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戎传略
2019-08-04
周⼀戎,原名周承业,字绍先,云南省镇雄县罗坎朵⾬坝⼈,⽣于1914年。其⽗周尚义为镇雄⽜场⼤地主陇确佐正佃,早死,家境⼩康,周⼀戎兄弟姊妹6⼈,由母亲邓⽒教养成⼈。
招标师继续教育⼀、上下求索
周⼀戎少时就读于具有开明思想的王应嵩等⽼师门下,除学《四书》、《五经》等传统教材外,还学习了历史、⾃然、地理等新课,其聪颖刚直,理解记忆⼒颇强,⾄四五年级时,所学各科成绩优良,还阅读了创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的⼤量作品及所出版的刊物,深受新思想的影响。为寻求出路,⼩学尚未毕业,便想外出求学见世⾯。⼀夜,与同学王灼暗⾃出⾛,跑⼀百余⾥到达镇雄县城凤⼭镇。家中派⼈追及,且镇雄尚⽆中学,⽅怏然返家。1929年,与同学王灼、王樵等考上省⽴⼆中――昭通中学,兴奋之余,发誓苦读三年,多学知识,振兴祖国。在昭通,⼜阅读了共产党⼈、陈独秀等⼈主办的《创造》季刊。 由于时局动荡,其奋发读书的希望破灭。1927年,云南统治集团内部⽭盾⽇益尖锐,先后暴发了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镇守使联合发动倒唐的“⼆·六”,胡、张联合袭击、囚禁龙云的“六·⼀四”
事变和胡、张被卢汉部击溃退到四川、“⼋·⼀四”龙云重新上台等⼀系列重⼤事件。1929年秋,龙云与贵州军阀李晓渊组成龙李联军进攻贵州周西成,胡、张乘机回滇,奔袭昆明,取道滇东北,围攻昭通。是时,周⼀戎等刚到昭通不久,突逢战乱,欲弃学还家。冲出昭通西门,见弹⽕纷飞,乱兵挠民,⼜转回学校,校舍被打炮击,疮痍满⽬。不久,昭通城破,胡张⼊城,⼈⼼惶惶,直⾄胡张离昭,秩序始定,⽅得安⼼学习。不到两年,⼜逢“九·⼀⼋”事变,⽇军侵占东北三省,周⼀戎闻讯,与镇雄在昭同学,抱头痛哭,誓欲同仇敌忾,以弭外侮。于是,镇雄、彝良、威信在昭学⽣组织“三县同学会”,宣传抗⽇,在同学会的宣⾔中,以“丰客有新亭之悲,良家⼦弟怀燕然之志”,激励⼈民⽃争,恢复祖国河⼭,并号召⼈们“与⽊屐⼉(⽇本⿁⼦)决战疆场”。⼜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勇军,边学习,边军训,演唱救亡歌曲,排演反映⽇军暴⾏的话剧。周⼀戎长于辞令,且喜出头露⾯,在家乡时,乡⼈偶有⿏⽛⿇雀⾓之争,其出⾯排解,⽆不释然。此时,周⼀戎⽤其所长,在学校、街头进⾏抗⽇救亡演讲,听其演讲的⼈,⽆不热⾎沸腾,义愤填膺,与其⼀道振臂⾼呼“打倒⽇本帝国主义”。
1932年初,周⼀戎毅然投笔从戎,更名“绍宇”赴昆投考卢汉主办的军官候补⽣队,受训期满,任排长随军出师⼴州。在此期间,逐步认识到军阀混战实质,回滇后,退伍还乡,暂栖罗坎,与王灼等⼀起在⼩学教书。
眼见⽇军侵华,国内军阀混战,镇雄地霸横⾏,⼟匪如⿇,社会动乱,民不聊⽣,周⼀戎深为愤慨,准备继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intouch组态软件
⼆、组织
