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报告文学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报告文学
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也就是三个征:新闻性、文学性和政治性。这种文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发达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作品集是《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2)。稍后有《活的记录》、《中国的一日》等专集和《包身工》(夏衍)、《1936年春在太原》(宋之的)等名篇。3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 ,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品种。
什么叫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19世纪的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枣报告文学才开始孕育。战争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初具报告文学雏形的作品,但只是到了梁启超的《戊戌记》才明显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梁启超之后,报告文学作品慢慢多了起来。
“五四”运动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深刻的变革,报告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冰心、瞿秋白、梁启超、鲁迅、柔石、谢冰莹和文学研究会的诸作家都积极写作报告文学。除坚持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恶、寻求中国出路、赞扬苏俄革命、表现北伐革命等思想内容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作者们多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为增强。到这时,作者们尚没有文体的自觉性,“报告文学”这一名词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进。
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绞刑架下的报告》、《包身工》等。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1.及时性2.纪实性3.文学性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论
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导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
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
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石门一中苏光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追踪共和国的脚步跋涉了50个年头,呈现出辉煌灿烂,也有过曲折艰难;既有光明现实的颂歌,也有对阴暗面的鞭挞与历史的沉思。它是人民共和国庄严的证词,是中国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辉煌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当代中华民族悲喜交集的心灵历史,是大河奔流、沧桑巨变的恢宏诗卷,是中国当代文学最贴近现实,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品类。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到今日振兴中华的改革开放,中国报告文学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荣历程。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说:“我国的报告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的文学题材。随着革命文学的发展,……报告文学射出了一串串闪电一般的光芒,随后是一阵阵的雷声隆隆”,“显示出我国新世纪文学的明媚春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历史上开创性的变革,没有平坦大道可循。我们走了一个N字形的路,书写“正在发生的历史”的报告文学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勃兴到繁荣发展之路。50年来,报告文学由单纯地为政治服务,以歌颂新人新事为主,发展为一种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和独立品格的文学形式,正确地航行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轨道上。在中国和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对于报告文学建国以来的长足发展和辉煌实绩,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物理化学学报
论和思考。
1.报告文学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学品格和社会功能。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前哨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性和介入性,歌颂张扬现实的真善美,抨击挞伐现实的假丑恶,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经典报告文学家基希说:“真理是艺术最上乘的原料”,“面对着人类的悲哀,想要哭泣,想要叫喊,对于被责为政治煽动家,自己甘顾承担下来”。许多报告文学家不惜以身殉职,也要为真理而奋斗。报告文学面对的是存在的现实,它既不是政治的对立
四种形态和教育惩处相结合的认识
syb物,也不是政治的附属物。遵循“人民是文艺的母亲”的原理,它要遵从人民大众和历史的意志,当歌者歌之,当斥者斥之,不应当把歌颂与暴露对立起来,正像光明和黑暗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的一样,歌倾与暴露在作品中是不能截然分割的,更不可人为地加以限定。这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在任何时代,报告文学都是时代的书记官,它不回避真切的矛盾,它永远是人民良心的鼓呼者,它要克服媚俗或屈从金钱和权力的倾向,它作为时代的文学尖兵的职能应当强化而不是削弱。
2.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和真实性应做到完美的统一。报告文学是新闻性和文学性有机结合的文学形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文学的虚构和新闻的真实存在着不相容性,虽然优秀的
报告文学创作已经解决:排除虚构在外的所有文学手法都适用于报告文学,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始终存在着困扰和麻烦。因此,我们必须确认,报告文学应当严格遵守事实的真实无误原则;改变了人名、地名的纪实小说则容许虚构成份,二者应当泾渭分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既受作家职业道德的制约,又受法律的制约,来不得半点自由和含糊。至于有人说报告文学应以新闻性为主,有人又强调以文学性为主,我认为这都是机械论的观点。报告文学除了坚守事实的真实性之外,它的文体样式、表现手法应有更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性;作为文学,它的文学彩、文学个性应有更大的发展与强化,允许作家作更多的探索。由于报告文学与繁芜的现实生活强烈的贴近性,一定的科学知识、学术观点、调查数据、政治评论不可避免地渗入“报告”,但过分的“学术化”和政论性将导致报告文学文学的冗长、枯涩和文学性的弱化。所以作者在选择学术性原料时应十分审慎与巧妙,千方百计强化作品的文学彩与可读性,使之成为高超的、被广泛接受的文学品种,以扩大其艺术生命力。
3.报告文学的全球意识、人类意识应有所加强。报告文学诞生之初就是跨国文学,杰克?伦敦的《深渊中的人们》,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基希的《秘密的中国》,斯诺的《西行漫记》都是典型的跨国之作。报告文学者始终关注人类的文明进程,促进和加深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今天,人类已经成为“地球村”,人类共同面临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战争和环境污染是六十亿人类共同面对的强大敌人。科索沃的轰炸使世人清醒,“希特勒”是不用“克隆”就已存在的阴影。因此,报告文学家应具有更强的良知与责任,通过文学“报告”参与制止国际霸权主义和我们全球熵化两个恶魔,揭露帝国主义,沟通国家、民族的感情,让正义、和平、科学和进步成为全人类的心声。无国界的报告文学正在结束文学的浪漫时代,在网络化社会,更应该发挥报告文学的促进人类进步文明的效能和作用。
报告文学家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目击者、参与者,他们应以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思考、 4.
独到的见解、高超的艺术才能反映我们这个多彩速变的世界。他应将哲学家的思辨、诗人的激情,文学艺术家的才能融于一身,去参与影响社会的变革进程。面向21世纪,时代在走向雄阔光明,中国的报告文学也应以雄大之风令世界瞩目,走向更大的辉煌!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5:3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报告文学   文学   中国   人类   作品   报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