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循环广告灯箱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88205061.3
  • 19880422
  • CN2036300
  • 19890419
  • 阚长华
  • 阚长华
  • G09F11/28
  • G09F11/28

  •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健康路银行家属院3号楼3门302室
  • 中国,CN,河南(4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主要以透明照正片,相纸、聚酯薄膜印刷品为画面材料的广告灯箱,尤其是涉及能自动循环放送多幅、大尺寸、长卷摄影、印刷的广告,海报,并具有定位调节机构的自动换片广告灯箱,可广泛用于产品广告,海报宣传、展览布置,橱窗陈列及学校的电化教学。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灯室,用于装夹、卷绕、存贮卷片的卷筒、支承、导引卷片的导辊,用以对画幅定位、定时,置数的光电传感器,控制单片微机及机械传动装置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主体是设置有光源的灯室,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主要由用于装夹、卷绕、存贮图片的卷筒(9)(10),用于支承、导引卷片的导辊(14)(27)、机械传动装置和用以对画幅定位、定时、置数的光电传感器(19)、控制单片微机(16)组成,长圆柱形卷筒(9)(10)设置在灯室一侧或分别设置在灯室两侧,四根导辊(14)(27)分别设置在灯室的四角位置,用以给定调节卷片张力,并自动实现变径补偿的圆柱形扭簧(7)一端卡在活套在卷筒(9)内腔下部的轴(8)上,另一端卡在卷筒(9)的内隔筋上,卷筒(9)通过扭簧(7)与轴(8)实现弹性连接。在卷片边缘所洗印的一条黑遮光带上开有用以使光电传感器对其进行光信号检测进而与控制单片微机(16)配合实现画幅定位、定时、计数的透光小孔(1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以安装卷筒(9)(10)的卷筒支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卷筒(9)(10)外部铣有用以与梯形截面的压条(11)相配合装夹卷片的梯形窄面的窄槽。

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机械传动装置由蜗杆(2)、蜗轮(3)、齿轮(4)(5)(6)及轴系组成,主动齿轮(5)与驱动卷筒(9)(10)动作的从动 齿轮(4)(6)同时啮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控制单片微机(16)由Z80CPU、两个1/0接口(74LSZ44×2)EPROM和驱动器(74LS273)组成。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灯室两侧装有菱晶轧花玻璃(23)、毛玻璃(22),内装一排日光灯灯管(24)。

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循环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卷筒组件、导辊组件与灯室的设置位置及连接可采用其他方式。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主要以透明照相正片、相纸、聚脂薄膜印刷品为画面材料的广告灯箱。尤其是涉及能自动循环放送多幅、大尺寸、长卷摄影、印刷的广告、海报,并且有定位调节机构的自动换片广告灯箱。可广泛用于产品广告、海报宣传、展览布置、橱窗陈列及学校的电化教学。

现有广告灯箱主要为画面固定式,给出信息少,且更换麻烦。近期出现的光电管矩陈广告板,虽可进行自动转换。但由于点阵象素相对粗疏,主要用于文字广告,而且彩单调,缺乏层次,投影式需一定放映距离,机外光路易受干扰,安放空间限制较多,难以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自动循环放送多幅,大尺寸彩透明照相正片等制的广告、海报的广告灯箱,并使其具备贮存信息量大,图象真实、准确、生动、光线柔和的特点。以适应广告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案是,利用长圆柱形卷筒与导辊、存贮、放送多幅的长卷图片,利用安装于卷筒内部的扭簧给定,调节卷片张力,并自动进行变径补偿;由光电传感器与微机结合进行画幅定位,并由单片微机进行置数、计数、定时及换向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加以描述:

由附图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灯室(25),卷筒(9)、(10)、导辊(14)(27)机械传动装置、光电传感器(19),及专用控制单片计算机(16)等组成。

灯室(25)为薄板冲压成形的壳体,其两侧对称镶有菱晶轧花玻璃(23),毛玻璃(22),内装有一排日光灯管(24),菱晶压花玻璃做为角反射器,将光线做多向折反射,毛玻璃再将光线做漫反,透射,使光场均匀柔和。

设置有两个长圆柱形的卷筒(9)、(10),两卷筒的外部均铣有一梯形截面的窄槽,与相应的压条(11)配合,用以装夹券片。卷筒(9)内腔下部活套着轴(8),轴(8)的凸盘上装有圆柱型扭簧(7),该扭簧的一端卡在轴(8)的凸盘上,另一端卡在卷筒(9)的内隔筋上,使二者间形成弹性联接,轴(8)下部装有齿轮(4),导键(12),齿轮可以    轴(8)上下移动。卷筒(10)的下轴以过盈配合与筒体固连,其下端用平键固连着齿轮(6),左右导辊(14)、(27)各两个,分别安装在灯室左右的导辊支座(28)和卷筒支座(13)上,起支撑和导引卷片的作用。

机械传动装置由蜗杆(2)蜗轮(3)齿轮(4)(5)(6)及其轴系组成。电机(1)、蜗杆蜗轮减速器和齿轮(5)安装在卷筒支座的下部;齿轮(5)与安装在卷筒(9)(10)轴上的齿轮(4)(6)同时啮合。

