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的方法

阅读: 评论:0

五种赋权法及其比较
                                                                                  摘要:本文介绍了五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及其比较。权重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体系,合理地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估的关键,权重的构成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科学性。为了更好地选择确定权重的方法,我们给出了几种方法的详细计算过程,以便进行精确对比。
                                                                            关键词:权重 统计平均法  变异系数法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排序法
一、 权重的概念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每个人员的性质和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工作的重点也肯定是不能一样的。因此,相对工作所进行的
业绩考评必须对不同内容对目标贡献的重要程度做出估计,即权重的确定。
二 、3种主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 统计平均法
统计平均数法(Statistical average method)是根据所选择的各位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所赋予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分别求其算术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数作为各项指标的权重。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专家。一般选择本行业或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公平公正道德高尚的专家;
第二步,专家初评。将待定权数的指标提交给各位专家,并请专家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独立的给出各项指标的权数值;
第三步,回收专家意见。将各位专家的数据收回,并计算各项指标的权数均值和标准差;
第四步,分别计算各项指标权重的平均数。
如果第一轮的专家意见比较集中,并且均值的离差在控制的范围之内,即可以用均值确定指标权数。如果第一轮专家的意见比较分散,可以把第一轮的计算结果反馈给专家,并请他们重新给出自己的意见,直至各项指标的权重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即达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才能将各项指标的权数的均值作为相应指标的权数。
()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此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为了消除各项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14—1)
式中:是第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是第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项指标的平均数。
各项指标的权重为:
                                    (14—2)
例如,英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了在综合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程度时,其各项指标的权重的确定方法就是采用的变异系数法。
【例】试利用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时的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权重。数据资料是选取某一年的数据,包括中国在内的中等收入水平以上的近40个国家的10项指标作为评价现代化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这些国家的变异系数,反映出各个国家在这些指标上的差距,并作为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依据。其标准差、平均数数据及其计算出的变异系数等见表14-3。
14-3      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人均GNP
(美元)
农业占GDP的比重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非农业劳动力比重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平均预期寿命
()
成人识字率
(%)
大学生占适龄人口比重
%
每千人拥有医生
()
平均数
11938.4
9.352
54.86
0.826
69.792
0.7214
72.632
93.34
36.556
2.446
标准差
7966.27
7.316
12.94
0.170
19.339
0.8319
5.375
9.050
20.477
贵州省公路局局长
1.314
变异
系数
0.667
0.782
0.236
0.206
0.277
1.153
0.074
0.097
0.560
0.537
4.590
权重
0.145
0.170
0.051
0.045
0.060
0.251
0.016
0.021
0.122
0.117
王宽诚1.000
计算过程如下:
(1)先根据各个国家的指标数据,分别计算这些国家每个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根据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
即:这些国家人均GNP的变异系数为:
农业占GDP比重的变异系数:
其他类推。
(3)将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加总:
(4)计算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这10个指标的权重:
人均GNP的权重:
农业占GDP比重的权重:
其他指标的权重都以此类推。计算的结果见表14-3所示。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构权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写为AHP),是将复杂的评价对象排列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的整体,然后在各个评价项目之间进行两两的比较、判断,计算各个评价项目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即权重。AHP 构权法又分为单准则构权法和多准则构权法,在此介绍单准则构权法及具体步骤。
1.确定指标的量化标准。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个构造合理且一致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合理性受到标度的合理性的影响。所谓标度是指评价者对各个评价指标(或者项目)重要性等级差异的量化概念。确定指标重要性的量化标准常用的方法有:比例标度法和指数标度法。比例标度法是以对事物质的差别的评判标准为基础,一般以5种判别等级表示事物质的差别。当评价分析需要更高的精确度时,可以使用9种判别等级来评价,见表14-4。
14-4  比例标度值体系别(重要性分数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取值含义
1~9标度
5/5~9/1标度
9/9~9/1标度
同等重要
1
1    (5/5=)
1    (9/9=)
较为重要
3
1.5  (6/4=)
1.286  (9/7=)
更为重要
5
2.33  (7/3=)
1.8    (9/5=)
强烈重要
7
4    (8/2=)
3    (9/3=)
I极端重要
竹子化石9
9    (9/1=)
9    (9/1=)
介于上述相邻两级之间重要程度的比较
2468
  1.222  (5.5/4.5=)
1.875  (6.5/3.5=)
3      (7.5/2.5=)
5.67  (8.5/1.5=)
1.125  (9/8=)
1.5    (9/6=)
2.25  (9/4=)
4.5  (9/2=)
比较
上述各数的倒数
上述各数的倒数
上述各数的倒数
2.确定初始权数。
初始权数的确定常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是先组织专家,请各位专家给出自己的判断数据,再综合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初始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分析研究的目的、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初步确定的指标重要性的量化标准发给各位专家,请专家们根据上述的比例标度值表所提供的等级重要性系数,独立地对各个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权重。
第二步,根据专家给出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各个指标权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第三步,将所得出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资料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请各位专家再次提出修改意见或者更改指标权重数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权重系数。
第四步,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各个专家对各个评价项目所确定的权数趋于一致、或者专家们对自己的意见不再有修改为止,把这个最后的结果就作为初始的权数。
3.对初始权数进行处理。
第一步,建立判断矩阵。通过专家对评价指标的评价,进行两两比较,其初始权数形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第行和第列的元素表示指标比较后所得的标度系数。
第二步,计算判断矩阵中的每一行各标度数据的几何平均数,记作
第三步,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是利用公式计算,依据计算结果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4.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指需要确定权重的指标较多时,矩阵内的初始权数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对于阶数较高的判断矩阵,难以直接判断其一致性,这时就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例】现有3个评价指标,其判断矩阵A见表14-5所示,试确定这3个指标的权数。
14-5  3个指标的判断矩阵A
千疮百孔的心
指标
1
6/4
4
4/6
1
1/5
1/4
5
1
解:根据表14-5中的数据计算
进行归一化处理:
求出这3个指标各自的权重: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看出:初步确定这3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533 6、0.15和0.316 3。全部指标的权重之和等于1或100%。
三、其他确定权重方法的介绍
1. 德尔菲法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2:0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指标   评价   权重   专家   确定   计算   权数   判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