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设计和试验方法的依据:
1、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JTG F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3、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彭佳屿
5、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虹膜识别系统
6、委托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数据
二、材料说明:
1、沥青:70#A级普通沥青,产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2、粗集料:石灰岩10~25mm碎石、石灰岩10~20mm碎石、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产地:三水新辉石场。
3、细集料:石灰岩(0~3mm)石屑,产地:三水新辉石场。
4、填料:矿粉,产地:英德。
注:各材料的检验结果见检验报告。
三、 目标配合比设计:
1、 矿料配合比设计:
还俗方丈对所用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后,再对材料进行配合比组成设计。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给定的级配及指标要求,设计结果如下表:
r se -r b -r se ×r sb
×
ogc最佳沥青油石比的确定:聚酯纤维布
2、矿料级配组成:
采用的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70#A级普通沥青,在试验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了五种沥青油石比:2.8%、3.3%、3.8%、4.3%、4.8% 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各1组,共20个试件供测定马歇尔的物理指标,及力学指标用。制件时沥青加热温度160℃。矿料加热温度170℃(矿粉单独加热,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试件击实温度为145℃,双面各击75次。)进行试验。不同油石比条件下马歇尔各项指标见表:
=
2.6992.699P ba
=
× (1)、 计算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3.7%时的有效沥青含量P be :
1、 检验最佳油石比时的粉胶比:
四、 配合比设计检验
1.036
1.036
P be =
P b -
=
3.57
×P S
%
=
100
×
×
23.7
3.34
-
×
r b 1000.96
=
×
2.698
=
1.59
5.303.34
23.7
P ba %
计算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时的粉胶比:
FB =
P 0.075=
100100
P be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知,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3.7%时的粉胶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技术要求(0.6~1.6)。
(2)、 检验最佳油石比的混合料:
共生体
表1
表2
五、 结论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C-25C型沥青混凝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结果如下表:
佛山市盛方达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