1934年秋,周⼀戎闻共产党领导的川南游击队在川滇边活动,便瞒着⽗母,暗约王灼、刘之锐前往投奔。途中,有感于⽇寇⼊侵,河⼭破碎,更原名“承业”为“⼀戎”,取“⼀戎⾐⽽有天下”之意,王灼亦更名为“湖光”,欲为中华之“湖⼭增光”。王、刘驻洛表被家⼈追回,周⼀戎下乡寻,到在川南与中共地下党员胡旦元、赵裴亚⼀道组织⾰命武装的地下党员杨卫贤(杨伟贤)、侯建成(侯殿⾂),同到泸县,遇到其军官候补⽣队同学、中共泸县中⼼县委军委书记卢,经卢介绍,见到泸县中⼼县委书记邹风平。周⼀戎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定的军事实践,此为当时川南地下党组织缺乏的⼈才,深得邹风平器重。 1934年8⽉,邹风平派周⼀戎、杨卫贤、侯建成到⾚⽔县开展⼯作,此后,邹风平及李亚(地下党员)常到⾚⽔,对周⼀戎进⾏教育,并吸收周⼀戎⼊党。1934年冬,⾚⽔特⽀策动黔军侯之担部兵变,四处散发《告⾚⽔⼈民书》、《警告候之担书》,侯搜捕中,杨卫贤、侯建成被捕,兵变失败,周⼀戎返泸州,⼜被派到合江五通乡⼯作。
湖南大学数字图书馆1935年1⽉,为了策应中央红军渡江,中共泸县中⼼县委决定加强长江南北的农村⼯作,着⼿武装起义的准备⼯作,并将周⼀戎调到江安⼤渡⼝,任⼤渡⼝特⽀军科委员。3⽉下旬,成⽴⼤渡⼝特区(⼜称江〈安〉泸〈州〉纳〈溪〉特区),任区委军科委员,与⼤渡⼝特⽀书记阳湘林负责组织农民暴
动⼯作。此后,党员很快发展到七⼋⼗⼈,农会会员达六七百⼈,周⼀戎与阳湘林组织农会⾻⼲进⾏军事训练,研究并做了当地民团班长刘泽州的⼯作。江安三合⼭驻扎着⼀⽀绿林武装,其组成⼈员多为附近被逼得⾛投⽆路的农民,其⾸领姓袁,已是被逼上梁⼭的农民,他率领部下打富济贫,被农民称为袁⼆菩萨。为了将其引⼊正道,增加⾰命武装⼒量,周⼀戎与阳湘林商议后,不顾个⼈安危,⽀⾝深⼊三合⼭开展⼯作。袁⼆菩萨不明来意,与部下尽怒⽬⽽视,拔⼑相向,⼤有⼀⾔不合,便有丧⽣乱⼑之下的危险。虎豹环列,周⼀戎临危不惧,慷慨陈词,晓以⼤义。袁⼆菩萨等折服,掷⼑于地,愿投⼊红军。不久,地下党组织控制了200余⼈⽀。
最美消防员颁奖晚会
4⽉11⽇,周⼀戎主持召开⼤渡⼝特区第⼀次会议,参加⼈员有部分特区领导和队伍负责⼈11⼈。会上,周⼀戎讲明⽬的、意义,分析了地理条件和敌我情况,具体落实⼈员⽀,布置袁⼆菩萨⽴即回三合⼭集结待命。12⽇夜,区委召开了第⼆次会议,对的诸问题进⾏具体研究。会议决定后成⽴⼀个团,下辖两个⼤队,由周⼀戎任团长,第⼀⼤队⼤队长刘泽州,第⼆⼤队⼤队长袁⼆菩萨;后由长于夜战的袁部打先锋,刘部打接应,其余⽆武器⼈员作为第三梯队跟上。会后,周⼀戎⼜单独留下刘泽州,研究决定在的前⼀天晚上,由周⼀戎搞⼀包⿇醉药给刘,设法将守营门团丁⿇翻后秘密将参加的⼈员和⽀带出。13⽇夜,特区区委召开第三次会议。邹风平已参加了会议。会上,周⼀戎对作了具体布置:①时间定于4⽉16⽇(阴历3⽉14⽇)凌晨;②队伍名称为红军游击队;③标志:⼀⼤队上扎红布,⼆⼤队头包⿊帕⼦;④4⽉15⽇夜
刘泽州率⼏个⼈捕捉⼤地主龙炳池;⑤4⽉16⽇夜在龙兴寺集结并散发⽀;⑥集结后先到⼤渡镇,再
