轮可附挂且不影响车辆的灵活转向,单个部件损坏维修不必将整链从轮胎上卸下进行,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套管式丁字轴、复位弹性压板、调距套管、连接侧板、连接索具、收紧卡锁组成,舟型空腔角体的底面呈∪弧形,与地面保持受力接触,上顶面呈∩弧形,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中部开有轴孔,两套管式丁字轴分别从两侧壁的轴孔中套入并固定在该轴孔内,舟型空腔角体可相对于套管式丁字轴转动,连接索具可穿过丁字轴的贯通套管将多个舟型空腔角体串位交叉连接成链,同一连接索具上的两套管式丁字轴之间装有调距套管,复位弹性压板固定于舟型空腔角体空腔内的底面上,其顶部比空腔角体的上顶面稍高或相平,呈平面或波形曲面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连接侧板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串位交叉挂接在连接索具上,连接索具两端固定连接,套管式丁字轴之间装有调距套管顶住,即连接成链,将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的一边挂钩分别挂在链两侧的连接索具上,挂钩(12)的孔径大于连接索具(6)的直径,连接侧板(5)可相对连接索具转动,然后将连接侧板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用另两连接索具穿过每个连接侧板另一边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将索具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金属整体铸造而成,其外底面带有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开的齿的齿深自前向后(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逐渐加大,但均超起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沿行走方向开有圆弧形沟槽,槽深与齿深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弹性压板的左右两边可分别有向下弯成的侧壁,侧壁上开有孔,可卡在丁字轴伸入舟型空腔角体内的固定轴套上,位于轴头与内止串挡圈之间,内止串挡圈的上端有一向内的弯头,以压住复位弹性压板,防止其向上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制成所需外形的底部,其上顶面及两端由一弹性仓板包住固定,弹性仓板可与由金属冲压或锻造而成的舟型空腔角体的其它部分焊接固 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舟型空腔角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上顶面可开有齿,在舟型空腔角体与套管式丁字轴产生相对转动使其上顶面与车辆轮胎产生受力接触时,可增大与轮胎间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式丁字轴套进舟型空腔角体的轴孔内,可在舟型空腔角体内将一内止串挡圈卡在丁字轴套入舟型空腔角体内的固定轴套上,再将一轴头拧入固定轴套顶住内止串挡圈,实现套管式丁字轴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管式丁字轴的固定轴套与舟型空腔角体的外壁之间可有一轴圈卡在固定轴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距套管可由弹性钢丝、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复位弹性压板可由一弹性钢板或一防滑耐磨弹性体构成,其 上顶面呈平面或波纹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用的防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临时安装在车辆弹性轮胎上的防滑刹车装置。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车辆在冰雪路面或泥泞道路上的安全问题,通常采用在车辆的轮胎上安装防滑链,种类包括有如CN2077386所公开的金属锁链式、CN2097770所公开的橡塑锁链式及如CN2095119所公开的压塑件网式、CN2091784所公开的金属履带式,这几种现有的车辆防滑链各自在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减少轮胎磨损、降低使用噪音、避免损伤路面等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仅具有防滑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有防滑效果仍不理想、车辆的冲击震动和滚动阻力较大、运行效率低、前轮无法挂链或挂链后使车辆的导向不灵活、单个部件损坏维修须将整链从轮胎上卸下进行,非常不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全新的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其具有良好的防止车辆轮胎打滑及刹车制动失效的双重功能,结构紧凑,使用简便,车辆运行效率高,前轮可附挂且不影响车辆的灵活转向,单个部件损坏维修不必将整链从轮胎上卸下进行,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套管式丁字轴、复位弹性压板、调距套管、连接侧板、连接索具、收紧卡锁组成;舟型空腔角体的底面呈∪弧形,与地面保持受力接触,上顶面呈∩弧形,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中部开有轴孔,两套管式丁字轴分别从两侧壁的轴孔中套入并固定在该轴孔内,舟型空腔角体可相对于套管式丁字轴转动,连接索具可穿过丁字 轴的贯通套管将多个舟型空腔角体串位交叉连接成链,同一连接索具上的两套管式丁字轴之间装有调距套管;复位弹性压板固定于舟型空腔角体空腔内的底面上,其顶部比空腔角体的上顶面稍高或相平,呈平面或波形曲面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连接侧板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串位交叉挂接在连接索具上,连接索具两端固定连接,套管式丁字轴之间装有调距套管顶住,即连接成链,将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的一边挂钩分别挂在链两侧的连接索具上,挂钩的孔径大于连接索具的直径,连接侧板可相对连接索具转动,然后将连接侧板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用另两连接索具穿过每个连接侧板另一边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将索具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金属整体铸造而成,其外底面带有齿。

