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721051692.8
  • 20170821
  • CN207157829U
  • 20180330
  • 盐城三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李彦龙;赵圣铭
  • B65D25/20
  • B65D25/20 B65D25/10 B65D25/02 B65D21/036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办事处纬八路与秦川路交汇处盐城三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32)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袁兴隆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收纳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能按背光源规格对其进行分类放置,容易进行寻;同时可对收纳箱进行组合式设计,方便进行搬动或移动,节省资源空间;且方便对背光源进行取放;并可提高保护效果;包括支架和收纳箱,收纳箱内设置有收纳腔;收纳箱设置有多组,并在多组收纳箱前端均设置有标签卡;还包括放置板和固定块,放置板顶端前后两侧分别有两条平行内凹的导槽,支架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与导槽相配合使用的滑条,两组滑条分别设置在两组导槽内部,收纳箱放置在支架顶端;还包括伸缩杆和压板,多组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内顶壁左前侧和右后侧上;还包括多组辅助装置。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包括支架(1)和收纳箱(2),收纳箱(2)内设置有 收纳腔,收纳箱(2)前端设置有取放口,且取放口与收纳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有箱门, 箱门前端设置有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2)设置有多组,并在多组收纳箱(2)前 端均设置有标签卡(4);还包括放置板(5)和固定块(6),所述放置板(5)顶端前后两侧分别 有两条平行内凹的导槽,支架(1)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与导槽相配合使用的滑条 (7),所述两组滑条(7)分别设置在两组导槽内部,且两组滑条(7)可分别在两组导槽内左右 滑动,所述固定块(6)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6)分别设置在支架(1)和多组收纳箱(2) 的顶端,并在多组收纳箱(2)底端均设置有与固定块(6)相匹配的凹槽,收纳箱(2)放置在支 架(1)顶端,且所述多组固定块(6)顶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凹槽内;还包括伸缩杆(8)和压板 (9),所述伸缩杆(8)和压板(9)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伸缩杆(8)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2) 内顶壁左前侧和右后侧上,多组压板(9)顶端左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多组伸缩杆(8)底端连 接;还包括多组辅助装置,且所述多组辅助装置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支板 (10)、滑块(11)、盛放盒(12)和放置盒(13),所述收纳箱(2)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 滑块(11)设置在滑槽内,且滑块(11)可在滑槽内前后滑动,所述支板(10)放置在收纳箱(2) 内底壁上,且支板(10)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内底壁左右两侧滑槽内的滑块(11)顶端连 接,所述盛放盒(12)和放置盒(13)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槽,盛放盒(12)设置在支板(10)顶端, 且盛放盒(12)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与收纳箱(2)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后侧壁接 触,所述放置盒(13)放置在盛放盒(12)内,且放置盒(13)底端和外侧壁分别与盛放盒(12) 放置槽内底壁和内侧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缓冲板(14)、左缓 冲板、右缓冲板(15)、后缓冲板和前缓冲板,所述下缓冲板(14)、左缓冲板、右缓冲板(15)、 后缓冲板和前缓冲板分别设置在放置盒(13)内底壁、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内后侧壁和内前 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块(16),所述插块 (16)设置在放置盒(13)底端,所述盛放盒(12)内底壁上设置有与插块(16)相匹配的插槽, 且插块(16)插入至插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13)顶端左右两 侧均设置有第一提手(1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18),所述挡板 (18)设置在放置板(5)顶端右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支腿(19)和两组 滚轮(20),所述两组支腿(19)分别设置在放置板(5)底端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两组滚轮 (20)分别设置在两组支腿(19)底端,且两组滚轮(20)底端均与支架(1)底端位于同一水平 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2)左右两端分 别均设置有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铰接有第二提手(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收纳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

