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校长的赌注》的离散主题分析

阅读: 评论:0

软弱下卧层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
——《校长的赌注》的离散主题分析
三大改造刘颖      中国传媒大学
摘  要:加拿大华裔作家林浩聪在其小说《校长的赌注》中讲述了一个离开故土的华裔商人陈培绍,在战乱的越南经历生死离别的故事。本文试图采用离散理论观点,从地理空间、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三方面解读作品主人公陈的离散经历,透视多重社会文化对这些流寓民的吸引、排斥与侵蚀,籍以揭示作品所表现出的流散主题。
关键词:华裔;离散理论;流散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110-02
在现当代加拿大文学界,1974年出生的华裔作家林浩聪(Vincent Lam)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祖
籍广东,祖辈为越南籍华侨,幼时随父母迁居加拿大。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后他成为一位急诊医生,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2006年,林凭借处女作《停止呼吸》一举摘得加拿大重量级文学奖——吉勒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2012年,他创作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校长的赌注》(The Headmaster’s Wager),随后于2013年入围卡内基优秀小说奖、IMPAC都柏林文学奖和英联邦图书奖,受到加拿大乃至国际文坛的一致好评。
受到自己家庭移民经历的影响,林的作品经常呈现出离散主题,将作品人物的被边缘化和孤独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人物身为边缘人的苦恼。在《校长的赌注》中,有关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迁徙他乡的家族经历是作者创作的基点,支撑了小说所反映出的离散主题。该小说重现并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集体记忆,如“抗日战争的苍夷”、“越战的残酷”等。小说的发生地设定在越南,而越南战争这个大背景贯穿了整部小说。它讲述了精明能干的汕头人陈培绍逃离战火纷飞的祖国来到越南投奔父亲,为了集聚财富、保护家园,不遗余力地与越南各方势力周旋,其间经历了生死别离的故事。因此,陈等主人公是飘零在异乡文化中的“浪子”,是离散族裔的代表。理性与感性作品音乐会
一、“离散”的内涵
“离散”(diaspora)源于希腊动词“diaspeiren”。约公元前250年,希腊翻译家在《圣经•旧约》中使用 “diaspeiren”特指接受惩罚而遭上帝驱赶的人。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程度的提高和后现代意识的增强,该
词的涵义也逐渐从宗教扩大到了社会文化层面。1931年,犹太裔历史学家西蒙•杜布诺夫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把“离散”定义为“一个民族或民族中的部分体与自己的国土相分离,分散至其他民族中,却保持着自身的民族文化”[1]。随后威廉姆•桑弗朗将“离散”定义为:居住在家国以外的体,并把该体的范围缩小至移居国外的少数体。他把“离散”特征总结为:1从故乡散落至异地;2保有对故乡的记忆;3对居住国持有疏远感与陌生感;4视祖籍地为最后归宿;5试图维系及重建家园;6将与祖国的联系视为体意识与体凝聚力的根基[2]。芮成钢领导者
基于桑弗朗提出的这六大特征,一些学者进一步归纳了离散体的三大特征,获得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这三大特征分别为:(1)“离散”涉及到了两个或多个地方(2)离散者不仅有实体的“故土”,还有精神想象层面上的“故土”。无论与故土的联系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它都为形成离散民的认同感奠定了基础。(3)离散民具有主体意识,离散体是族裔体的一部分。
本文试图结合离散理论观点,从地理空间、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三方面解读作品主人公陈培绍的离散经历,透视多重社会文化对流寓民的吸引、排斥与侵蚀,籍以揭示作品所表现出的流散主题。
二、流寓民的空间流动
离散民从原居住地移居到各地,因此离散首先具有地理空间层面上的意义。波西瓦尔中文名字叫陈培绍(下文简称陈),出生于广东汕头。20世纪30年代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陈的父亲陈凯不得不抛
公众舆论妻别子,前往越南从事大米生意。陈凯在越南逐渐积累了大量财富,却没有践行他对儿子的诺言:发财了就回家[3]。相反,他在越南西贡购买了一所米行,并娶了位安南太太(中国对越南的旧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的母亲病逝,他不得不投靠父亲。受安南太太的唆使,陈被父亲安排到香港学习。
在香港,陈爱上了家境殷实、娇生惯养的西莉亚。随着香港的沦陷,西莉亚母亲的航运生意日渐衰败。于是,迫于母亲的压力,西莉亚与陈结为夫妻,与他一起从满目疮夷的香港逃到越南与父亲团聚。在堤岸,陈与汕头老乡马克结拜为兄弟,抗日战争结束后,陈培绍在马克的建议下将米行改建成“波西瓦尔•陈英文学院”。在此期间,陈曾多次萌生回国的念头,但由于新婚妻子的反对,这种想法没有实现。而后,妻子怀孕、儿子岱杰降生、学校越做越大,陈回国的想法也就搁置了下来。随后在越南充军、祖国中幸存下来的儿子最后没能逃过死神的魔爪,在越共进驻堤岸的巷战中深陷车中,被活活烧死。陈的祖屋被越共充公,他的法越混血情人杰奎琳也自杀身亡,临死前把她和岱杰的儿子靓仔托付给了陈。一无所有的陈为了保护长着一副混血外貌的孙子,不得不再次逃离,混在难民中辗转离开越南逃往美国。
拍拍烧
三、流寓民的文化传承
空间的位移使流寓民生活在两种甚至多种文化的夹缝
110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1:1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离散   越南   群体   作品   文化   儿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