光电传感器(19)由聚光灯泡,光敏三极管、壳座等组成。本例附图1中安装在灯室下方与卷片黑带相应位置处,亦可装在其它与黑带相应位置上,如附图2所示既为安装在左导辊支座上。通过导线与单片微机(16)相连。

专用控制单片机(16)主要由280CPU、1/0接口和ROM监控程序组成,见附图4。

以上各部分之间的装配组合情况是:安装有两左导辊的导辊支座(28),和安装有两卷筒,两右导辊的卷筒支座(13)分别装在灯室的左右两侧,专用单片机插件和电源板装在底板(29)上,底板(29)又安装在导辊支座(28),卷筒支座(13)的底部,构成一框架,框架外罩以装饰面板(20),围板(26)两侧装饰面板(20)上各镶有一块透明玻璃(21),做为显示屏,接缝处用胶圈及填料,两级密封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参见附图)如下所述:电动机(1)的运动经蜗杆(2)蜗轮(3)齿轮(5)同时传动给齿轮(4)(5),齿轮(4)通过导键(12),轴(8)并经圆柱扭簧(7)这一弹性环节,带动卷筒(9);齿轮(6)通过平键,下轴和筒体间的刚性连接带动卷筒(10)。卷筒(9)与(10)作同向,但不完全同速的转动,装夹卷绕在两卷筒上,并由四导辊支承导引的卷片画面即可进行自动转换。

卷片张紧力的施给,调节和因卷绕直径变化所引起的两卷筒收放卷片    之差值△S的自动补偿,均由扭簧(7)完成,其作用原理(参见附图3)如下:

张紧力的施给与调节:当卷片跨过四导辊装卡卷绕在卷筒(9)(10)上,并自然拉直后,扳起齿轮(4),使其与齿轮(5)脱啮,将轴(8)逆卷片卷绕方向旋转一角度,再将齿轮(4)与齿轮(5)重新啮合,此时蜗杆的自锁作用使轴(8)不可能顺向回转,而只能有逆卷片卷度方向恢复弹性变形趋势,即可对卷片施加一张紧力。(参见附图3-a)

变径自动补偿原理及张紧角的确定参见附图3-b、c、d。

由于轴(8)、卷筒(10)同由齿轮(5)驱动,若轴(8)与卷筒(9)刚性联接时,只有当两卷筒的卷绕直径Dj9=Dj10的瞬间,收放卷片量S9、S10才完全一致,绝大部分时间内Dj9≠Dj10,S9≠S10,必然引起卷片的过份的张紧或松弛。卷筒(9)内的扭簧(7)可对此进行自动补偿,如当Dj9<Dj10时,将有S9<S10,卷片产生松弛趋势,此时扭簧(7)的张紧力矩将使卷筒(10)正向旋转一小角度,△θ避免了卷片的松弛。

当Dj9>Dj10,将有S9>S10,产生卷片过份张紧的趋势,过余张紧力矩通过卷筒(9)传给扭簧(7),扭簧变形增加△θ角,既卷筒反向旋转△θ角,使卷片不过份张紧。

张紧角的确定按保证补偿角±△θ为最大时值时,既满足最小张紧力矩的要求,又不使卷片所受张紧力超过该材料的屈服应力值设计。并在齿轮(4)和卷筒(9)的边沿外制出刻线,以便操作。

画面定位用光电检测法实现。(参见附图1,图2)

卷片(17)边缘处洗印有一条10mm宽的黑遮光带,在每幅或每两幅(双面显示形)画面中间的黑带上打有一小孔(18),当小孔(18)走至光电传感器(19)探头处时,小孔透光,光电传感器(19)向控制单片机给出讯号,片机制动,即可实现较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张紧补偿方法,既解决了大幅卷片中翘曲力大用齿孔、齿滚输片时齿孔强度较低,不易张紧的问题。又由于采用双卷筒同向联动,补偿角△θ及补偿力矩△T变化很小,既避免了卷绕直径变化所引起的卷片过紧与松驰,也解决了单纯使用扭簧卷片时力矩变化过大,且不能卷绕很多圈数的问题。光点检测法定位画面,亦简化了对长卷片暗室洗印定位或单幅片粘接对位的工艺要求,此结构亦可用于其它卷片装置。

如附图4所示,单实用新型控制单片机的工作情况可简述为:光电传感器的信号通过1/0接口输入计算机(输入接口由两个74LS244组成),这两个接口一个为张数置定编码器,一个由光电传感器输入停机次数,经过计算机处理,通过驱动器(74LS273)输出电机正反转,停机信号,再由继电器控制电机。

采用软件定时,程序放在EPROM之中,定时信号由光电传感器经放大后送入专用计算机。

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卷筒组件,导辊组件的安装位置及与灯室的连接方式,而形成各种外观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图5中Ⅰ-导辊(或导辊卷筒)支座。Ⅱ-灯室。Ⅲ-卷筒支座。 薄形双面式 薄形单面式 单面内装式 双面立式 单面立式 角隅单面式 角形双面式 棱柱多面式。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3:5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