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选择题

阅读: 评论:0

第一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理论是一种(B)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金融的“杠杆理论”D.国际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
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A)
Λ.斯密B.李嘉图C.俄林D.魁奈
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的论证过程中,机会成本(D)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
5、本国生产1、2、3、4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C)
A.4、IB.3、2C.1、4D.2、3
6、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消费偏好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
7、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A)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8、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说明(D)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备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D.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大量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9、对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Λ.要素禀赋B.国民收入C.技术D.消费偏好
10、第一位系统阐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学家是(D)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A.俄林B.赫克歇尔C.凯恩斯D.李嘉图
11、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成功地解释了(D)
A.发生在除美国以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重要。
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网络新闻的特点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12、在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以下方面的差异(B)
A.技术B.要素禀赋C.规模经济D.差异产品
13、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有(B)
Λ.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
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D.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
14、(A)对要素禀赋论适用性的检验,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
A.里昂惕夫B.迈克道格尔C.鲍德温D.萨缪尔森
15、奥地利经济学家(D)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重新演绎了比较利益理论。
A.里昂惕夫B.林德C.鲍德温D.哈伯勒
16、个人或国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产品的生产而获得的额外利益一般称作(A)
A.专业化利益B.交换利益C.生产者利益D.消费者利益
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单个厂商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中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或平均成本的下降属于(B)
A.规模经济B.外部规模经济C.内部规模经济D.规模不经济
2、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D)
A.国际投资B.国际技术转让C.国际融资D.国际贸易
3、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B)A.雁形模式理论B.产品周期理论C.重叠需求理论D.要素禀赋理论
4、传统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是(B)关系。
Λ.替代B.互补C.先进与落后D.主仆
5、提出雁形模式的动态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B)
A.弗农B.赤松要C.小岛清D.俄林
6、根据国际贸易新理论,一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D)
A.生产要素优势B.技术优势C.资源优势D.规模经济优势
7、不属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
8、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该理论被称为(B)A.剩余物质出口理论B.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9、重叠需求理论主要用于解释(Λ)
A.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B.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10、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市场结构的类型(A)红旗渠杨贵恶魔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垄断竞争
11、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是(C)O
A.重叠需求B.特殊需求C.代表性需求D.非代表性需求
12、技术差距理论是由(A)
A.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B.美国经济学家弗农
C.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D.美国经济学家海默
13、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产在(B)
A.创新国B.发展中国家C.其他发达国家D.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
14、(A)理论被认为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化延伸。
A.产品生命周期B.重叠需求C.规模经济D.相互倾销
15、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
16、产业内贸易指数T为(B)表明出口与进口相等,此时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化。
A.T=OB.T=IC.0<T<1D.T>117、下列哪个行业最有可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D)
A.好莱坞的电影业B.加州硅谷的半导体产业
C.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城D.美国的大型农场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一般经济效应分析,商品进口会使该国福利(A)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周正孝
2、消费者剩余是(C)
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消费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
B.消费者通过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
C.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而获得的收益
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
3、生产者剩余是(C)
Λ.生产者为了商品的生产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
B.生产者者通过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
C.生产者销售商品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生产成本而获得的收益
D.生产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
4、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A)
A.受到进口商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作为整体的国家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5、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
A.大于该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B.小于该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等于该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D.不可度量
6、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会(C)
A.提高一国共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降低一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降低•国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D.提高一国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出口部门的出口行为会(B)
A.提高一国共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提高一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降低一国出口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D.提高一国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8、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进口部门的进口行为会(D)
Λ.降低一国共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提高一国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降低一国出口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D.降低一国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9、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A)
A.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特定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共有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进口产品密集使用的特定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D.进口产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资本增长快于其他要素的增长速度,那么由此导致的增长模式是(O
A.进口替代B.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C.出口扩张D.以上都不对
2、荷兰病的出现是由于当时发生了(A)
A.要素偏向进口增长B.要素偏向出口增长
C.要素中性增长D.以上都不对
3、贫困化增长的一个条件是(A)
A.国家的增长偏向出口产业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弹性
C.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倾向于出口商品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
4、生产要素偏向进口增长会(C)
人体气化
A.使出口部门的生产扩大B.使进口部门的生产缩小
C.使进口贸易规模下降D.使出口贸易规模扩大
5、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D)
A.要素比例学说B.产品周期理论C.悲惨的增长理论D.罗伯津斯基定理
玻璃微电极
6、罗伯特逊认为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A)
A.发动机B.侍女C.辅助力量D.主要动力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
8、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若下降,其出口量将增加,出口总收入(D)
A.不变B.增加C.下降D.不确定
9、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B)
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影响
第五章对外贸易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的对外贸易方针及原则集中体现在该国的(A)中。
A.总贸易政策B.服务贸易政策C.进出口商品政策D.国别对外贸易政策
2、保护贸易政策的根本特点是(D)
A.鼓励出口B.限制进口C.奖入限出A奖出限入
3、李斯特认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是(D)
A.畜牧业时期B.农工业时期C.农业时期D.农工商业时期
4、提出幼稚产业保护论的是(D)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4:4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世界之最
标签:要素   理论   生产   贸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