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
背景技术:
2.螺杆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螺杆压缩机也称螺旋式压缩机,包括螺杆空气压缩机和螺杆工艺压缩机(氯乙烯压缩机等),螺杆机为容积式双螺杆喷油压缩机,一般为箱式撬装结构。螺杆式压缩机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易维护等特点,是制冷压缩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机型。一方面,螺杆型线、结构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螺杆转子专用铣床特别是磨床的引进,提高了这对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使得螺杆压缩机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当前,螺杆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压缩空气和中型制冷热泵空调系统。由于螺杆式压缩机工作可靠性的不断提高,使之在中等制冷量范围内已逐渐替代往复式压缩机,并占据了离心式压缩机的部分市场。在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加润滑剂时往往都是用人力将润滑剂倒入压缩机中,这样使人不光需要很大的力气以及还需要很准确地将润滑剂倒入压缩机中很容易倒在外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包括底板1,
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上设置有一号
轴承3,所述一号轴承3上设置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上设置有销轴5,所述销轴5上设置有滚轮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加固杆7,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油桶8,所述油桶8上设置有油盖9,所述油桶8上设置有出油管10,所述出油管10上设置有出油口11,所述出油管10上设置有阀门12;
4.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架13,二号轴承14、一号连接杆15、一号锥
齿轮16、一号转盘17、一号转把18、三号轴承19、二号连接杆20、二号锥齿轮21、三号锥齿轮22、四号轴承23、丝杠24、四号锥齿轮25、螺母26、推杆27以及旋转部;
5.所述安装架13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二号轴承1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一号连接杆15设置在所述二号轴承14上,所述一号锥齿轮16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15上,所述一号转盘17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15上,所述一号转把18设置在所述一号转盘17上,所述三号轴承19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二号连接杆20设置在所述三号轴承19上,所述二号锥齿轮21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0上,所述三号锥齿轮22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0上,所述四号轴承2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丝杠24设置在所述四号轴承23上,所述四号锥齿轮25设置在所述丝杠24上,所述螺母26套装在所述丝杠24上,所述推杆27设置在所述螺母26上,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
6.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五号轴承28、旋转架29、六号轴承30、一号齿轮31、七号
轴承32、转轴33、二号齿轮34、二号转盘35、二号转把36以及密封盖37;
7.所述五号轴承28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所述旋转架29设置在所述五号轴承28上,所述六号轴承3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所述一号齿轮31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所述七号轴承32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所述转轴33设置在所述七号轴承32上,所述二号齿轮34设置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二号转盘35设置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二号转把36设置在所述二号转盘35上,所述密封盖37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
8.优选的,所述一号锥齿轮16与所述二号锥齿轮21相啮合。
9.优选的,所述三号锥齿轮22与所述四号锥齿轮25相啮合。
10.优选的,所述六号轴承3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且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
11.优选的,所述一号齿轮31与所述二号齿轮34相啮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将出油管10插入压缩机中然后在进行添加润滑剂,避免了在加润滑剂时不注意将润滑剂倒在外面,节省了人力,避免了没有必要的消耗。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主视剖图;
16.图中所示:1、底板1;2、连接块2;3、一号轴承3;4、连接架4;5、销轴5;6、滚轮6;7、加固杆7;8、油桶8;9、油盖9;10、出油管10;11、出油口11;12、阀门12;13、安装架13;14、二号轴承14;15、一号连接杆15;16、一号锥齿轮16;17、一号转盘17;18、一号转把18;19、三号轴承19;20、二号连接杆20;21、二号锥齿轮21;22、三号锥齿轮22;23、四号轴承23;24、丝杠24;25、四号锥齿轮25;26、螺母26;27、推杆27;28、五号轴承28;29、旋转架29;30、六号轴承30;31、一号齿轮31;32、七号轴承32;33、转轴33;34、二号齿轮34;35、二号转盘35;36、二号转把36;37、密封盖37。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9.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2可知,本方案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上设置有一号轴承3,所述一号轴承3上设置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上设置有销轴5,所述销轴5上设置有滚轮6,所述底板1上设置
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加固杆7,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油桶8,所述油桶8上设置有油盖9,所述油桶8上设置有出油管10,所述出油管10上设置有出油口11,所述出油管10上设置有阀门12;
2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架13,二号轴承14、一号连接杆15、一号锥齿轮16、一号转盘17、一号转把18、三号轴承19、二号连接杆20、二号锥齿轮21、三号锥齿轮22、四号轴承23、丝杠24、四号锥齿轮25、螺母26、推杆27以及旋转部;
