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实验步骤

阅读: 评论:0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实验步骤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非标记方法。它通过检测金属薄膜上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从而实现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即时检测。
    SPR技术的实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儿童远程监控手表    1. 制备芯片:使用金属薄膜作为芯片,金属薄膜的常用材料有金、银等。制备过程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电子束或离子吸附。
    2. 结合分析物:将待分析分子固定在芯片表面,固定的方法有物理吸附、共价键结合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
消声室制作七彩山鸡养殖    3. 流动受检样品:将待检测样品注入芯片中进行流动,样品会与芯片上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复合物。
    4. 记录共振角度变化:在样品流动过程中记录下反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当样品与分子结合后,反射光的振幅将发生变化。
波纹片成型机
cnc真空吸盘怎么做    5. 数据分析: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共振角度的变化以及与样品浓度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添加剂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筛选等领域。但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芯片的制备和样品的准备,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22:0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132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样品   芯片   分子   共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