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问题总结

阅读: 评论:0

中央银行问题总结
1.中央银行能不能控制货币发行量?如何调控?
市场中现钞的流通量=存量+发行量,发行量是指从央行流出的货币数量大于流入央行的货币数量的部分,即央行出库量与入库量的差额。出库量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金融机构向央行的借款,另一部分是金融机构动用其在央行的存款,其中,第一部分又分为金融机构直接向央行借款和同业拆借,而同业拆借部分央行无法控制,且金融机构动用其在央行存款对于央行来说也不可控,所以央行无法控制出库量。而入库量就是商业银行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确定但是基数不确定,所以对于央行来说也是不可控的。综上,央行无法控制货币发行量,只能调控。央行能够运用的调控手段就是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手段、选择性手段、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
2.为什么本币不能作为发行货币的现金准备?
因为发行准备的存在可以用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如果发行量过大,可以用现金准备或者证券准备来回笼货币,避免恶性的通货膨胀;反之,同理。而本币不具有现金准备和证券
准备回笼货币的作用,大量发行就会导致发行的货币数量远大于发行准备的价值,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3.作为货币发行准备的证券流动性有无要求?为什么?
一般是要流动性高的证券来做发行准备,因为这样央行可以对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行灵活的调控。
4.印钞厂的新钞票在央行的发行库中保存,其属于发行准备?还是流通准备?
是流通准备,是增加货币的准备。
5.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般有无利息?超额有无?我国呢?为什么?
我国的法定存准金和超额存准金都有利息,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2%,(现在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付息率为1.3%左右,也就是说,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正利差为0.32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存款为付利差0.58个百分点。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法定准备金必须缴纳而且还有利可图,而超额准备金没有约束性而且不但无利可图而且还亏本0.58个百分点。
国际上,一般法定存准金和超额存准金都不支付利息。因为国际上许多国家不经常使用法定存准率这种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支付的原因:
①我国的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央行为了进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频繁地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所以,对这部分准备金中央银行支付给商业银行的高利息是对商业银行的补偿;
表贴电阻
②商业银行运用信贷资金,社会上闲置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商行必须支付利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商业性,央行必须对这部分利息进行弥补,使商行获得一定的利润。
法定比超额利率高的原因:
商行想要办理同业拆借业务必须在央行存有超额准备金,商行会自觉自愿交纳,对他们有好处;而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能动用,商行上交的法定存准金是从存款中抽取的,商行需要支付利息,央行的利息要能够弥补这部分成本。
6.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否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银行均满足。负债:资金来源,决定资金运用
资产:对外借款
7.央行不以盈利为目标,如何保证其银行的性质?央行有无利润?
信贷资金。通过再贷款可以获得利息收入,通过买卖证券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和价差收入,还有一部分外汇投资。还有清算获得的手续费。
8.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央行的性质是否通过资本的形成和所属来保证?
不是,法律规定了央行的性质。
9.你认为央行与政府应该相对独立、绝对独立、还是不独立?
相对独立。如果是完全独立,货币政策工具只是调控金融领域,不能影响到实体经济,无意义。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对金融领域的调控,最重要影响实体经济,从而达到政府的意图,所以只能相对独立。如果不独立,回收政治性波动影响,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出现,不符合央行特殊地位的需要。
10.锋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为什么反是各国央行的一项工作?
因为发生在金融领域,是金融犯罪,由金融交易转账,所以要由央行来完成反的工作。
11.征信活动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关系?我国的征信系统包括哪些主体?
征信机构的中心是央行。主体包括央行和征信机构。
12.是否是一种犯罪?为了谨慎,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是。平时不要被,保管好自己的法律文件,身份证、护照等。
13.人行调低存准率,信贷规模是紧是松?
14.人行调低利率后,市场利率一定下降吗?
会。我国的利率并未实现完全市场化,无法真正靠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在我国,市场利率
是银行的借贷利率,(而不是基准利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我国的市场利率是围绕基准利率有管理的浮动,所以,人行降低基准利率意在扩大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借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下降。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准金率和利率,所以央行调整利率市场利率一定下降。
孔繁森的女儿15.存准率、利率的调整是人行自行决定的吗?是否反映了货币政策基调和经济状况?
存准率、利率的调整的点数是人行自行决定的,但是什么时候调整,能不能调整,还必须经过国务院的审批方可执行。
1、巴林银行事件
  19952月,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一千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一消息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巴林银行1763年创建于伦敦,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公司交易形成巨额亏损引发的。
巴林银行事件对于各国金融监管有什么启示?
