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博物馆人文服务理念是指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不断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陈列展览、讲解、影像、讲座等多种形式,展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以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这种服务理念对于博物馆向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是博物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会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博物馆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2400多家,馆藏文物、标本2000多万件,每年举办的陈列展览上万个,观众达1亿6千万次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可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博物馆在保护、管理、利用馆藏文物吸引观众参观,以及博物馆发展方面面临生存难题,倍觉运营压力,大大影响了博物馆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运用文化遗产保护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博物馆机制,努力办好展览,加强人才素质建设,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众”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中原官话
散血莲 一、影响博物馆人文发展的诸多因素
1、经费紧缺问题困扰博物馆发展。博物馆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馆举办展览无专项经费支持,单方造价不断增长使许多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策划陈列无力更新,因陈旧令观众人数降低。一些陈列展览的配套服务设施增加缓慢,后续性投入停滞,加上文物征集费用不足,藏品不够丰富,导致参观的环境条件落后,影响了对观众的吸引力。
2、服务成本不断增高。自从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各地博物馆观众数量普遍上升,社会教育效果明显。但是增大了展览配套设施和安防消防的压力,提升展示水平,保障参观秩序和加强管理的成本相应提高。由于绝大多数地方对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的补贴政策尚未落实,难以有实力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展示服务水平。
3、讲解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讲解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体现博物馆的整体水平。一些中小型博物馆由于人才紧缺,讲解员素质高低不一,又缺乏相关文物知识培训,观众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不能够满足来馆参观游客的服务的大量需求,影响了服务水平。
4、培训和管理相对不足。大型博物馆人才集中,中小型博物馆人才的紧缺的现实格局没有改变,尤其是县级博物馆专业人才稀少,博物馆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缺位,极大影响了博物馆展览服务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
后滕久美子
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增强人文服务理念
博物馆要争取政府部门,尤其是由财政部门设立对博物馆举办展览和更新陈列展览的专项补助经费,并且落实对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的经费补贴政策,加大投入资金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作用,切实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增强人文服务理念。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博物馆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1、注重观众需求,全力办好展览。博物馆应抓住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将工作重点转向提升人性化服务,办好展览,加强博物馆质量建设。观众到博物馆目的就是看展览,听讲解,享受文化熏陶和艺术感染。所以,在有了经费办新展览的时候,要充分研究藏品、研究观众的口味和兴趣办好吸引观众、感动观众主题的展览。这样贴近实际,贴近众,贴近生活,博物馆有了观众就有了市场。
2、与时俱进,创新服务。博物馆需要应用先进的“声、光、电”设备给人们带来科技知识成果。要配置触摸屏,编制与陈列内容相关的资料便于游客查询。要专辟观众互动区,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收看专题片,知识竞赛等增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沟通,应以人为本。
cdkl5基因突变
3、增加服务项目。一些博物馆应能增设一些项目,满足观众的情感和理性的需要,为观众营造和谐的参观学习氛围。可以免费提供开水,为残疾人提供轮椅,准备充足的医用药品,开通急救电话,派医生在景点为观众提供服务,可以提供免费阅读史料、书籍。在现场开展相关知识有奖竞猜活动;设立文物知识、历史知识并在参观现场设立咨询台,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为防备下雨,还可为观众准备百余把雨伞,一解游客燃煤之急,等等。
4、加强人员培训。陈列保管人员通过培训,可增强技术水平,对藏品的陈列保管更加先进,更加合理。科研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一些课题专项研究会起到促进推动作用。宣教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过程,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人性化服务效果。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形成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带动博物馆的全面发展,不容忽视。
建成区
三、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化氛围
博物馆是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要建立新的形式,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既要重视“以观众为中心”的服务宗
旨,又要强调“以职员为本”的管理意识。以观众为中心,就是要树立“观众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方便众、满足众需要作为博物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工作要以能否满足观众需要为评价标准;以职员为本,就是要创立“职员第一,创新服务”的观念,调动博物馆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博物馆管理和服务创新,进而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和谐人文环境的核心内容。要正确处理好博物馆管理者、管理者与职员、职员与职员、职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在博物馆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协调的关系。作为服务主体的管理者或职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正确处理好内部的矛盾,防止把情绪带到正常的工作上来,同时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与观众的沟通,通过设立意见箱、网上观众信箱、观众问卷等方式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意见,建立观众监督制度,让观众参与管理,以便改进博物馆工作。
3、建立博物馆对外的和谐关系是和谐人文环境的要素。作为汇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文物信息服务的机构,博物馆职员要同文物商店、同行兄弟单位、行政管理人员或机构等接触和联系。博物馆要广交朋友、诚信待人、热情服务,多联系、多沟通、多宣传,让各职能部门了解博物馆人,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共赢”。
总之,提升博物馆人文服务理念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合理的博物馆运营机制。为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社会公众、博物馆都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使博物馆事业在服务社会、服务众的生活中得到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