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No.12021
2021年第1期
张宏忠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
100091)
【收稿日期】2020-12-25【基金项目】中共吉林市委党校2019年度课题“关于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第九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
【作者简介】张宏忠(1980~),男,河南信阳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吉林市委党校科研处副教授,研
究方向:党史党建。
摘要: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渠道作用的需要,是打造原则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的需要,是为党校事业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的需要。党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积极彰显人文精神,注重党校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建设,培育新时代党校人的优良作风,加强党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党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涵盖:党校的自然人文景观建设;党校的行为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确定校训、校徽,规范道路名称。校园文化建设应做好组织、经济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党校
教育培训
校园文化建设
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21.01.027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21)01-0103-03
党校教育与校园文化研究令状制度
新时代党校的工作职能决定了党校的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人文关怀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研究中国特社会主义现实问题为中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党校特和时代特征,牢牢坚定党校人的“四个自信”。为此,优质的党校校园文化,对于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将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对于教职工队伍将起到凝聚人心和激励上进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党校整体工作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密令截击
一、充分认识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一)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渠道作用的需要
习近平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然而,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格局使党校传统地位受到挑战,传统的干部教
育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新的压力前所未有。面对培训需求个性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机构多样化的重重压力,党校应通过高质量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硬
件软件设施水准,实现研究式、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和拓展训练等新兴教育培训模式,增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积极的党校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党校教师的业务能力、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培育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党校教师队伍能够全身心地投身本职工作,完成党校职能、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打造党校形象、点亮党校品牌,对外也能够提升党校的影响力,提升党校在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知名度,使各类党员领导干部一有教育培训需求首先就能想到
103
2012金瓶梅
党校。可见,党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校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密切相连。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雅和谐的人文环境,经过学员的广泛宣传,有助于提升党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需要
开展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就是为党校教职工和培训学员的工作学习构建和谐的风气、建设优美的环境、营造求知的氛围、搭建服务的平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党校发展中遇
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规章制度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学习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创建党校人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校园。
(四)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党校事业全面发展需要
党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打造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从政治建设、价值导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为党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使党校在校风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形成一种上上下下激情澎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一种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从而有效地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和机关不良现象的影响,克服团队协作精神不够、全局观念不强、学习风气不浓、心浮气躁的不利因素。
二、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积极彰显人文精神
党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人文精神,以实现教职工和学员的发展进步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在“人”,坚持以人为本,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做到关心人、凝聚人、塑造人、鼓舞人,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在关心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学习、成长上做更多、更深入、更细致的
事情,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人切实感受到党校是一个讲团结、讲人性、讲正气、讲效率的机关单位,是一个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放手干事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为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团队协作的活动形式,使全体教职工的集体精神、合作意识、品味情趣、思想境界和体魄心智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培养和提升。
(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建设
党校校园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布局、设施陈设、人文展示、绿化净化等。置身于优美的校园之中,走进党校的校址,错落有致的建筑,绿树成荫、香飘四季的园林,别具一格的雕塑设计,明亮整洁的教室,都使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是一种幸福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就是主体多样化和有序协调的校园。
(三)培育新时代党校人的优良作风
作风的好坏关系到党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此,党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尊师重教,加强党校校风建设,在全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采取多种措施、多种办法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党校教风建设,党校教师要有为人师表的基本风范,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研方式。加强党校学风建设,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调查研究,与时俱进、创新进取。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才能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党校特的健康良好的校园风气。
(四)加强党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师德教育,使每个教职工的心中常有师在,常以师自律,以师自勉,以师自励。党校教职工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体现党校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党校教职工的家庭道德素养对党校社区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形象有重要的影响。
三、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党校的自然人文景观建设
党校自然景观建设要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园林化的要求。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党校人文景观创设要充分利用精美的雕饰、特性的标志牌、人性化的警示语、优美的画廊、内涵丰富的文化宣
104
No.12021 2021年第1期
传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怡情励志。建立健全校园特网站、广播站、文化宣传栏,办好校内报刊等形式的各类文化阵地。党校文化阵地以党校倡导并提供物质保障为前提,以党校有关职能部门为主体,以教职工和学员参与为基础,充分发挥和尊重教职工和学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党校文化阵地还可以与社区、文化团体密切联系,拓展校园文化阵地,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要充分利用好党校的现代化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包括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站、多媒体教室和休闲景点等。
(二)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
在党校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时政、专业、技能等为重点,注重学习意愿的激发、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行动的落实、学习效果的评价,引导党校人把学习作为开阔理论视野、增长专业知识、提升个人修养、适应新时期党校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教职工的理论与业务培训,改进学习与培训方式方法。按照要求强化分级分类培训。用好培训专项经费,组织需求型、个性化的教育培训,加强以岗位工作技能、业务操作、信息应用等内容的培训,保证实用与实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知识竞赛、论坛讲堂等活动。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行为文化建设氛围的营造。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并结合自
身实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党校人积极投身到行为文化建设上来,使党校得到广泛认可,自我管理得以实现,行为规范得到普遍遵守,促进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开展以“党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党校人优化培训服务意识,维护党校声誉,维护党校权益,遵守党校纪律,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尊师重教、关心学员的良好风气。商标法实施细则
(四)确定校训
确定校训、、校徽
校徽,,规范道路名称
党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学校标志、文字、象征图案等等,这些是代表党校形象、特征、信誉、理念、尊严、力量的一种特定符号,是党校与公众沟通与资讯传递的核心,更是公众对党校认知、认同、认可的代表物。明确成文的校训有利于党校精神文化的清晰定位和宣传。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为一种优质品牌,党校需要有自己的LOGO。党校的各条道路、场所和建筑物需要有各自的名称,使新校园散发出清新的人文气息和学习氛围。
四、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指导和协调,设计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方案,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流程,掌握好建设工程相关预算,及时公开地征集意见咨询建议,集思广益。定期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及时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规划、组织、检查和考核工作。定期对各处部馆室文化建设进行检查评比,并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经济保障
优质的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投入。没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任何文化事业都是无法开展的。党校每年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物质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正常开展,注意一切从实际条件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高质量的党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的、细致的工程。同时,必须注意到资金的预算投入要严格依法进行,增强合理性和透明度,避免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负面影响。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党校在多年的行政管理和教研实践中,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但在新时代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愈发重视,各类培训班次逐年增多,一些规章制度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或重新修订。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和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达到校园环境秩序井然,工作运转
优质高效。
[责任编辑:魏军红]
参考文献:
四神瓦当[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1(01).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