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学术规范的界定
1.2 学术规范的内容
1.3 学术规范的目的
1.4 学术规范的意义
2.1 思想独立
2.2 学术自由
2.4 平等与合作
2. 5求真与致用
2.6 道德与法律
⏹ 3 学术研究程序规范
3.1 有关术语的界定
3.3 文献调研的要求
3.4 形成假说或观点的要求
3.5 应用研究方法的要求
3.6 精选、分析研究资料的要求
⏹
4 学术研究方法规范
4.1有关术语
4.2研究方法使用的原则
4.3各种研究方法具体使用规则
⏹5 论文、研究报告与图书编撰规范
5.1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音译汉
5.2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5.3 研究报告的内容要求
5.4 研究报告的格式要求
5.5 图书的内容要求
5.6 图书的格式要求
5.7 论著的修改与投稿
⏹6 学术引文规范
6.1引文、注释与抄袭
6.2 引文的使用要求
6.3 引文的著录要求
6.4 引文的格式要求
6.5 参考文献表的排序
⏹7 学术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
7.1 作者署名的要求与格式
7.2 著作方式种类与含义
7.3 致谢的要求
7.4 导师与学生在学术活动中的关系
⏹8 学术评价规范
8.1学术评价含义与意义
8.2学术评价原则
8.3学术评价的总体标准
8.4学术评价具体标准
温州医学院王静门 8.5各类型研究成果的分类评价
台风蒲公英生成 8.6评价的注意事项
⏹9 学术批评规范
9.1 学术批评含义
9.2 学术批评的作用
9.3 学术批评的要求
1 学术规范概述
1.1 学术规范的界定
“学术”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
在英语里,学术(Academic)一词含有在高校中探索哲理、主张非实用性的意思,即“学术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的探索。
⏹专门做学问的人,或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通常被称为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或以共同的学术观点为核心而形成的派别则被称为学派。
⏹有着共同学术目标、有着专门学术训练、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大体自治的学者体组成学术共同体,亦称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所谓规范,意为标准,既指衡量事物的准则,也可指作为准则的事物,如语言规范。
意见领袖
⏹创新也是要讲究规则的。
⏹规范与法、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界于法与道德之间的概念。
⏹默顿 的四大规范:
①普遍性
②公有性
③无私利性
④有条理的怀疑性
⏹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四层含义:一是学术规范的目的或精髓是要求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二是学术规范必须是学术共同体的产物;三是学术规范的表现形式是条文化的、简明扼要的各种要求、规则等;四是学术规范的研究对象是学术活动的全过程,即研究活动的
产生、结果、评价等。
⏹1.2 学术规范的内容读书莫放拦路虎
⏹一是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比如引文出处,对引用成果的说明,重要的文章应对学术史有所交待等等。如果你参加学术交流,就要遵守这一规则,就像遵守足球比赛的规则一样。这种具体的规则比较容易建立。另一方面是高层次的规范,包括学术制度和学风。学术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职称评定制度、各种评奖制度、课题申报制度、成果评审制度等等。
⏹
⏹1.3 学术规范的目的
1.3.1 开展学术交流
1.3.2 增进学术积累
1.3.3 加强学术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有中生新”,即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强调对良好传统的守护、传承,而创造的语境则是“无中生有”。
⏹1.4 学术规范的作用
1.4.1 有利于整治学术生态
1.4.2有利于培养学术新人
1.4.3有利于增强学术自主意识
1.4.4 有利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1.4.5有利于提高学术国际化水平
1.4.6有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
⏹思考题:
⏹1.什么是学术规范?目前关于学术规范的定义有几种代表性观点?
⏹2.学术自由、学术质疑能否规范?
⏹3.为什么说学术规范的灵魂和本质是创新?
⏹4.《规则不是天生的》一文中有关撑竿跳规则不断完善的例子能说明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吗?
⏹5.默顿有关学术规范的论述有何意义?
⏹6.学术规范能规范什么,不能规范什么 ?
