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品牌个性看媒介品牌的塑造作者:孙亚靖神经节苷脂钠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4期 【摘 03年高考作文要】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大众传媒以及各类新媒体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媒介品牌个性的塑造一直以来也深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产品品牌个性入手,深入思考它与媒介品牌个性的异同,以期使媒介品牌个性的塑造愈加成熟。
【关键词】媒介 品牌个性 品牌塑造
菲比 凯茨 一、品牌个性的来源
天和众邦 对于品牌个性的来源,从战略上来讲要探寻“品牌”这一观念的发展演变之路。从产品及营销观念的变革来看,有关产品的理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变化。最早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生产观念。流通于市场上的产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消费者才能购买什么产品。这种营销模式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之道便是生产能力,对其他
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到了六七十年代,市场上商品的同质化趋势愈加明显,许多商品之间很难出本质的差异。因此只依靠生产能力便难以取胜,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形象和差异化营销,“品牌形象”这一观念应运而生。品牌形象由苏格兰裔美国人大卫·奥格威最早提出。在奥格威看来,“每一个品牌都是一个产品,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品牌”共产主义原理。“品牌形象在广告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引起了一场广告观念的变革。①因此,在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初这几十年来,品牌对企业的所起的作用愈加显现。
从微观策略角度来讲,品牌个性的来源取决于对产品的塑造,大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考虑:一是产品自身的表现。举个例子来说,因特尔CPU技术的不断更新,增强了大众对产品质量的信任,从根本上使品牌的根基更为牢固。二是品牌使用者的选定。不同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消费体。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摩托罗拉,专门把成功的商务人士作为其产品的使用者。有了特定人的圈定,企业对产品品牌个性的把握才能更加明确。三是品牌代言人的选择。这一点也不可忽略,因为代言人的气质与形象常常最能引起消费者的联想以及对产品的理解。代言人选择得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命运。事实上,这三方面的品牌策略也恰恰是产品打入市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