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系掌门魏东

阅读: 评论:0

还原涌金系掌门人魏东
魏东,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个系族企业——涌金系的缔造者和掌舵者,4月29日,他选择了从自家阳台坠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41岁的生命。面对他的突然离去,在人们猜测各种原因时,本报记者深入魏东母校及相关企业,通过深入采访,从‚学生魏东‛、‚资本魏东‛、‚老总魏东‛、‚‘病人’魏东‛等不同角度试图还原这位低调的资本大佬。
并行计算机曾是桥牌高手,同学曝其有‚封闭‛心理,大学里未曾谈恋爱;离世前几天还与同学相约五一母校见
魏东,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个系族企业——涌金系的缔造者和掌舵者,接触过他的人都会毫不吝啬脱口而出完美二字,而资本圈里的人亦都将金融奇才的称号给他。
然而在4月29日,这个“五一小黄金周”的前夜,他选择从家里阳台坠落的方式结束自己41岁的生命。
正如魏东生前好友所言,“他的遗书如此简单,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他已经将企业做到了巅峰状态,可以不用自己关心它了,惟一值得自己留恋关爱的只剩下亲情。”但这也许是最为复杂的结局。
1 学生魏东桥牌高手
魏东1967年出生在北京,其父魏振雄曾经留苏,是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母亲退休前在中央财大工作,他还有一个哥哥叫魏锋。中学及大学时代都住在学校里。
1995年,魏东考入了厦门大学经济数学专业,大一的时候,他就因为疾病休学。大二刚开学不久,辅导员把一个个子不高、戴副眼镜、温文尔雅的男生带到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宿舍,并给大家做了介绍。
关节置换术当时同学们还纳闷,怎么放弃重点大学而来到二类大学?后来才知道,他在大一的时候,因病休学,经过医治,可以继续上学,但由于厦大离家较远,不便照顾,所以转学回到了北京。
魏东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格外睿智、分寸感强、为人周到、处世低调、很有教养,在不动声之中透露些“尊贵”和不凡气度。偶尔和同学们一起彼此善意地嘲弄、调侃,他还会透出孩子般的顽皮和成人才会具有的直中要害的强打击力。
受哥哥魏锋的影响,他也喜欢摆弄照相机。他一度着迷桥牌,和老师、同学组队在首都高校比赛曾经拿到过不错的名次。有的老师认为,桥牌训练加上他的天资与他后来在金融领域的得心应手以及特殊的领导能力不无关系。节假日时,偶尔邀请同学到他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做饭,谈笑风生。
知情人介绍,和同学们一起生活的三年中,在公众场合,魏东属于不被注意的那种类型的同学,给人的印象是平淡无奇,没有特殊的爱好,循规蹈矩,没有和任何同学发生过摩擦。“他生性温和、富有幽默感,在同学眼中是一个‘乖学生’”。
魏东所在的班级共有21个同学,是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在当时也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其培养方向是为政府经济部门输送专门人才。“在当时叫‘万金油’专业,什么都学,但什么都学不精,所谓的专业课、主课,无非是当时学校各专业的整合体。”魏东的同学告诉记者。
也许这种“万金油”的专业的原因,86级经管的绝大部分同学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在金融领域却占据了主导地位。截止到现在,也有近一半的同学在金融领域工作。
氮化硅
“魏东能够在后来崭露头角,确实与国民经济管理这个特殊的专业分不开。”魏东的同学如是说。
2 资本魏东金融界的奇才
1990年毕业,魏东被分配到了财政部,在沧州财政局锻炼一年后,派往财政部下属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很快,到了1994年初,在时代涌起的下海潮中,27岁的魏东下海,开始自己创业,成立了中外合资北京涌金财经顾问有限公司。开始的时候,也只有几间办公室。尊严死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魏东27岁就能创办公司,第一桶金从何而来。坊间的说法是作为从中经开出来的人,大都在最著名的327国债期货风波中大获全胜,击败了当时相信市场判断的万国证券管金生。
了解内情的魏东的长辈证实,在327国债风波的多空之争中,他确实和“中经开”一个方向。但是,之前他已经“下海”经营自己的“涌金”。
“他是金融界的奇才,大家在迷恋期货的辉煌过去时,他大规模转向了股票市场;大家在沉醉于股票市场‘坐庄’时,他开始投资于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板市场、房地产市场。每一步基本上都踩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那需要一种境界和眼光。”有评论如此分析。
知情人透露,在涌金系启程的初期,公司主要以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方式
积累资金。1996年起,涌金系在银河动力(爱股,行情,资讯)、新湖中宝(爱股,行情,资讯)等公司法人股上获益颇丰。1999年12月,上海涌金受让闽福发600万配售股,转让价每股4.5元,持股不过5个多月,至少有7000万元落袋。
1999年到2000年,涌金系先后参与过三九医药、丝绸股份(爱股,行情,资讯)、首旅股份(爱股,行情,资讯)、诚志股份(爱股,行情,资讯)和茉织华等新股发行的配售,持有到期后悉数沽出,获利丰厚。期间涌金系以1.8亿元注册资金成立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1月23日,以湖南涌金并购长沙九芝堂(爱股,行情,资讯)集团为标志,涌金系开始迈向正规军。其后,九芝堂成为涌金系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通过不断增持,涌金成为千金药业(爱股,行情,资讯)的第二大股东。2005年在券商低迷时,涌金系通过多家旗下公司控股了成都证券,并更名为国金证券(爱股,行情,资讯),随后成功借壳成都建投上市。
相较于唐万新的德隆系、鄢彩宏的鸿仪系、张良宾的朝华系,以及同为资本湘军刘虹的成功系等帝国,大多随着掌舵者的身陷囹圄而轰然倒塌,而唯有涌金系仍处在发展的巅峰。魏东也将涌金的未来描述成集证券、信托、期货、基金管理、投资、投资咨询为一体的金融帝国。
3 老总魏东会用人不避亲
在熟悉魏东的朋友看来,他在工作以后能够迅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加上他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代红马甲后,在股份制刚刚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之际,能够嗅到资本运作的气息,以上两点是他最成功之处。
