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

阅读: 评论:0

论《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文献综述
1. 引言 (Introduction)
本文献综述旨在为毕业论文《论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提供理论支撑。结合中外学者在嘉莉妹妹以及自然主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嘉莉妹妹与自然主义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为后继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许多学者对于《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或持批评态度或持赞赏态度,有许多评论文章发表,主要的参考文献除了著作本身外还参考了这些评论文章,在对各种相关文献和著作进行研读之后,归纳了各种论述和见解,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Literature Review
自然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吸收了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观点而发生演变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的实证主义主张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19世纪下半叶,遗传学成为自然科学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之
一。遗传学家吕斯卡的《自然遗传论》对遗传的作用进行了夸大,进而影响到自然主义文学创作。自然主义文学还受到医学上决定论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客观因果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克洛德·贝纳尔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羟丙基环糊精认为应该以实验方法来对抗片面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埃米尔·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在一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西奥多·德莱赛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自从 1900 年《嘉莉妹妹》出版以来,评论界对德莱塞及其作品的争议就一直没停止过。文学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文笔拙劣,形式粗俗,其内容更是对传统道德的挑战,也有人认为写得开诚坦白,直言不讳,充满生活激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符合当时文学发展的趋势。德莱赛就是这么一位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作家,他不怕被别人看做是一个从下层社会挤进文学界的野蛮人,仍然一如既往地通过一系列现实人物的故事去揭示美国社会的残酷现实,正是这种通俗.自然的写法,才使这部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流传后世,进入世界文学名著的宝库之中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由消费主义文化,享乐主义思想,女性主义,自然主义等多个角度到最新的城市空间观念和城市话语。但对男主人公赫斯渥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他从一个相对成功富有的上层人物沦为一个颓废沮丧的乞丐,不仅体现了美国的社会性悲剧,更体现出自然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在人性与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
下,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对德莱塞的研究走过了早期的传统历史传记批评,20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的文本分析细读法以及 80 年代的新的批评方法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批评和后结构主义批评。此外,90 年代出现了大批挖掘德莱塞作品原稿和关于他生平方面的研究专著,这些传记和专著构成了德莱塞研究的新高潮。  美国评论家认为,德莱塞忠于生活,大胆创新突破了美国文坛上传统思想禁锢,解放了美国小说,给美国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且把它跟福克纳、海明威并列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仅有的三大小说家。德莱塞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自从《嘉莉妹妹》问世以来,现在美国已经专门成立了美国文学研究会下的德莱塞研究会。西奥多·德莱赛对我国知识界和广大读者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远在30年代初,伟大的新文学运动先驱瞿秋白就撰文介绍德莱塞。德莱塞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成名作《嘉莉妹妹》和代表作《美国悲剧》,早已列为我国大学文科必读嘉莉妹妹》问世期,美国舆论对此书的评论可分为两大派。《先驱时报》和《内务报》等将德莱塞视为美国的左拉,认为《嘉莉妹妹》是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虽然这些评论也认为在嘉莉
妹妹和赫斯特伍德身上缺乏坚定的道德感,但它们总体上是肯定《嘉莉妹妹》的艺术地位的。在肯定德莱塞的批评家中最突出和最早的是门肯。他指出,德莱塞并不是弗兰克·诺里斯和左拉的追随者,因为他吸取了霍桑、欧文、赫伯特·斯潘塞等对他有用的思想,将“深刻的惊奇感引入文学”。对《嘉莉妹妹》持赞赏态度的还有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查尔斯·鲍德温、伯顿·拉斯科以及马西森等人。鲍德温认为德莱塞是美国最伟大最独特的小说家,在精神上和写作水平上都超过了英国小说家;拉斯科则为《嘉莉妹妹》中的非道德辩护,认为德莱塞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自由思想的倡导者;马西森将《嘉莉妹妹》视为德莱塞生活时代历史史实的记载。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曾满怀深情地说:“德莱塞于三十年前写作了他的处女作《嘉莉妹妹(英文版)》,而我在二十五年前就读到了它;它像一股自由、强劲的西风吹进闭塞、沉闷的美国,给我们滞塞的个人天地里带来了自马克·吐温和惠特曼以来的第一缕新鲜空气。” 
