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学》教学大纲

阅读: 评论:0

物流经济学》教学大纲
(Logistics Economics、)
一、前  言
1、 课程概述
物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物流系统内,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等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物流经济学也研究微观物流活动的经济问题,为企业微观物流活动的科学化、合理化、最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物流经济学一门综合性与交叉性的应用经济学,其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和对象有国民经济增长与物流的关系,物流市场需求与供给,物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物流模式的优化与选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化等物流化运作的经济学和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和资源配置问题,物流业业态发展趋势,物流整合和体制等。
2、课程性质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将物流经济学融入到经济学的体系来进行物流经济学的剖析,全书从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物流市场特征出发,分析了物流生产组织、要素、资本、物流国家垄断、物流成本等经济学特征
欧洲药典3、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共有2学分、32学时。
4、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物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会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物流市场的供需关系、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评价物流运作绩效,合理选择和配置物流资源。培养学生做到自觉运用物流经济学的知识去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经济学问题,做好经营决策,从而取得好的物流经济效果的能力。
5、使用对象
本教材既适合于高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或方向的本科生教学用书。
6、先修课程要求
要求先修的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等专业课程。
二、讲授大纲
第一章  物流经济学概论
(一)本章概述
物流活动经历了早期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的成长阶段、物流经济活动的扩展阶段和物流经济活动的成熟4个演化阶段。美国、欧洲物流的发展较早,我过物流的发展比较晚。现在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等13个趋势。物流的效用增值体现在时间效用、空间效用、形质效用、品种效用、批量效用、信息效用和风险效用。物
流的经济价值包括:市场经济价值、国民经济价值、区域经济价值、企业经济价值和顾客经济价值。物流经济学是研究物流领域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的经济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熟悉物流概念的演变、了解物流活动的演化、理解物流的经济价值、掌握和理解物流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特点。
莫氏变径套(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和启发教学为主,教师以讲授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1、物流概念的演变
2、物流活动的演变明星网
3、各国物流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物流的效用增值和经济价值
1、物流的效用增值
2、物流的经济价值
第三节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意义
1、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物流经济学的特点
3、物流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五)重点
物流的经济价值,物流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六)难点
物流的经济价值
(七)思考题
1、物流的经济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
2、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二章  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本章概述
物理空间价值是在物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物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价值。物流的空间价值是物实现空间转换前后给供给方带来的收益差额,它直接来源于实现物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相关收益大于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的部分。在投资决策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很多专门分析和评价备选方案的方法,按照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折现的现金流量法与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二)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的时间价值及空间价值,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机价值、时间协调价值,熟悉回收期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掌握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变异系数法、决策树法。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和启发教学为主,教师以讲授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1、物流的空间价值
2、物流的时间价值
第二节  物流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1、净现值法
2、现值指数法
3、内部收益率法
4、回收期法
第三节  物流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1、差量分析法
2、贡献毛益分析法
3、本量利分析法
4、物流风险决策分析方法
(五)重点
回收期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变异系数法、决策树法。
(六)难点
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变异系数法、决策树法。
(七)思考题
1、什么是物流空间价值?试举例说明如何实现物流空间价值?
2、什么是物流时间价值?试举例说明它的具体形式?
3、试阐述投资决策中的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计算步骤?
第三章  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一)本章概述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
、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存货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物流供给是与物流需求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资源货能力,也就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物流供给和物流需求是构成物流市场的两个基本要素,研究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平衡发展,是实现物流资源合理配置,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出发点。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物流供给对物流需求有着制约和刺激的作用,同样物流需求对物流供给也有着制约和刺激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掌握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掌握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物流供给分析的内容,熟悉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的指标,理解物流服务供给与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互动关系,了解物流供给价格弹性与物流需求价格弹性。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和启发教学为主,教师以讲授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需求
1、物流需求及其特征
2、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3、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4、物流市场需求分析指标
第二节  物流供给
1、物流供给及其特性
2、物流供给的影响因素
3、物流供给分析
第三节  物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1、物流需求的弹性分析
2、物流供给的弹性分析
3、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分析
(五)重点
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物流供给分析的内容,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的指标。
(六)难点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的指标的界定。
(七)思考题
1、何为物流需求?有那些特点?那些因素影响需求?
2、从分析内容上看,物流需求分析应包括那些内容?
3、度量物流市场需求的指标体系包括那些?
4、何谓物流供给?有那些特点?那些因素影响供给?
5、物流供给分析应包括那些内容?
6、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什么?
第四章  物流服务与物流效率
(一)本章概述
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服务具有不可分性、即时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波动性、可替代性等特点。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包装服务、装卸搬运服务、流通加工服务、配送服务和信息服务。
一般而言,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或劳动的效果与劳动量的比率。由此,我们把物流效率定义为物流投入与产出之比。物流效率可以通过相应指标来评价。随着社会的
发展,顾客所需要的服务有两个新特点:一是所需服务会随时间改变,二是需要一些基础服务之上的各种延伸服务,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动态服务和物流增值服务应运而生。
(二)教学目标
掌握物流服务的内涵,熟悉物流服务的内容,理解物流效率的含义,理解物流服务和物流效率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和启发教学为主,教师以讲授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服务的概念和内容
1、物流服务的内涵
2、物流服务的特点
3、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
4、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杨善林 院士
第二节  物流效率的概念与内容
1、物流效率的内涵三体船
2、物流效率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服务与物流效率之间的关系
1、服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2、动态的物流服务观念
3、物流增值服务
(五)重点
物流效率、物流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难点
物流服务与物流效率之间的关系。
(七)思考题
1、如何理解物流服务的含义?
2、物流效率的概念是什么?那些方法可以提高物流效率?
3、如何理解物流服务和物流效率之间的关系?
4、物流服务和企业竞争力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  采购经济分析
  (一)本章概述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2:1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物流   服务   价值   经济学   需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