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布鲁姆饰演铁匠出⾝的巴⾥安男爵
⿇风病⼈的⾯具——电影《天朝王国》影评
韦伯分布
韦谋
(1)简评
陈柳钦
中南工业大学
昨晚⼜重温了⼀遍电影《天朝王国》,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带来的震撼⼒度,以及引发⼈对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历史思考。看这部电影,朋友们⼀定要先看清楚电影总时长是多少分钟。原版是3个多⼩时的,确实可称为史诗⼤⽚,⽽国内上映的是阉割版,删掉了很多⼴电总局审核“不宜展⽰”的内容,时长竟然少了50分钟。这就让⼀些观众感觉内容间断,上下⽂⽆法连贯,甚⾄莫名其妙。
该电影的演员拥有爱德华.诺顿、连姆.尼森、奥兰多.布鲁姆等多位知名影星。令⼈可惜的是,连姆.尼森早早就死掉了,爱德华.诺顿在影⽚进⾏1个⼩时后才迟迟登场。但在实⼒⾯前,再少的戏份,也仍然被他们演绎得深⼊⼈⼼。
(2)鲍德温四世
可能有的影迷朋友和我⼀样,看完3个⼩时的电影了,奇怪地问出⼀声:“爱德华.诺顿在哪⾥?”确实,爱德华.诺顿饰演的是带着⾯具的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他从头到尾没有露过脸。⽽且,鲍德温四世戏份很少,但却⽆法掩饰他的光芒。 鲍德温四世13岁登位,16岁率领⼏百骑⼠击败过萨拉丁的两万⼠兵,24岁死于⿇风病。这位年轻有为的君王,却英年早逝。鲍德温四世器宇⾮凡、风度翩翩,哪怕是躺在病床上,也⽆法掩藏他的迷⼈⽓势。
有⼀幕,鲍德温四世想把国家托付给巴⾥安,巴⾥安婉⾔拒绝后,鲍德温四世轻声地说:“So be it.”没有强势,没有诱导,没有上级下属之间的严肃和紧张,就像两个朋友在聊天⼀样。此时,鲍德温四世遭受病魔的折磨,受到下级的拒绝,他依然没有失去他⼤度的胸怀。
有⽹友说,耶路撒冷成为鲍德温四世的陪葬品。这句话是有⼀定道理的。
(3)骑⼠精神
骑⼠给⼈的感觉是:战⽃⼒强、忠诚⽆⽐,甚⾄有⼀点固执。中世纪的国家强盛和稳定,有赖于骑⼠团对君王的⽆⽐忠诚和国君们对骑⼠的⽆⽐信任,⼆者保证了王权的稳固以及政令的执⾏⼒。所以,宣布效忠也是⾮常庄严的仪式。
连姆.尼森扮演的是忠于国王鲍德温四世的骑⼠⼽弗雷男爵,在⼽弗雷男爵去世后,私⽣⼦巴⾥安继承了⽗亲的封地伊贝林城,也继承了对君王的忠诚。
另外,骑⼠的上下级之间也保持了这种忠诚的效果。有⼀幕,⼽弗雷男爵的⼿下Hospitaler认出⼽弗雷的⼉⼦巴⾥安后,⽴刻说:“我忠于你的⽗亲⼽弗雷男爵,现在他去世了,所以我效忠于你!”
(4)英雄惜英雄
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疑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两位都是拥有统治⼀国的雄才⼤略,拥有率领万众兵卒攻城拔寨的军事能⼒,却⼀样地爱惜百姓、尊重敌⼈。
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曾率众在伊贝林城相见,军前会晤短短⼏句话,双⽅撤军⾛⼈。可见⼆⼈互相尊重,在治国治军⽅⾯有很⼤的默契。萨拉丁甚⾄派出⾃⼰的御医去为鲍德温四世看病,在他看来,鲍德温四世是⼀位值得尊重的敌⼿。这种“英雄惜英雄”的事迹,令⼈感慨万千。
有⼀幕,萨拉丁派兵攻击巴⾥安相守的耶路撒冷城,⼀顿抛⽯机攻击之后,耶路撒冷城内竟然毫⽆反应。军⼠不解,萨拉丁平静地回
答:“他们故意在等候时机。”可见,萨拉丁经验丰富,对敌⼈的各种战术了如指掌,他是⼀位成熟、合格的军事指挥官。五王醉归图卷
影⽚的最后,萨拉丁成功⼊主耶路撒冷,他⾛进空荡凌乱的皇宫,看见地上掉落着⼀个代表基督教势⼒的⼗字架。萨拉丁把它扶了起来,放好。这⼀细节也展⽰了萨拉丁对鲍德温四世、巴⾥安的崇敬和尊重。
(5)耶路撒冷的思考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诞⽣地,是⼀座宗教圣城。耶路撒冷由拜占庭帝国控制,后
来被中东的伊斯兰教势⼒夺取,⼗字军攻占耶路撒冷之后建⽴了耶路撒冷王国,伊斯兰教势⼒的萨拉丁想再次夺回耶路撒冷。本⽚故事发⽣在这个时期。
可以说,耶路撒冷⼏经易⼿,落⼊你争我夺、此消彼长的境地。根本没有办法说明耶路撒冷到底“应该”归属于谁。
在影⽚内容中,也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后,巴⾥安和萨拉丁达成协议,以不伤民众的条件和平让出了耶路撒冷。
患⿇风病的鲍德温五世
(6)毒药
据说国内上映的《天朝王国》,删掉了伊莎贝拉向⼉⼦鲍德温五世⽿⾥滴⼊毒液的剧情。可能是因为考虑到杀⼦的罪孽太过深重吧!然⽽,我觉得这正是故事发展的⼀个前因后果关系必须的。有⼉⼦鲍德温五世这个合法的王位继承⼈存在,伊莎贝拉的继任丈夫盖伊⼜如何获得王位的机会呢?
没有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下⽂的剧情⽆疑就是莫名其妙了。
女子诞下18公斤巨婴诚然,被迫杀⼦,这件事情确实让我⼼⾥难以接受,也是伊莎贝拉作为⼀位母亲⽆法作出的抉择。伊莎贝拉在⽚中⽆疑是⼀位深爱孩⼦的合格母亲,但正是在这种“逐渐死亡”的愈加痛苦的后果之下,伊莎贝拉选择了让⼉⼦平静地离开。
(7)⼩配⾓深⼊⼈⼼
本影⽚中,⼏个⼩⼈物的形象也深⼊⼈⼼,令⼈印象深刻。
巴⾥安的笑脸⼿下Hospitaler,最后死于盖伊发动的战争中。镜头⼀闪,在死⼫中看到了这张熟悉的⾯孔。
国际篮球规则巴⾥安的⼿下⼤光头Bishop,是第⼀个质问、认可巴⾥安男爵的⼈。临战,巴⾥安对他说:“如果我战死,伊贝林城就是你的封地。”光头也不反驳,直接说:“但是它是⼀块很贫瘠的⼟地啊!”
萨拉丁的⼿下,虽与巴⾥安互为敌⼈,互相放过对⽅⼀次性命。
主教的仆⼈和“掘墓师傅”,也留下深刻印象。
萨拉丁进攻耶路撒冷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