21.所述安装架13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二号轴承1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一号连接杆15设置在所述二号轴承14上,所述一号锥齿轮16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15上,所述一号转盘17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15上,所述一号转把18设置在所述一号转盘17上,所述三号轴承19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二号连接杆20设置在所述三号轴承19上,所述二号锥齿轮21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0上,所述三号锥齿轮22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0上,所述四号轴承2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丝杠24设置在所述四号轴承23上,所述四号锥齿轮25设置在所述丝杠24上,所述螺母26套装在所述丝杠24上,所述推杆27设置在所述螺母26上,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
22.由说明书附图1-2可知,上述所述旋转部包括:五号轴承28、旋转架29、六号轴承30、一号齿轮31、七号轴承32、转轴33、二号齿轮34、二号转盘35、二号转把36以及密封盖37;
23.所述五号轴承28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所述旋转架29设置在所述五号轴承28上,所述六号轴承3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所述一号齿轮31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所述七号轴承32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所述转轴33设置在所述七号轴承32上,所述二号齿轮34设置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二号转盘35设置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二号转把36设置在所述二号转盘35上,所述密封盖37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
2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号锥齿轮16与所述二号锥齿轮21相啮合。
2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三号锥齿轮22与所述四号锥齿轮25相啮合。
2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六号轴承3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且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
2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号齿轮31与所述二号齿轮34相啮合。
28.其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将油桶8放在旋转架29中,然后转动一号转把18或者一号转盘17使一号锥齿轮16带动二号锥齿轮21、二号连接杆20以及三号锥齿轮22转动,使三号锥齿轮22带动四号锥齿轮25以及丝杠24转动,使螺母26推动推杆27上下平移,然后转动二号转把36或者二号转盘35,使二号齿轮34带动一号齿轮31转动,使一号齿轮31带动旋转架29转动,然后将出油管10放到压缩机的加油口空,然后打开阀门12即可加入润滑剂。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上设置有一号轴承(3),所述一号轴承(3)上设置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上设置有销轴(5),所述销轴(5)上设置有滚轮(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加固杆(7),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油桶(8),所述油桶(8)上设置有油盖(9),所述油桶(8)上设置有出油管(10),所述出油管(10)上设置有出油口(11),所述出油管(10)上设置有阀门(12);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架(13),二号轴承(14)、一号连接杆(15)、一号锥齿轮(16)、一号转盘(17)、一号转把(18)、三号轴承(19)、二号连接杆(20)、二号锥齿轮(21)、三号锥齿轮(22)、四号轴承(23)、丝杠(24)、四号锥齿轮(25)、螺母(26)、推杆(27)以及旋转部;所述安装架(13)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二号轴承(1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一号连接杆(15)设置在所述二号轴承(14)上,所述一号锥齿轮(16)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15)上,所述一号转盘(17)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15)上,所述一号转把(18)设置在所述一号转盘(17)上,所述三号轴承(19)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二号连接杆(20)设置在所述三号轴承(19)上,所述二号锥齿轮(21)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0)上,所述三号锥齿轮(22)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0)上,所述四号轴承(2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丝杠(24)设置在所述四号轴承(23)上,所述四号锥齿轮(25)设置在所述丝杠(24)上,所述螺母(26)套装在所述丝杠(24)上,所述推杆(27)设置在所述螺母(26)上,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五号轴承(28)、旋转架(29)、六号轴承(30)、一号齿轮(31)、七号轴承(32)、转轴(33)、二号齿轮(34)、二号转盘(35)、二号转把(36)以及密封盖(37);所述五号轴承(28)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所述旋转架(29)设置在所述五号轴承(28)上,所述六号轴承(3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所述一号齿轮(31)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所述七号轴承(32)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所述转轴(33)设置在所述七号轴承(32)上,所述二号齿轮(34)设置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二号转盘(35)设置在所述转轴(33)上,所述二号转把(36)设置在所述二号转盘(35)上,所述密封盖(37)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锥齿轮(16)与所述二号锥齿轮(21)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锥齿轮(22)与所述四号锥齿轮(25)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号轴承(3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29)上且设置在所述推杆(27)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轮(31)与所述二号齿轮(34)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旋杆压缩机润滑剂注入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一号轴承,所述一号轴承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油桶,所述油桶上设置有油盖,所述油桶上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可将出油管插入压缩机中然后在进行添加润滑剂,避免了在加润滑剂时不注意将润滑剂倒在外面,节省了人力,避免了没有必要的消耗。避免了没有必要的消耗。避免了没有必要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
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新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