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风化岩质边坡滑坡治理措施杨

阅读: 评论:0

公路风化岩质边坡滑坡治理措施杨
作者:自珍 张卓
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3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速公路风化岩质边坡滑坡治理施工技术分析了塌方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边坡安全及长期稳定性 末日星河通过治理风化岩质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阻止了边坡滑坡的初期形成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关键词:高速公路 风化岩质 边坡
        中共二大某高速公路项目K89+700-K99+900处于安山岩地区部分挖方较高原设计挖方边坡为1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在线观看3施工后发现安山岩风化严重大部分安山岩为强风化岩石,表层有少量第四系坡残积粘砂土和强风化岩石,仅在局部埋深大的部位有中等风化岩石,个别地段也见有微风化安山岩,安山岩节理发育,尤其是隐蔽节理极为发育,大块岩石锤击后即沿节理面裂为碎块状,节理面呈铁绿且夹泥,岩体稳定性差,高边坡上岩石往往会自动失稳,成碎块状向下坠落。部分段落经数次变更设计仍不能保证边坡的安全稳定。
        1、塌方产生的机理分析
        根据地质情况分析,风化岩边坡产生塌方的主要机理为:由于岩石风化严重,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尤其是隐蔽节理发育,节理面呈铁锈并夹泥,岩石中含气孔及矿物晶体,软纪夹层及薄弱面的存在,使得岩体的粘聚力及内磨擦力大大降低。在雨水下渗浸润后,沿薄弱面形成下滑趋势,在路堑开挖形成临空面的外在因素引诱下,发生薄弱面以上坡体下滑、塌方从而产生边坡塌方。个别地段由于岩石节理发育及节理面夹泥等,严重影响了岩体本身的粘聚力及内磨擦力,造成其自身稳定性差,内部松散,即使不受水浸润,在路堑开挖形成临空面后,仍会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塌方现象。
        2、防治措施
        2.1防治原则
函件业务
        永不停跳的舞步工程中使用多种边坡加固方法,取得了不同的加固效果。然而通常采用清方减载等措施,一方面破坏了原始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要解决弃方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环境保护极为不利。因此应将保证边坡塌方的长久稳定、施工方便、节省造价等作为防治原则。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4:3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52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边坡   风化   岩石   节理   塌方   岩质   产生   滑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