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建设统计基层数据探究——以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为例

阅读: 评论:0

51第1卷 第25期
产业科技创新 2019,1(25):51~52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我国城市建设统计基层数据探究
——以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为例
严 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摘要:城市建设统计工作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特别是基层数据作为统计数据的原始记录,其数据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才
能真正发挥城市建设统计为国家制定发展方针的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统计中基层数据统计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解决措施,以期对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统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柴子文关键词:城市建设统计;基层数据;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25-0051-02
自2006年起,国家住建部正式启用“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软件”,城市建设统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的形势,城市建设统计工作仍需不断改进,加强城市建设统计中基层数据的全面真实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当前基层数据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手机移动电池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城市建设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国整个统计事业的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提升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有助于全面推动基层的发展与建设。但目前很多基层统计单位在开展基层数据统计中,存在很多问题。
1.1 基础数据欠缺规范性
(1)基础数据存在重报、漏报现象。城市(县城)建设统计是由设区市及县级住建部门上报各自行
政管辖区域范围内的基础数据,县级数据一般由属地住建部门统一在系统软件内进行填报,其行政区域界限清晰,出现重报、漏报情况较少,但是设区市数据大多先由各区级住建部门将基础数据以报表的形式上报给市级住建部门,再由市级住建部门对各区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最后在软件系统中进行填报。在此过程中,因我国城市行政区划分与行政管理权限区域划分的重叠,导致在市级基础数据上报时出现重报、漏报的现象。例如多数地方的经济开发区属于当地的某一行政区,但是经济开发区又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利,在上报基础数据时,就会存在行政区与经济开发区的统计人员对上报区域范围界限模糊现象,市级统计人员在进行基础数据汇总就会存在数据重报、漏报的现象。
(2)数据指标概念不清。虽在“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软件”系统填报时,系统对相关重要指标内涵做出注释,但因统计人员对词义理解的偏差、统计范围的模糊、统计内容的不清等,导致在进行基础数据填报时,出现数据上的偏颇。例如在“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中对“建成区面积”指标的解释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对核心城市,它包括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它包括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组成。因此建成区范围,一般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也就是这个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在理解上就会出现部分统计人员认为建成区面积是几块连片开发区域的面积之和,也有部分统计人员认为建成区面积是几块连片开发区域的外轮廓线连接所形成的一块区域的面积,这两者间就存在在连片开发区域之间的面积的差值。
会计研究
1.2 部门配合协调工作困难
城市建设统计工作由住建部全面负责,但其中多项数据需要由其他相关部门提供,例如在“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中“市区(县)面积”、“建成区面积”等数据需要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供,“市区(县)
作者简介:严鑫(1991- ),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方面研究。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52Vol.1 No.25
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等数据需要由公安部门提供等。这些单位作为住建部门的平行单位,有的单位行政级别甚至高于住建部门,对住建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进行城建统计工作时,会出现一些单位、部门协调配合上的困难。为尽快收集数据,统计人员甚至需要利用个人私下交情进行数据的收集,导致提供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权威性。
1.3 统计队伍建设不完善
(1)基层统计人员变动性大。城建统计工作,特别是基层统计工作,大多未设专门统计部门开展,
多数为临时调用相关科室人员进行,统计人员变动性大,且这些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对统计工作疲于应付,导致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缺乏主动性,数据上报不及时、不准确。同时因统计工作在地方住建部门中受重视程度低,在单位评选先进个人等荣誉时,不能将统计人员高度重视起来,导致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不够上心,主动要求变岗情况时有发生,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
卫星加密(2)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城市建设统计中,上年数据与当年数据间具有较强的相关衔接性,在进行数据上报时,因统计人员较大流动性,对上年数据情况不清晰,常常会出现当年数据与上年数据发生非正常性突增或突降情况。同时,因大多地方城市建设基层统计人员非专业出身,以及缺乏相关培训,在对数据上报依旧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报表的汇总,对各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导致数据间缺乏逻辑结构。
1.4 基础数据欠缺真实性
一些地方、单位领导为追求政绩,利用自身的权力人为干预统计数据。“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作为城市建设部门权威性统计,其中多项指标直接被用于各省市、地方的考核指标基础数据来源。例如“污水排放总量”、“污水收集总量”这2项指标作为“污水处理率”的数据来源,被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文明城创建等指标中,为“完成”或“超额完成”考核指标,一些地方、单位领导按照考核目标确定统计数据,基层统计人员迫于上级的压力,按照领导的指示上报数据,导致数据失真。
2 提高基层数据统计有效性的措施
2.1 稳定统计人员队伍
(1)完善基层统计职能部门建设。地方住建部门特别是基层住建部门应专门设立统计岗位,由相对固定的人员进行城市建设统计工作,且这些人员应为单位正式的在岗在编人员,这一方面有利于对统计人员
进行长期有效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中对统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2)完善基层统计激励鼓励机制。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在单位进行评先评优时,充分考虑到统计人员对单位的贡献性,对在统计工作中表现优异、提出创新性统计方法、责任性强的人员进行表彰,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认可,让统计人员能够安心于做好统计工作。2.2 构建统计数据共享平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大统计”理念在城市建设统计工作的运用,构建相互联通的统计共享信息平台,加强部门间统计信息共享,这就要求不仅在行业内部纵向上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同时在不同部门间横向上也可以进行数据的调取,从过去的单一部门的、专业的统计升级为多部门的、综合的统计信息网络平台。
2.3 完善统计问责机制
向阳屯(1)建立诚信统计处罚机制。城市建设统计工作长期存在数据失真、的现象,很大的原因在于对在统计工作中对数据进行的单位及个人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导致数据之风在基层统计盛行。建立诚信统计处罚机制,从基层统计人员到领导干部,建立其诚信统计理念,从思想上端正对统计工作的态度,让统计人员不敢。
(2)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领导干部干预统计数据,追究根本是由于受当前各种考核指标的压力,当前多数考核指标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注重经济考核而忽略社会发展考核。只有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让领导干部不再片面重视“数字”,更多的开始注重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毅. 新形势下稳定城乡建设统计队伍的措施[J]. 城乡建
设,2015,60(9):79-80.
[2] 葛树荣. 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现代经
济信息,2019,34(1):133.
[3] 陈联君. 加强诚信统计建设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学报,2004,5(5):89-91.
[4] 燕志斌. 县级政府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D]. 内蒙
古:内蒙古大学. 2009.
[5] 陈智. 中国统计信息化建设初探[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9(15):243-244.
[6] 孙月娥.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J]. 发
展,2010,23(7):51.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7:3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8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统计   数据   建设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