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面对面的面谈来筛选适当的成员是很重要的,让双方有机会了解是否合适参加此团体。从领导者的立场而言,有几个问题需要在此得到了解: lf398此人为何想参加此团体?想获得什么?
此人的自我概念如何?对自我的了解情形怎么样?
此人是否了解团体的目的与性质?对团体的认识如何?
此人的特质如何?表达能力如何?适合团体方式的学习或者辅导吗?
团体是否能帮助他达成目标?
此人参加的意愿及可能性如何?
以想参加者的立场而言,也有几个问题需要了解,以决定此团体是否合适自己参加:
团体究竟是什么?在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会造成伤害吗?
我能从中得到什么?会有帮助吗?
我在团体中要做什么?该如何做?
这两方面的问题均可利用面谈的机会加以了解、澄清,作为参加与否的参考。当然这些问题不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太呆板、严肃了,而以较自然的方式进行。
当参加者进入时,面谈人员(或者领导者)亲切地表示欢迎,“欢迎你有兴趣参加这个团体”来开始,以缓和紧张的心情,接着给参加这几十秒钟思考一下,请其做简要的自我介绍(尤其是个性、优、缺点、好恶、自我期许……等),了解其自我概念及特质如何,自我概念过度负向或对自己毫无所知,或过度内向的性格,恐怕不是很适合参加团体(除非此团体以此种人为对象);另外可以借此了解其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很差者或极度没有信心者这也不很适合。然后询问其为何想来参加,期待为何?此时领导者宜引导其具体诉说,而不是“我想成长”,“我想对自己多了解”,而是“什么促使你想成长或更多自我了解”,及“希望在哪方面成长到什么情况,或想多了解自己什么、以达到什么目的”。领导者也适时的将预定的目标与之沟通,并衡量其期望与团体目标是否能整合达成,也可作为领导者设计团体之参考。接着了解其对团体的认识如何?鼓励其说出其担心及疑惑,此时领导者或面谈人员协助其澄清对团体的正确认识,让其了解团体的性质、进行方式、过程进展、可能的功效、成员参与的态度、如何分享、如何互助、可能冒的险、领导者的功能……等。如此双向沟通能使领导者更了解参加
者的心理状况及担忧,也能使参加者对团体有正确了解及预做心理准备,或做为彼此考虑是否适合参加的参考。并了解团体时间是否能够配合,能准时参加否?最后了解其参加意愿如何?经过上诉双方的沟通了解,参加者对该团体有了相当认识,领导者或面谈员可请其综合思考,决定自己参加的意愿如何,有些人之前对团体抱着不正确的想法,经此沟通、澄清后,可能认为与自己期望不符,或无法适应团体的方式,或时间无法配合等,而打消参加的意图;当然也有人因此而更提高了参加的意愿。领导者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其意愿为何那么高或低,再次确定是否对团体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必要的恐慌,可再澄清、处理。
由此筛选面谈过程,领导者或面谈员能够了解哪些成员期望与团体能结合、对团体有较正确的认
识、接受团体的程度如何,以决定参加者是否适合参加此团体,是否能从中获益,也是否能对团体有正向助益;同时参加者也借此评估自己的适合程度,决定参加与否。因此筛选面谈时双方的,双方都有权利决定是否参加。
除了在团体正式开始前利用面谈来筛选外,有些领导者会把团体正式的第一次聚会当作另一次的筛选。第一次团体聚会会谈论团体目标,也让成员知道如何运用团体时间、彼此认识、制定团体规范,及讨论可能在团体内要谈论的课题……有些成员出席了第一次聚会,第二次就不来了,这其中有几种可能的理由,例如他们不喜欢带领者或者某些成员、发现团体与自己与其不同、或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自己的私事、不习惯在多人面前表达……,虽然这其中有部分在筛选面谈时已经够通过,但实际在团体中的体会不同于面谈的了解,因此可以鼓励参加者在第一次团体后再作一次决定。
如果参加面谈者人数很多,有时二、三人彼此认识又同时报名,可以一起面谈,例如生涯规划团体、学习如何做决定的团体,可如此做;如是私密性较高或偏情感取向之团体则较不宜,人才一对一方式较佳。
科萨诺维奇参加面谈者太多时,有时无法面谈后立刻告知参加者是否能被邀参加,则需于面谈工作全部结束后,作比较选出最适合者,通知其参加,同时告知其参加团体注意事项,如准时、如何穿着、该准备什么,或做什么……让成员能有心理准备,如此有助于团体进行。
如事前或之后有任何有关成员的资料(包括个人资料表、或心理测验、问卷及面谈记录表)均可能提供领导者实现阅读了解,也有助于领导者领导或操作团体或处理团体现象。
至于不适合参加者,面谈人员可以提供对其有益的其他资料,如寻求个别咨询或心理。或参加其他更适合的团体、训练、或阅读等;另有一些可能是因报名者过多无法参加者,也可提供其他资料给他运用,或告知保留其有优先参加下次团体的机会。
组长开场的其他方式
关于团体领导者如何开始一个团体,雅各布斯建议有以下七种方式:
1,先对团体的目的及性质做开场白后,进行团体成员相互初步认识活动,此模式最常用于心理教育及任务或工作团体,有时也适合用于性团体。