众所周知,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 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背光源收纳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制作完成的背光源进行收纳,以 便对其进行保护的辅助装置,其在存储与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背光源收纳 装置包括支架和收纳箱,收纳箱设置在支架顶端,收纳箱内设置有收纳腔,收纳箱前端设置 有取放口,且取放口与收纳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有箱门,箱门前端设置有把手;这种 背光源收纳装置使用时只需打开箱门,将背光源放置在收纳箱内部进行集中收纳即可;这 种背光源收纳装置使用中发现不能按背光源规格对其进行分类放置,导致寻时较为麻 烦;并且收纳箱是一整体式的,结构不可分离,搬动或移动时需费较大力气;并且收纳腔较 深,对背光源进行取放时较为麻烦;且此装置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来往人员对其的误 触而有所振动,而背光源不能完全堆满收纳腔,从而导致其可能在收纳箱内发生移动并撞 到隔板上,易对背光源造成损伤,保护效果有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按背光源规格对其进行分类放置, 容易进行寻;同时可对收纳箱进行组合式设计,方便进行搬动或移动,节省资源空间;且 方便对背光源进行取放;并可提高保护效果的背光源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包括支架和收纳箱,收纳箱内设置有收纳腔, 收纳箱前端设置有取放口,且取放口与收纳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有箱门,箱门前端设 置有把手;所述收纳箱设置有多组,并在多组收纳箱前端均设置有标签卡;还包括放置板和 固定块,所述放置板顶端前后两侧分别有两条平行内凹的导槽,支架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 有两条与导槽相配合使用的滑条,所述两组滑条分别设置在两组导槽内部,且两组滑条可 分别在两组导槽内左右滑动,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支架和多 组收纳箱的顶端,并在多组收纳箱底端均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凹槽,收纳箱放置在支 架顶端,且所述多组固定块顶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凹槽内;还包括伸缩杆和压板,所述伸缩杆 和压板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内顶壁左前侧和右后侧上,多 组压板顶端左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多组伸缩杆底端连接;还包括多组辅助装置,且所述多 组辅助装置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支板、滑块、盛放盒和放置 盒,所述收纳箱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块设置在滑槽内,且滑块可在滑槽内前后 滑动,所述支板放置在收纳箱内底壁上,且支板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内底壁左右两侧 滑槽内的滑块顶端连接,所述盛放盒和放置盒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槽,盛放盒设置在支板顶 端,且盛放盒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与收纳箱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后侧壁接触, 所述放置盒放置在盛放盒内,且放置盒底端和外侧壁分别与盛放盒放置槽内底壁和内侧壁 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下缓冲板、左缓冲板、右缓冲板、后缓 冲板和前缓冲板,所述下缓冲板、左缓冲板、右缓冲板、后缓冲板和前缓冲板分别设置在放 置盒内底壁、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内后侧壁和内前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插块,所述插块设置在放置盒底端,所 述盛放盒内底壁上设置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且插块插入至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所述放置盒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提 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放置板顶端右 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两组支腿和两组滚轮,所述两组支腿 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两组滚轮分别设置在两组支腿底端,且两 组滚轮底端均与支架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所述收纳箱左右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安装槽, 并在安装槽内铰接有第二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按背光源规格将其 进行分类放置在多组收纳箱内,并在标签卡上进行标记,从而容易进行寻;同时可将两组 收纳箱放置在支架和放置板顶端,并将剩余收纳箱分别堆放在支架和放置板顶端的收纳箱 上,从而可对收纳箱进行组合式设计,方便进行搬动或移动,节省资源空间;且通过辅助装 置的设置,方便对背光源进行取放;并可控制伸缩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对放置好的背 