舟型空腔角体可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制成所需外形的底部,其上顶面及两端由一弹性仓板包住固定,弹性仓板可与由金属冲压或锻造而成的舟型空腔角体的其它部分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舟型空腔角体。

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开的齿的齿深自前向后(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逐渐加大,但均不超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

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沿行走方向开有圆弧形沟槽,槽深与齿深相同。

舟型空腔角体的两侧壁上顶面可开有齿,在舟型空腔角体与套管式丁字轴产生相对转动使其上顶面与车辆轮胎产生受力接触时,可增大与轮胎间的摩擦力。

套管式丁字轴套进舟型空腔角体的轴孔内,可在舟型空腔角体内将一内止串挡圈卡在丁字轴套入舟型空腔角体内的固定轴套上,再将一轴头拧入固定轴套顶住内止串挡圈,实现套管式丁字轴的固定。

复位弹性压板的左右两边可分别有向下弯成的侧壁,侧壁上开有孔,可卡在丁字轴伸入舟型空腔角体内的固定轴套上,位于轴头与内止串挡圈之间,内止串挡圈的上端有一向内的弯头,以压住复位弹性压板,防止其向上脱出。

在套管式丁字轴的固定轴套与舟型空腔角体的外壁之间可有一轴圈卡在固定轴套。

复位弹性压板可由一弹性钢板或一防滑耐磨弹性体构成,其上顶面呈平面或波纹形。

调距套管可由弹性钢丝、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采用舟型角并使舟型角的上平面与轮胎产生受力接触,下底面齿与地面接触,使各种力均由舟型角来接受和传递,在车辆速度发生变化时,舟型角受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惯性力之差而产生滚动变角,使舟型角底面中部的防滑行走段及后部刹车制动段的齿或防滑耐磨弹性体依次对地面产生作用,起到防滑刹车作用。

调距套管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不仅可调节节距的圆周长度,保证张紧度,防止舟型空腔角体在连接索具上滑动,还可保证舟型空腔角体自由弹性的惯力产生变量差,防止冲击力过大,起到缓冲作用以保护舟角的强度。

在车辆轮胎需要转向时,舟型角底面的齿特别是弧形沟槽受到地面的转向力,通过舟型角上顶面对轮胎的压强所产生的摩擦力而将转向力传给轮胎,从而达到轮胎转向的目的。

由于舟型空腔角体串位交错排列,既可保持滚动的稳定 性,也符合破冰特性的需要,从而能充分发挥其动作和防滑刹车的功能。

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齿的齿深均不超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因而具有良好的自洁能力。