“但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更多的是能够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以小博大的精神,这些,他都具备了”。在涌金发展的过程中,众多的志同道合者皆一同成长,共同受益。知情人表示。
魏东会用人,用人不避亲,用人不疑人,这是他能够发展的一大法宝。86级经管的同学里面,有4个同学和他一起创业,后来陆续又有上下届的校友数十人投奔到他那里,很多都成为其旗下的精英。但对于有人臆测其父对其事业的支持,魏东向来表示反感。
在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眼里,魏东是他的“良师益友”。雷波说,魏东是个品格高尚、心地善良的人,而其在投资领域的聪慧胆识足以成为他和很多人的老师。
至今仍让一位曾在涌金工作过的普通职员感动的是,“先生在我离开涌金之时,从浦西赶到浦东,为我这个无名小卒饯行。”
“涌金系因刻意经营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能够掌握制度变迁的时机,形成相应的赚钱模式。”《涌金系上岸》一文中,金融学家巴曙松点破了涌金系的成功另外法门。
从魏东追悼会上即可窥视魏东的人脉。前来悼念的人物名单中,有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作家余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中央财经大学的部分校领导等,来自投资圈的追悼者更不胜枚举。送花圈者的落款包括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湖南证监局局长杨晓嘉、浙江新湖(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伟、湖南成功集团实际控制人刘虹、原鸿仪系的控制人鄢彩宏、国美集团的黄光裕等,还有各家银行长沙支行人士、基金经理。
4 “病人”魏东有自卑心理
资本市场风云叱咤,涌金步步为营,铸造了当今300亿元的金融帝国。但魏东从不豪赌,相反把风险控制得很严。而这种行事作风的背后则是魏东为人的低调。
“从没见他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作任何发言前都有思考,说话很谨慎。”熟悉魏东的朋友回忆道。而在网络上最早发文悼念的作家余华,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蟋蟀王
“我们坐在一起,有时候有很多朋友,有时候只有我们两个,这样的时候你十分健谈……可是当你面对一些陌生人的时候,你又是那么的腼腆,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希望别人忽视你的存在。”
魏东离世前,几乎在网络上搜索不到任何关于他的信息,更看不到任何照片,现在唯一能看到的照片,就是那张在遗体告别时,发放的小册子上的照片。魏东的这种低调在得到别人称道时,也令他的朋友产生了疑惑“他不至于如此低调?!”
“魏东有自己的缺点,这个缺点是致命的。”魏东的大学同学回忆道。“在大学里,直觉上,感觉他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不爱与女同学单独接触,可能出自自己的疾病、身材,多少有点封闭自己。在大学里,他是班里为数不多的没有谈过恋爱的之一。”
“他对事情放不下,要做就要有结果,要承诺就必须兑现。很多事情也许就因为他这样执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以致在后来经常出现在禅院大寺。”这些性格似乎为魏东今日的飘然离去做好了铺垫。熟悉魏东的人透露,魏东从不发脾气,但最近一年受到失眠的困扰,每天只睡两个小时。
神秘魏东
中央财大与魏东熟识的某领导曾表示,魏东的金融才华是很难复制的,在金融方面有非
凡的才华和能力。然而同学有了困难,生了病、失去了工作,他都会安排医治、提供资助。他“走”前
不久,还给母校捐了最大一笔奖学金,使奖学金总额翻了一番。
但对于魏东及其涌金系的成功,业内人士归其为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以“盲点套利”模式获取相对低风险下的高收益。
酵母表达
不过,一轮采访过后,记者最大的感受是,魏东在这样一个风声鹤唳的圈子里,能获得“做人堪称完美”的评价,实属罕见。但殊不知,这完美的背后,有多少博弈……
“魏东每次唱歌必点《心太软》”
作为魏东的同宿舍同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校友分会秘书长的吕世杰对魏东记忆深刻。
新京报:先说说你们班集体吧?
吕世杰:当时我校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非教育部部属大学,属于财政部重点大学,后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我们班是我们系(国民经济与管理)第二届招生,当年全校全年级共招生251人,我们班在全国招了21人,是年级里招生人数最少的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都十分朴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很多老师课后经常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玩耍,这种感情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愈久弥新。
新京报:当时大学时代的魏东如何?
吕世杰:魏东的低调,在班里早已形成极好的口碑,但他却在关爱朋友、同学方面高调作为。我们班里有一个身患疾病的同学,生活难以为继,他主动发起同班同学一起为该同学捐助,绝大部分捐助资金都出于他。在我们班同学相聚20年的那一年,也是以他为主力,用我们班的集体名义(中央财经大学经管八六助困奖学金)为在校贫困生设立了助困奖学金。他先后为母校捐助千万元作为基金用于奖励在教学、学习上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却不留自己的名,而是用其企业名号来彰显一个校友的美好品德。
新京报:魏东在遗书中说自己身体不好,你了解吗?
吕世杰:他虚弱的身体还是大二期间我们一起到野三坡踏青时发现的。当时他衣着较多,似乎比较怕冷,大家最多穿两件上衣,他居然还穿着毛衣。爬山的时候,他几乎是走在最后面。后来我与他在学校狭小的操场上散步时,他流露出过脑袋偶尔疼痛的问题。当时流传他因肝炎而休学以致转学,大家都没有任何疑义,那时候他是否已经有轻微的精神疾病呢?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23: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9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同学   大学   金系   涌金   投资   市场   金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