1.必须加强银行的监管。
    巴林银行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理应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如果个别志愿在职权范围内违反操作是可能发生的,但是一名交易员能够违反制度,擅自越权操作,将相当于其母行资本几倍的资金做赌注,而且能够掩藏几周不为监管部门所知晓,可见巴林银行内部的监管漏洞很多。本来巴林银行后线结算部门应该履行检查职责,但这个报警系统并没有发挥作用,这或许是李森与结算部门的人同谋,或许是既让李森负责前台交易又让他掌管后线结算这种做法的严重恶果。
2.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
3.金融管理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特别是应重视表外业务的管理,防止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而造成损失,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一)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
1.前台交易人与后台清算人必须严格分开。决不允许一人身兼数职,以便相互核对、相互牵制,防止舞弊。
2.高级管理层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现代金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缓解日益增多,业务纷繁复杂,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加强人事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在金融企业中某些岗位属于掌握着企业经济命脉的职务,金融机构要适当把握好岗位轮换和人员流动的频率和强度。
(二)加强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监控
监管不到位会带来巨大风险
(三)加强对跨国银行的外部监管
随着各国金融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外资银行不断涌入,这要求各国应具有完善的跨国银行监管手段,以防范银行经营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包括:
1.在市场准入方面,在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上,本国可禁止母国监管能力不足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
对申请进入本国的跨国银行应判别母国是否能形式统一监管,即母国当局必须在统一监管
的基础上能控制银行的全球运作;母国当局必须禁止设立妨碍统一监管的法人机构。
2.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以母国监管为主。
隧道烘箱验证方案
以我国为例,外资银行使用普通公司法原理来对待的,即承认其总行只承担有限责任,而对外资银行分行则仍强调以本国监管为主,这不符合跨国银行的特点和巴塞尔协议的原则精神,因此,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应逐步过渡到以母国监管为主。
3.由于母国监管的重要性和东道国范围所限,要求联合经营。
(1)在制定有关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时要考虑与母国监管当局分享信息和监管合作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实现全球统一监管;
(2)在审批外资银行时,应根据申请银行的综合情况,向母国监管机构进行详细、全面的征询和调查。
4.建立和完善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相关机制。
建立和完善外资银行的自律机构,还应加快对监管外资银行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监管水
平。
  2、日本大和银行的重创
    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交易员兼内部业务负责人井口俊英为弥补损失,私自交易,造成巨额损失。这是1995 年继巴林银行事件之后,又一起由于业务人员严重违章操作造成的银行巨额损失事件。
  井口俊英从1984年起,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违章买卖美国国债,造成损失累计1100亿日元。井口为弥补国债交易带来的损失,私自卖掉该分行保有的国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为顾客保管的证券,并伪造账簿。井口进行账外交易3万余次,隐瞒损失约11 亿美元。这起事件不仅使大和银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美国金融界乃至世界金融界对日本金融机构普遍产生不信任感。有关分析认为,日本和美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对这起事件也负有一定责任。美国银行监管当局至少每年对大和银行纽约分行检查一次,除此之外,日本大藏省和日本银行也对其进行检查。
这一事件说明金融监管存在怎样的误区?
1.东道国与母国监管不力,中央金融监管不力。严格内控制度对防范内部人作案极为重要。1.重视海外机构风险管理。
在拓展海外证券业务时应把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制度排在第一位,这包括总行对分支机构各项经营活动的授权、总行对分行的检查、总行派出人员轮换制下保持对分行的实际控制权、当地雇员的管理等。大和银行事件表明,如果不遵守一些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如前线和后线分离等),就有可能酿成较大的案件。
2.对操作人员或高层人物的权力应加以限制。
巴林银行倒在小行员里森手里,而大和银行案件如出一辙,这不能不让人反思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七任行长都对井口予以极度的信任,这就使井口为所欲为。银行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必须限制个人权力,坚持决策层集体研究,集体决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使银行不至于因一个人的失误而全盘皆输。
3.商业银行除了对风险大的银行业务进行防范外,对一般性业务也需谨慎。
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已使银行吃尽苦头,因此银行对此都设法加以防范.但往往忽略了风险不大的一般银行业务,而井口恰恰在人们认为不应该出现风险的国债上做了11年文章。对于银行来说,任何风险都必须防范,否则一个小的疏忽就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非常e购4.加强对海外金融机构人员的管理。
由于海外机构远离本土,其雇员成份可能较为复杂,因此商业银行在向海外分支机构选派人员时,必须重视其综合素质。同时,对当地招收的雇员更应该谨慎使用。商业银行对重要岗位人员的使用还是应持审慎态度为好。
5.中央银行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实践证明,仅靠商业银行自律显然不够,竞争的本质要求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想方设法经营以达到盈利目的,因此中央银行必须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严格自查制度。
管理宽容
  3、中国房价的不断上升,对“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人权带来了影响,中央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控制房价,中国人民银行控制房价可以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是什么?为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06-14 14:5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76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银行   监管   货币   利率   金融   母国   准备   存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