第2章 学术研究基本规范
学术研究基本规范是指所有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遵守的一些公认的主要准则和要求。这些准则和要求是从长期的学术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既吸收了西方学者有关科学规范的内容,也包含了对学术研究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力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2.1 学术自由
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精神和批判意识。陈寅恪认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就不能发扬真理,也谈不上学术研究。
⏹2.1.1 学术自由概念的含义
学术自由思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活动。苏格拉底在2500年前就明确主张学者必须有权力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免受不合理干扰和限制的权利。包括讲学自由、出版自由及信仰自由。但无论怎样解释,以下的理解是共同的,即学术自由指人们在学术的问题上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研究、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自由争鸣。
⏹2.1.2 坚持学术自由的必要性
(1)学术自由是学术繁荣的客观需要
伟大的思想无不来源于自由的探索。我国古汉语中就有“君子和而不同”的说法。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高级知识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们认为科学和学术是要处理永无止境的任
务:这意味着一种永不停止的探索。学术自由能促进科学的繁荣,而繁荣的科学正是国家的利益所在。
⏹(2)学术自由是学者的学术追求和独立人格的体现
⏹学术在本质上是独立而自由的,哲学家贺麟在《文化与人生》一书写道:“不能独立而自由的学术,根本不能算是学术”;“假如一种学术,只是政治的工具,文明的粉饰,或者为经济所左右,完全为被动的产物,那么这一种学术,就不是真正的学术。因为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最高的表现。它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是独立的,不是依赖的[1]”。同时他进一步强调,“学术失掉了独立自由就等于学术丧失了它的本质和它伟大的神圣使命”。
⏹
[1]贺麟.文化与人生.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47
⏹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苏联“李森科与遗传学研究”案例就是一件受错误的政治干涉后学术研究面目全非的典型案例。
⏹2.1.3坚持学术自由的要求
(1)解放思想,解除禁锢
(2)树立学术独立意识
(3)坚持理性的学术自由
(4)加强学术的批判意识
⏹2.2 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
任何一个学者,如果不对自己以前的研究史做出必要的回顾,根本就不知道前人和同时代人在这个课题上已经说过哪些重要的话或者已经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获得过哪些代表性的结论,那么他想进行的任何原创性的研究都是不可能的。
⏹2.2.1学术贵在创新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学术创新主要表现为:一是提出新的观点、概念或理论体系,能帮助
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及其规律,从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与自然的能力;二是提出有价值、有科学意义的新问题,能调动人们探索未知的欲望,鼓励人们追求新的知识和真理;三是开拓前人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或者是从新的思维视角去发掘研究客体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和潜在内容;四是运用人们所忽视的方法或者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此学科的课题,从而使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用新的材料去证明问题,弥补原有研究成果的欠缺,使之更加全面和充实,增强其科学性。学术的生机与活力也在创新。创新是学术得以绵延的生命。
⏹自主创新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吸收、消化后再创新
⏹移植创新
⏹2.2.2学术积累是学术创新的前提
学习是从积累开始的,积累是基础,学术研究也是这样,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积累是逐渐聚集,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等的吸收,而创新是在积累的基础上产生新知识、新技能。任何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需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开始。创新不会凭空产生,如果说积累是基础,是内化,那么创新就是升华,是内化基础上的外化。
⏹缓冲溶液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马克思著《资本论》
⏹陈寅恪凭其深厚的学术积累,不仅贡献了大量有其独特价值的文史著作,而且成功地运用了“以诗证史”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开启了文学与史学交互研究的新局面。
⏹爱因斯坦屡屡提到物理学思想的继承性,并再三强调,相对论是自然观几百年进化的合乎规律的一个结果。
⏹2.2.3坚持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的要求
(1)注意在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2)合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3)正确把握学术创新的要素
⏹2.3 学术平等与学术合作
据美国科学家牛克曼的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共有286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其中185人是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在诺贝尔设立后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的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65%;而第三个25年,这个比例达到79%。
⏹2.3.1学术平等与学术合作的含义
广义上的学术平等是学术研究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是学术发展的一个软环境,是学术规范建设中的一个基础内容。
狭义上的学术平等是指学术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在学术研究规范化的前提下在平等宽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术争论和评论的人文环境。
⏹2.3.3坚持学术平等与学术合作的要求
(1)共同建立科学的学术研究机制
(2)相互保持平等的学术研究心态
(3)正确对待学术争鸣
⏹2.4 学术求真与学术致用
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是暴露于表面的,而是内含在复杂的现象之中的,对绝大多数学科来说,研究者单凭想象是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只有经过大量的调查并将调查得来的材料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透过偶然把握必然,这就是学术研究中的求真务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