2,团体领导者以一两分钟做简要说明后,即开始作相互介绍的练习,希望团体成员一开始就能投入,彼此分享。如:今天的心情,姓名简介,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及原因等。
3,一个详细的指导说明,并将有关此次团体事宜说得十分清楚,接着就进入团体的内容,通常用于工作取向的团体,以协助成员进入工作状态。
4,开始时简短介绍团体的性质,进一步说明团体的内容,较适合于任务/工作团体,与第一次聚会时,互相交换建议,并清楚团体的目标及认识成员。
5,开始时,先简短地团体介绍,进而把团体分成两组,讨论团体的目标,再回到大团体分享及讨论,分组可以增加成员讨论的机会。
6,先对团体做简单介绍,进而让成员完成“语句完成形式问卷”。此问卷的目的在引导团体成员把焦点专注于团体的目标,此方法适用于工作或任务导向的团体、心理教育性及咨询的团体。
7,先进性一个介绍性练习,而练习的项目中最后一项是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最大的期
盼,此方式不仅帮助团体成员介绍自己,并将焦点投入团体的目标。
根据科里(1992)的意见,在团体开始的介绍中,领导者可以按下列方式介入:
“在我们这个团体里,不知道各位最希望学到什么?愿意以怎样的态度来参加这个团体。”(澄清成员对团体的期望,引导成员积极参与)
“我们或许可以把每一个人怎样知道这个团体的动机及期望谈谈看看?”(澄清团体成员参与动机及期望)
“每一个人对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什么?或许每一个人可以轮流分享,此外,也可以谈谈你希望团体是怎么样子,或者你有什么担心”(澄清成员对团体的期望)
“不知道我们团体成员中,有没有彼此相互认识?如果有,您会担心些什么?”(澄清团体成员的关系)
“不知道各位过去是否参加过类似的团体?您的经验如何?对这次团体您的期望如何?”(澄清过去团体经验及此次团体的期望)
“您愿意参加此次团体吗?如果是,您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不是自愿参加的,又为何被送来?目前的感觉怎样?”(澄清自愿及非自愿参加者的动机及感受)资料来源:《团体心理咨询》,樊富珉
资源中心2——课内活动列表
最佳拍档
首先,将彩彩纸剪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让组员随机抽取裁好的彩纸。然后,成员必须在团体内到与自己同且形状相匹配的另一半。到后,将彩纸组合起来贴在硬纸板上,并在彩纸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两个人自由交谈5分钟,互相认识。最后,全体组员围圆圈坐下,每一对轮流向大家介绍对方,使团体中每个人都能相识。 井中人生
首先,发给每个组员如下一张纸,上面有他需要完成的各个条目。请组员先浏览一遍,之后,组长宣布开始,组员要立刻行动起来,完成每个方格里的任务,并请对方在相应的方格里签下自己的姓名。看哪个组员可以最先完成所有的签名。
信任圈
丁酮中毒
首先,请组员围成圈,邀请一位组员站到圈中。其他组员手挽手形成保护圈。圈内的组员闭上眼睛,双手抱在身前。然后双脚不动,感觉身体想往哪边倒就往哪边倒,周围的人给予其保护,不能让圈内的人摔倒。他倒向哪里,哪边的成员就要接住他将他推回中间的位置。如此倒下接住,倒下接住,中
间的人由紧张,逐渐到放松,最终可以体验到信任的感觉。
同舟共济
活动开始时,组长将一张大纸铺在地上,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现在需要团体成员共同站在一条船上,一个也不能少,大家必须同生死共命运。随后,让成员想办法,使全体成员同时登上船。行动之前,团体成员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当任务成功完成后,领导者可以要求将面积减半,继续实验。完成后,可以继续将面积减半。每一次提高难度,都是站稳并坚持10秒后,方可算顺利过关。
对对碰
两人结成一组,互相自我介绍,然后四个人结成一组,每人介绍自己的新朋友。之后四个人在一起自由交谈几分钟。
滚雪球
首先,每人先想一句介绍自己的话,包含姓名、来自哪里、性格特点以及爱好。比如,第一个人说“我是来自河北的、性格比较内向的、喜欢读书的周蕾”,那么第二个人就说“我是来自河北的、性格比较内向的、喜欢读书的周蕾-----旁边的来自湖南的、性格比较矛盾的、喜欢打篮球的李为佳”,第三个人
需要说“我是来自河北的、性格比较内向的、喜欢读书的周蕾-----旁边的来自湖南的、性格比较矛盾的、喜欢打篮球的李为佳----旁边的来自河南的、性格比较善良的、喜欢养小动物的贾晓燕”。以此类推。全组人都需要几种注意力,相互提醒,在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记住他人的信息。
盲人走路(信任之旅)