整链是由多个部件交错挂接而成,因此在单个部件损坏需更换时可不必将整链从轮胎上拆下即能进行,维修方便。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绕在轮胎上的状态示意图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1)、套管式丁字轴(2)、复位弹性压板(3)、调距套管(4)、连接侧板(5)、连接索具(6)、收紧卡锁(7)组成;舟型空腔角体(1)铸铁整体铸造而成,底面呈∪弧形,与地面保持受力接触,其外底面带有齿,舟型空腔角体(1)外底面上开的齿的齿深自前向后(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逐渐加大,但均不超过其齿形的圆弧半径,舟型空腔角体外底面上沿行走方向开有圆弧形沟槽,槽深与齿深相同,上顶面呈∩弧形,舟型空腔角体(1)的两侧壁中部开有轴孔,两套管式丁字轴(2)分别从两侧壁的轴孔中套入,在舟型空腔角体内将一内止串挡圈(8)卡在丁字轴套入舟型空腔角体内的固定轴套(9)上,再将一轴头(10)拧入固定轴套(9)顶住内止串挡圈(8),实现套管式丁字轴(2)的固定,舟型空腔角体(1)可相对于套管式丁字轴(2)转动,连接索具即钢丝绳(6)可穿过丁字轴(2)的贯通套管将多个舟 型空腔角体(1)串位交叉连接成链,同一连接索具(6)上的两套管式丁字轴(2)之间装有调距套管(4),调距套管(4)由弹性钢丝绕制成,在套管式丁字轴(2)的固定轴套(9)与舟型空腔角体的外壁之间可有一轴圈(11)卡在固定轴套(9)上;复位弹性压板(3)由弹性钢板制成,其上顶面呈平面,复位弹性压板(3)的左右两边可分别有向下弯成的侧壁,侧壁上开有孔,可卡在丁字轴伸入舟型空腔角体内的固定轴套(9)上,位于轴头(10)与内止串挡圈(8)之间,内止串挡圈(8)的上端有一向内的弯头,以压住复位弹性压板(3),防止其向上脱出,复位弹性压板(3)顶部比空腔角体(1)的上顶面稍高或相平,呈平面或波形曲面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连接侧板(5)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12),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1)串位交叉挂接在连接索具(6)上,连接索具(6)两端卡死固定连接,套管式丁字轴(2)之间装有调距套管(4)顶住,即连接成链,将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5)的一边挂钩(12)分别挂在链两侧的连接索具(6)上,挂钩(12)的孔径大于连接索具(6)的直径,连接侧板(5)可相对连接索具(6)转动,然后将连接侧板(50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用另两连接索具(6)穿过每个连接侧板的挂钩(12)并收紧,用收紧卡锁(7)将索具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装置,包括有舟型空腔角体(1)、套管式丁字轴(2)、复位弹性压板(3)、调距套管(4)、连接侧板(5)、连接索具(6)、收紧卡锁(7)组成;舟型空腔角体(1)由防滑耐磨弹性体即含有钢丝的橡胶体(13)制成呈U形的底部,其上顶面及两端由一弹性仓板(14)包住固定,弹性仓板(14)与由铸铁冲压成的舟型空腔角 体的其它部分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舟型空腔角体(1),其上顶面呈∩弧形,舟型空腔角体(1)的两侧壁中部开有轴孔,两套管式丁字轴(2)分别从两侧壁的轴孔中套入,在舟型空腔角体(1)内将一内止串挡圈(8)卡在丁字轴(2)套入舟型空腔角体(1)内的固定轴套(9)上,再将一轴头(10)拧入固定轴套(9)顶住内止串挡圈(8),实现套管式丁字轴(2)的固定,舟型空腔角体(1)可相对于套管式丁字轴(2)转动,连接索具即钢丝绳(6)可穿过丁字轴(2)的贯通套管将多个舟型空腔角体(1)串位交叉连接成链,同一连接索具(6)上的两套管式丁字轴(2)之间装有调距套管(4),调距套管由弹性钢丝绕制成,在套管式丁字轴(2)的固定轴套(9)与舟型空腔角体(1)的外壁之间可有一轴圈(11)卡在固定轴套(9);复位弹性压板(3)由弹性钢板制成,其上顶面呈平面,复位弹性压板(3)的左右两边可分别有向下弯成的侧壁,侧壁上开有孔,可卡在丁字轴(2)伸入舟型空腔角体(1)内的固定轴套(9)上,位于轴头(10)与内止串挡圈(8)之间,内止串挡圈(8)的上端有一向内的弯头,以压住复位弹性压板(3),防止其向上脱出,复位弹性压板(3)顶部比空腔角体(1)的上顶面稍高或相平,呈平面或波形曲面并与车辆轮胎面保持受力接触;连接侧板(5)的两边分别带有挂钩(12),将多个带有舟型空腔角体(1)串位交叉挂接在连接索具(6)上,连接索具(6)两端焊接固定连接,套管式丁字轴(2)之间装有调距套管(4)顶住,即连接成链,将连接成与轮胎胎面宽度相同、与轮胎圆弧长相等或略长的链并卷绕在车辆轮胎面上后,将多个连接侧板(5)的一边挂钩(12)分别挂在链两侧的连接索具(6)上,挂钩(12)的孔径大于连接索具(6)的直径,连接侧板(5)可相对连接索具(6)转动,然后将连接侧板(5)翻扣在轮胎的两边侧壁上,用另两连接索具(6)穿过每个连接侧板(5) 的挂钩并收紧,用收紧卡锁(7)将索具两头卡死,即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胎防滑刹车装置。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0:3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钓鱼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