顺江⽽下,改占纳溪,取道永宁,与余泽鸿等领导的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即后来的中国⼯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会合; ⑦时以声为号,后要遵守纪律,不得胡作⾮为。
正当周⼀戎等积极筹备之际,泸县中⼼县委秘书陈继光被捕叛变,供出中⼼县委下属组织及党员名单、计划。14⽇傍晚,邹风平到泸县,听到消息,急派余道炳到⼤渡⼝通知改变计划,有关⼈员⽴即转移隐蔽。余道炳接到任务时,夜幕降临,来到江边进已⽆渡船,⽆法渡江。⾄15⽇清晨,⽅渡江到⼤渡⼝阳湘林家时,周⼀戎与阳湘林已趁赶场到⼤渡镇了解各地准备情况去了,余道炳向交通员杨兴发传达了邹风平的指⽰。杨兴发送信途中被捕,周⼀戎等⼆⼈刚到镇附近,见镇上到处是便⾐特务,⼜见河边驶来了⼀艘⼩炮艇,急折⾝⽽⾛。他们边⾛边研究,如马上隐蔽,可安然⽆恙,可是家中有⼀批秘密⽂件要处理,⼜通知李国平到家中会⾯,于是,⼆⼈不顾安危,返回阳湘林家,烧毁秘密⽂件,与李国平⼀道离家。刚出门,见门前⽥埂上⼀荷实弹的特务押着杨兴发,正四下散开包围。三⼈分头突围,李国平冲到屋后青松林中脱险,阳湘林中弹牺牲,周⼀戎刚跑到房后⽵林边,误踩于尖锐如⼑的⽵桩上,脚被刺穿。⽆法疾跑,他速退屋内,见⽆处可藏,便跳进厕所⾥。侥幸脱
险后,于夜间柱杖转移到离⼤渡⼝四五⾥路的丰岩黄亚飞家。5⽉初,伤势渐愈,此时,泸县党组织被破坏殆尽,邹风平在遭敌追捕时越城墙腰部受重伤,周⼀戎便按中⼼县委布置回镇雄罗坎隐蔽,筹集经费,相机再起。
三、隐蔽罗坎
周⼀戎回罗坎朵⾬坝后,泸县中⼼县委常来信对其⼯作进⾏指⽰,并不断将《新蜀报》寄到罗坎。
由于泸州当局加紧追捕,邹风平等⼈于5⽉29⽇召开会议,决定暂时解散泸县中⼼县委,幸存下来的⼲部分散到云南隐蔽,在川滇边坚持⽃争。会后,邹风平便化名周⼦和,带着侯建成经江安于6⽉28⽇到镇雄罗坎朵⾬坝,在周⼀戎家隐蔽养伤。邹风平到罗坎不⼏天,与周⼀戎、侯建成研究,认为罗坎地处川滇边境,边远偏僻,⼭⼤林密,区长王应嵩(王应崧)较为开明,其⼦侄王樵、王灼等⼈⼜多受进步思想影响,有利于开展地下活动,便按原计划由侯建成返川,迎接留居川南的党员⼲部来罗坎,重建党组织,共谋⽃争事宜。侯建成⾛后,为了有利于开展⼯作,周⼀戎⼜按邹风平指⽰,没法活动打⼊旧政权,担任李⼦坝乡乡长职务。
1935年7⽉23⽇,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纵队政委余泽鸿率领下进⼊罗坎,⼀部到朵⾬坝,见周⼀戎家门上贴有担任乡长的⼤红喜报及亲朋庆贺所挂之彩,便将周⼀戎、邹风平捆绑押⾛,⾄寒婆岭,遇到余泽鸿,急令松绑,邹风平将到罗坎隐蔽告诉特委。纵队离开罗坎时,
给邹风平和周⼀戎留下活动经费,并告诉⼆⼈,在寒婆岭下埋有⼗多⽀步,到时可掘出使⽤。
不久,侯建成只⾝返回罗坎,告诉邹风平和周⼀戎,在由川南到罗坎途中,遇到叛徒,所带的⼏个⼈,全部被捕,此后,三⼈便在罗坎成⽴⽀部,在当地开展活动。
