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
二、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三、家长教养方式对教育行为及子女成长的影响
四、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粗钢
一、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
•方式:指的是一贯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是一种倾向,一种风格.
•家长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二、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一)、家长教养方式不同的类型理论
•1、以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因素)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1)、以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美国学者西蒙兹(P.M.symonds)分类的。图:如
图:心理学家西蒙兹划分的父母教养方式
•(2)、以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如下图:
心理学家施耐弗划分的父母教养方式:
荒芜的花园
(3)、以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马丁与麦考伯的父母教养类型樱花舞教学
| 接纳 | 拒绝 |
要求与控制 | 民主权威型 | 绝对权威型 |
宽容 | 宽松溺爱型 | 忽视冷漠型 |
| | |
2、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鲍尔特温认为,由于家长的人格特点不同,家长在帮助子女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重大区别.他将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四类:
(1)、专制型.
paa
(2)、溺爱型
(3)、放任型
(4)、民主型
(1)、专制型.家长的道德责任感十分强烈,大有"恨铁不成钢"之心,但家长却不理睬子女的需要,常用命令和责难来强迫子女顺从自己的意志;
(2)、溺爱型.这是"情感型"人格家长的必然方式.父母不是从社会关系角度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而是把子女视为纯粹私人的财产,把子女教育视为个人的私事,用过分的生物本能的感情去满足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百依百顺;
(3)、放任型.即家长在对子女采用专制式的教育方法不走奏效后,滋生了"朽木不可雕"之类的失望情绪,常常缺乏耐心,讨厌子女,撒手不管;
(4)、民主型.父母能够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的信息,并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而家长则表现出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日本的森重敏根据母亲的不同性格,列出对幼儿个性形成有不同影响的四种育儿方式:
(1)、"细致的干预"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其性格一般带有阴郁性、易变性和神经质的倾向,往往过于沉湎于冥思、反省;
(2)、"垂直的亲爱型"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其阴郁性的倾向一般很少,其易受性和主观性的倾向(空想、敏感、不能客观地待人处世)也很少,而其适应性的倾向较强;
(3)、"情动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其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
(4)、"水平的亲和"型教养方式的母亲,.由于母亲对孩子的亲爱不是自上而下的"垂直型"关系,而是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处于平等地位的亲和关系,所以具有这种亲和态度的母亲是孩子最喜欢的不。 3、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权威父母
专制的父母
不负责任的父母
鲍姆令特专门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特点的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被试者是146名幼儿园儿童,她通过调查和访问,把儿童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有独立性、自信、知足、爱探索、能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
第二组儿童有中等程度的能力,有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说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
第三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有高度的依赖性,自我控制力比前两组儿童差,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的事情会退缩.
研究者又通过家访,与父母交谈,在特定设计的情景下观察父母与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方式.从四个方面评定三组儿童父母的教养行为:
(1)、控制-指父母为影响儿童行为所使用的各种方式,包括奖励和强化;
(2)、成熟的要求-要求儿童按照他们的智力水平、社会性水平和情绪水平来行动;
(3)、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如通过说理使儿童服从,征求孩子的意见等;
(4)、父母的教养-不只是爱儿童、同情儿童,还对儿童的成就表示高兴、赞许.
研究结果显示:
第一组儿童的父母在四个方面的成绩都很高.这累父母十分温和,对待儿童真心实意,亲子间有良好的互动.同时父母对孩子又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儿童有符合他们年龄的成熟行为.他们既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的合理要求.这种既高度控制,又积极鼓励儿童独立自主的方式是有权威父母的一种控制,这类父母可称为权威父母.
第二组儿童的父母在使用理性的控制方面要差一些,强制性多了一点,对孩子的慈爱、温暖少了些.有些滥用家长的权利,不鼓励儿童提出与父母不同的看法,这类父母可称为专制的父母.
第三组儿童的父母是随随便便的,他们对孩子没有要求,奖惩不明,不训练儿童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家庭管理也不好,这类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二)、家长教养方式的分类
综合以上各种家长教养方式的划分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互相合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
1、民主权威型
2、绝对权威型
3、娇惯溺爱型
4、忽视冷漠型
民主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给予中等程度的关爱和中等程度的限制或允许,对孩子保持温和的态度,能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沟通。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爱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形成个人特质。
•绝对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给予很少关爱且给予最大的限制。父母往往按照一套硬性的规范,
命令、要求、控制孩子的行为,强调权威,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和尊崇。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往往订立明确的规范标准,要求子女遵照执行,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全然不考虑孩子的意志,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态度极其粗暴,要求孩子服从家长权威。
•娇惯溺爱型的价值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很高,将感情、物质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对孩子给予较多的关爱,迁就孩子,但很少进行限制,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程度的容忍和接受,具有过度保护的倾向。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以孩子为中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出处袒护,事事包办。
•忽视冷漠型的家长对孩子给予很少的关爱并较少进行限制,具有放纵的意味。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对孩子缺乏关心,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态度,鲜有干预孩子的言行,无视孩子的情况和需要,与孩子的交流缺乏感情,对孩子的优点、缺点也都不予关注。
三、家长教养方式对教育行为及子女成长的影响
(一)、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二)、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三)、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子女发展的影响
•1、家长教育行为特点
临床营养师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在教育行为上注意给孩子创设理解、民主、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心理空间,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父母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自由与独立,接纳孩子的行为,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尝试。
•2、孩子的特点
•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自信、独立、爱探索、主动地解决问题、直爽、亲切、宽容、忍让、大方、能和同伴有好相处,在人格等方面均得到较
好的发展。
•(二)、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 1、家长教育行为特点
•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在教养行为上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要求过分严厉,过多限制,缺少宽容,奉行棍棒教养,孩子稍有不妥之处就严加惩罚。父母经常批评、责怪、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否定多余肯定,管教过于严厉,要求孩子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