光源进行压制固定,提高保护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放置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图1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支架;2、收纳箱;3、把手;4、标签卡;5、放置板;6、固定块;7、滑条; 8、伸缩杆;9、压板;10、支板;11、滑块;12、盛放盒;13、放置盒;14、下缓冲板;15、右缓冲板; 16、插块;17、第一提手;18、挡板;19、支腿;20、滚轮;21、第二提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包括支架1和收纳箱2,收纳 箱内设置有收纳腔,收纳箱前端设置有取放口,且取放口与收纳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 有箱门,箱门前端设置有把手3;收纳箱设置有多组,并在多组收纳箱前端均设置有标签卡 4;还包括放置板5和固定块6,放置板顶端前后两侧分别有两条平行内凹的导槽,支架底端 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与导槽相配合使用的滑条7,两组滑条分别设置在两组导槽内部,且 两组滑条可分别在两组导槽内左右滑动,固定块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支 架和多组收纳箱的顶端,并在多组收纳箱底端均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凹槽,收纳箱放 置在支架顶端,且多组固定块顶端分别插入至多组凹槽内;还包括伸缩杆8和压板9,伸缩杆 和压板均设置有多组,且多组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内顶壁左前侧和右后侧上,多 组压板顶端左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多组伸缩杆底端连接;还包括多组辅助装置,多组辅助 装置分别设置在多组收纳箱内;通过上述设置,可按背光源规格将其进行分类放置在多组 收纳箱内,并在标签卡上进行标记,从而容易进行寻;同时可将两组收纳箱放置在支架和 放置板顶端,并将剩余收纳箱分别堆放在支架和放置板顶端的收纳箱上,从而可对收纳箱 进行组合式设计,方便进行搬动或移动,节省资源空间;且通过辅助装置的设置,方便对背 光源进行取放;并可控制伸缩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对放置好的背光源进行压制固定, 提高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支板10、滑块11、盛放盒12和放 置盒13,收纳箱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块设置在滑槽内,且滑块可在滑槽内前后 滑动,支板放置在收纳箱内底壁上,且支板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内底壁左右两侧滑槽 内的滑块顶端连接,盛放盒和放置盒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槽,盛放盒设置在支板顶端,且盛放 盒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与收纳箱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和内后侧壁接触,放置盒放置 在盛放盒内,且放置盒底端和外侧壁分别与盛放盒放置槽内底壁和内侧壁接触;通过上述 设置,可将背光源放置在放置盒内,通过拉出支板并将放置盒从盛放盒内放入或取出,方便 对背光源进行取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下缓冲板14、左缓冲板、右缓冲板15、 后缓冲板和前缓冲板,下缓冲板、左缓冲板、右缓冲板、后缓冲板和前缓冲板分别设置在放 置盒内底壁、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内后侧壁和内前侧壁上,且压板外侧壁均可同时与左缓 冲板右端、右缓冲板左端、后缓冲板前端和前缓冲板后端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下缓 冲板、左缓冲板、右缓冲板、后缓冲板和前缓冲板对放置在放置盒内的背光源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插块16,插块设置在放置盒底端,盛放 盒内底壁上设置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且插块插入至插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放置 盒放置在盛放盒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放置盒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提手17; 通过上述设置,可方便将放置盒从盛放盒内放入或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挡板18,挡板设置在放置板顶端右侧; 通过上述设置,可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收纳盒进行限位,从而提高其放置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还包括两组支腿19和两组滚轮20,两组支腿 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两组滚轮分别设置在两组支腿底端,且两 组滚轮底端均与支架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上述设置,可对放置板进行支撑,提高其 支撑效果,并通过滚轮的设置,方便将放置板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收纳箱左右两端分别均设置有安装槽,并在 安装槽内铰接有第二提手21;通过上述设置,可方便对收纳盒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收纳装置,其在使用时只需打开箱门,拉出支板并将放 置盒从盛放盒内取出,然后对同一规格的背光源进行放置,放置好后将放置盒放入盛放盒 内,并将支板推进收纳腔内,放好后控制伸缩杆带动压板对放置好的背光源进行压制固定, 然后在标签卡上标记放置的背光板规格;将全部背光源收纳好后,按实际需要对收纳箱进 行组合式设计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0:3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