为了保护邹风平安全,周⼀戎与王灼、王樵商量后,去做王应嵩⼯作,经其同意,将邹风平由朵⾬坝移居⽯头沟王应嵩家,以教书为掩护,继续隐蔽养伤,王灼辞去罗坎⼩学校长职务,与周⼀戎―起到⽯头沟教书,保护邹风平。在此期间,邹风平、周⼀戎等向学⽣⽅在光、李清棣(李泽)、王猷、王发宗等灌输爱国思想。他们⼀改当时镇雄使⽤《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五经为教材的做法,⾃编国⽂教材,选⼊古今具有民主思想的诗⽂、郭沫若等⼈的作品,还针对镇雄鸦⽚泛滥,危害⼈民的实际,选⼊有关禁烟和诗⽂。为了破除迷信,开阔眼界,⼜设了数学、英语、⾃然、地理等新课。由于受其影响,王发宗等不久便参加了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光、李清棣等于四⼗年代先后加⼊中国共产党,成为镇雄早期地下党员。在课余时间。邹风平、周⼀戎还与王灼等⼀起畅淡苏联⼗⽉⾰命,向他们贯输马列主义思想,并进⼀步向王应嵩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和抗⽇救国的道理。
由于邹风平及周⼀戎的⼯作,罗坎成为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后期活动的主要地点之⼀。纵队经常出没于罗坎及其附近,引起滇军驻昭⼆旅旅长安恩溥的注意。1936年7⽉下旬,安恩溥派⼆旅彭勤营杨定元连及补充队的三个中队共驻罗坎,围剿纵队。杨定元闻邹学识渊博,请其去讲《孟⼦》,周⼀戎每
次必随邹风平到杨营,⼀边听讲,⼀边观察动静,保护邹风平安全。1937年春,周⼀戎闻杨定元准备逮捕邹风平,适逢川军杨森侄⼉杨汉⽟来信,劝邹风平到其部供职,周⼀戎与王应嵩、王灼商议后,⼀边冒着危险,将信带到杨连连部给杨定元看,使其不敢贸然下⼿,⼀边为邹风平打点⾏装,趁机将他和侯建⾂送离罗坎。
不久,杨定元省悟过来,便于1937年3⽉17⽇以通共罪名,逮捕周⼀戎和王应嵩,押到威信交营长彭勤关⼊监狱,后经王樵、王灼等⼈多⽅周旋,向在昭通读中学时的同学安恩溥求情,⽅以事出有因,查⽆实据释放。此后,周⼀戎继续在罗坎教书隐蔽。
邹风平辗转到延安后,于1938年初写信到罗坎,告诉周⼀戎不久便要重返成都,周⼀戎与王灼商定,候邹风平回川,同去寻。
周⼀戎在罗坎宣传进步思想,掩护邹风平同志养伤,并与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有联系,引起罗坎反动势⼒的注意。他们相互勾结谋害周⼀戎。1938年2⽉28⽇,罗坎上空,阴云密布,⽑⾬纷纷,傍晚放学后,周⼀戎与王灼分⼿,到罗坎街上,来到⼤⼗字,见⼀⼈围着看告⽰,周⼀戎亦挤上前去,雷俊、⿇春亭等三⼈乘周⼀戎不备,将其抓住,扭到狮⼦坝⼤⽔井,⽤马⼑将其砍死。
在上海的李亚得王灼信知周⼀戎惨死,回信给王灼,哀悼周⼀戎说:“三哥杨伟贤(地下党员,化名何以弱,何三哥,于合江⽯⿍⼭起义牺牲)死得其所,周⼀戎死在⽆所为的穷乡僻壤,太可惜了。”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周⼀戎传略
被举报⽂档地址:
我确定以上信息⽆误
举报类型:
⾮法(⽂档涉及政治、宗教、⾊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侵权
其他
pascal语言程序设计验证码:
科技创新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