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心理学派的历史发展 引自《现代心理学史》(美 杜•舒尔茨 )第11页
| 1650 1700 1750 1800 1850 1900 1930 1970 |
构造主义 | 冯特 铁钦纳 布伦塔诺 施图姆夫 屈尔佩 |
机能主义 | 达尔文 詹姆士 杜威 安吉尔 高尔顿 霍尔 卡尔 卡特尔 伍德沃斯 |
行为主义 | 摩根 桑代克 华生 伽思里 笛卡儿 孔德 罗曼尼斯 洛勃 托尔曼 赫尔 巴甫洛夫 霍尔特 拉施里 斯金纳 |
格式塔 | 爱伦费斯 韦特墨 勒温 康德 马赫 考夫卡 苛勒 |
精神分析 | 沙科 阿德勒 霍妮 莱布尼茨 赫尔巴特 弗洛伊德 荣格 弗洛姆 雅内 |
| |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把灵魂分为理性太湖水污染(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柏拉图周昌贡(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又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后来康德明确提出)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最早提出演绎法。
(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1、爱欲怀疑学派(皮浪)
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
3、斯多噶学派(芝诺)
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
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二)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1452—1519)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眼视差。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概述
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首创归纳法.
笛卡儿(1596-1650)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提出了反射论思想。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描绘了反射活动的模式。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布士、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布朗、詹姆斯•穆勒.
△洛克提出“第一性质”,指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
2、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拉美特利、孔狄亚克、狄德罗、爱尔维修、费尔巴哈)
3、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代表人物: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沃尔夫、提顿斯、康德、赫尔巴特、陆宰。
§1。2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0)西方医学之父.提出体液说(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
加伦(盖伦)(130—200)提出气质类型说。
二、天文学与心理学
三、生理学与心理学(#人物与主要成就)
(一)关于脑机能的研究
1、加尔的颅相学
(颅相学虽然在西方风行了一个世纪,但其缺乏科学依据。)
2、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
3、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
4、运动和感觉中枢的发现-——弗里奇和希齐格
(二)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1、【贝尔——马戎第定律】(# 概念)
贝尔于1807年发现脊髓神经的后根只传导感觉刺激,前根只传导运动冲动,证明了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系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这就是著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1819年,马戎第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定律,所以这个定律也称“贝尔——马戎第定律"。
2、赫尔姆霍茨读写算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他于1850年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度进行了测量.他用自己发明的筋肉测量计,以电刺激蛙的神经,然后测量筋肉伸缩和神经长度的关系,测量结果发现蛙的神经传导速度每秒不到50米。后来他对人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为50~100米每秒。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实验和测量的,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居然可以时间化,从而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和测量的神话.
(三)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心理物理学
韦伯定律
K=△I/I 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数量法则。
“观察彼此对象间的差异时,我们所觉察到的不是绝对的差别,乃是相对的差别,这是在几种感官内都曾得到证实的观察.”
四种形态和教育惩处相结合的认识
“我们把两件东西比较而观察其差别时,我们并不是看到这两件东西的差异,所看到的乃是这个差异对于所比较的东西的分量之比."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S=KlgR 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
§1 .3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一、实验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实验心理学创立的主要贡献者(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冯特)
第一编 意识心理学
第二章内容心理学
冯特(1832-1920)德,心理科学的建立者,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收录实验)、*《生理心理学原理》(标志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的成熟)、*《心理学大纲》(提出情感三维说、标志心理学体系的完全确立)、《民族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为何产生于德国?
①德国对心理学的界定比英、法更早;
②德国大学崇尚学术自由,而英法比较保守;
③德国人善于纯理论思辨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体系: ①个体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②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科学观
(一)心理学哲学的关系
他认为所有学科都源于哲学,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心理学也不例外,哲学是它的基础之一.
(二)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他认为心理学并非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系列.
◎心身关系理论
主张心身平行论,认为心理过程和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有一致的协调但不存在因果关系。其心身平行论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二元论,但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具有积极意义,区分了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避免了二者的混同。
(三)心理学的应用性
把心理学视为纯科学,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这就限制了冯特的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冯特只局限于感知、联想、反应时等研究,使心理学从一独立便脱离了社会生活,从而大大削弱了其生命力。
二、土婆婆pk洋媳妇心理学的对象
他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统一起来,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但是,他用经验代替心理,偷换客观事物,抹杀了心和物的区别,从而否定了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