另一派以《生活》和《商务报》为代表的评论则在总体上对《嘉莉妹妹》持贬斥的态度。这一派的评论家认为《嘉莉妹妹》宣扬道德沦丧和败坏。它们使用了诸如“现实性太过了”、“使人沮丧的”或者“太一般了”等字眼。对德莱塞攻击得最厉害也最有影响的是斯图尔特·舍曼。在《西奥多·德莱塞先生的自然主义》一文中,他指责德莱塞没有真实地描写美
国社会和人,而是将人视为动物“有意忽略小说家的崇高职责——理解和表现人物的发展”。在批评德莱塞的同时,舍曼连整个自然主义文学也一起否定了。在他看来,“现实主义小说表现人的行为,而自然主义小说则表现动物行为”。阿尔弗莱德·卡津和查尔斯·夏皮罗合编的《气度不凡的西奥多·德莱塞》(1955)一书收集了许多批评文章,其中有门肯、特林、沃卡特等人的文章。这本书是当时较有价值的综合性论集。在英国批评界,《嘉莉妹妹》得到了较高评价。《每日邮报》认为它是美国人写的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捍卫者》指出,《嘉莉妹妹》“真实、敏锐、毫无偏见,它是美国历史上有史料价值的文件”。还有批评家认为,《嘉莉妹妹》“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观察准确,笔调富有同情心,充满抒情和戏剧力量”。空间天气
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对《嘉莉妹妹》的批评可谓汗牛充栋、连篇累牍。从方法论上看,这些早期批评大多属于传统历史传记式批评,将作家的作品和社会、生活等同起来。应该承认,这些批评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德莱塞和《嘉莉妹妹》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存在着局限性:过分强调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而忽视了作品的独立性以及它与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对《嘉莉妹妹》进行的文本分析是对传统批评的反拨,但文本分析所采取的细读法虽然弥补了传统批评的不足,却
又走向了另一极端:将文本视为脱离于历史和社会的“精制的瓮”。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德莱塞批评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批评方法,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批评和后结构主义批评。这些新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德莱塞及其作品的新视角,但同时,它们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它们在微观层面上尽管十分有意义,但在宏观上却表现出力不从心。天师钟馗之美丽传说
《嘉莉妹妹》一文中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不仅吸引了广大外国学者的关注,还引起了许多中国学者的兴趣,如柳鸣九和刘艳晖等也对文中的自然主义作了探讨,不过大部分中国学者对自然主义的研究并不如外国学者研究的透彻深入,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3. 总结
不可否认,《嘉莉妹妹》在自然主义学派乃至美国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对上述评论文章和原著的仔细研读后,对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有了更加深刻而透彻的理解,特别是左拉的理论对于探讨本文中的自然主义表现方式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即环境与遗传因素是怎样影响人的生活轨迹的。除此之外,还通过对中国柳鸣九与刘艳晖等所写的有关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的文章的借鉴与创新,对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嘉莉妹妹》一文中的自然主义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Conn, Peter. Literature in Americ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 Dreiser, Theodore. Sister Carrie. New York: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9.
变异系数cv
[3] Lingeman, Richard. Theodore Dreiser: An American Journey.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1993.
[4] 德莱塞. 嘉莉妹妹[M].西藏: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3.
[5] 胡荫桐, 刘树森. 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6] 柳鸣九. 自然主义[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7] 刘艳晖. 尼龙套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J]. 陕西教育,2007.
[8] 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9] 王承绪吴树奇.西奥多德莱赛和他的嘉莉妹妹[J]. 科技信息,2006.
[10] 徐文荟.成功之路:嘉莉妹妹的人物分析[J]. 海外英语,2010.
[11] 杨昭;陈香. 嘉莉妹妹——成功的女英雄[J]. 教育教学论坛,2011.
[12] 翟士钊. 美国文学选读[C].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4.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4:3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妹妹   批评   研究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