团体成员两人结成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镜,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者的搀扶下,沿着组长指定的路线(路线一定要安全,另外最好不是坦途,而是包含上楼,下楼,拐弯、室内、室外),带领“盲人”绕室内外练习。其间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练习结束后,两人坐下交流当“盲人”的感觉和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交流。然后互换角,再来一遍,再相互交流。交流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办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信任跌倒
领导者邀请成员两两组成一组。一个人倒,一个人接。当领导者喊“倒”的时候,倒的人身体垂直向后倒,倒时脚跟要并拢,直直倒下。倒的人倒一半时,接的人要将其平稳的接住。然后互换角,做完后在团体内进行讨论赣南日报电子版
小小动物园
组长将纸和笔发给每一个成员,然后要求成员思考如果用一种动物代表自己,会选择哪种动物。思考一会儿,在卡片上写上动物的名字。等所有成员都写完后,同时出牌。先请成员看看这个小小动物园中都有哪些动物,有哪些与自己类似的,哪些不同,你在这个动物园中的感受如何。然后每个成员轮流介绍自为什么会用这个动物代表自己。当成员介绍自己时,其他人可以有不同的回应,以促使当事人进一步思考。该练习可以带出成员的许多生活体验,组长可根据团体的情况决定组员分享的深入度。
突围闯关
突围时,有一位成员主动站在团体中间,作为突围者,其他成员用手臂结形成包围圈。突围者可以采用钻、跳、推、绕、拉、诱骗等方式,力求从圈子中突围出来。而包围圈的人尽力不让他出来。坚持一段时间,突围者不能成功时可以宣称放弃。换另外的成员去体验,如果突围成功就结束。然后成员分享突围活动的感受。
闯关时,一位成员站在圈外,作为闯关者,力图设法打入圈内,可以用推拉、钻、跳、绕、甜言蜜语等方法;全体成员围圈面向外,彼此紧钩手臂,竭力排拒,不理睬闯关者。直到闯关成功,或者放弃。然后换人尝试。可以讨论:活动中你是否感觉到团体的重要;你们或你是怎样阻止成功的;被拒
在圈外是什么感受;如何理解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团体在合作中有些什么问题,怎样改进;活动对你的生活有那些启发等问题。
组歌比武
将组员分组,请组员根据本小组的特征,有针对性的给小组命名。然后寻大家熟悉的歌曲,保留曲子,自己填词,然后排练。准备完毕,各组展示。通过团体内的充分互动,达到增强团体凝聚力的作用。
心意卡
播放轻柔的音乐,组长给每个成员发若干心形纸卡(根据组员人数)。请每一个人为团体内的其他人写一段祝福的话或建议。等所有的人都写完后。组长宣布“开始送礼物”,所有的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将自己的心意卡送出,同时每个人都会收到其他人的心意卡。大家都拿到心意卡后,可以给团体成员一段时间,让大家仔细阅读,之后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真情告白
每人背后别上一张白纸,请小组内其他成员每人写一句祝福的话或建议。写完后,坐下想一想成员会给自己写些什么,期待他们写什么。然后拿下仔细看。分享读后的感想,感谢成员的真诚。
化装舞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布置可以跳舞的场地,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化妆品,请组员自带道具。事前,指导者通知大家将举行舞会,请每位成员先思考团体对他的影响,然后以化妆的方式表现出来。练习开始时,先放轻松的音乐,每个成员化妆。然后与他人互相握手,自由交谈。接着每个成员轮流到中央,听取其他成员对他打扮的印象和感觉,然后自己介绍为什么这样打扮,含义是什么。每个成员轮流到中央接受大家的评价。全部评价和介绍结束时,可以参考他人意见改妆,然后随舞曲翩翩起舞。练习中要特别强调自我反省及对别人的观察。不同于别的舞会之处在于通过团体咨询,建立新的自我形象,打扮出新生的自我,面向新生活。
扔球传球
准备两个充气球(视组员数目而定,如果人多可以准备三到四个),全体组员围圈而站,两个组员先拿球随便丢向其他任一组员,被扔向的组员接球后再扔向另外的组员,尽量保证球不要落地。由于有几个球,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时刻准备接丢过来的球,这样就会清醒过来。
准备两个充气球,全体组员围圈而站,请随意相邻的两个人各执一球,一个人向顺时针方向传球,喊“我要”,另一个人向逆时针方向传球,喊“我不要”,球向相反方向传递,必定会发生一个人同时接到两个球的时候,大家关注谁会同时接到两个球的时候自然会清醒过来。
青蛙跳水
婴儿护理车团体内每个人说一个字“一”“只”“青”“蛙”“跳”“进”“水”,“咚”;“两”“只”“青”“蛙”“跳”“进”“水”,“咚”“咚”;“三”“只”“青”“蛙”“跳”“进”“水”,“咚”“咚”“咚”;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