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专论
化工科技,2006,14(6):58~63
SCIENCE &TECHNOLO GY IN CHEMICAL INDUSTR Y
收稿日期:2006203210
作者简介:俞善信(1935-)男,江西婺源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 3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1C022)。
3
俞善信1,管仕斌1,文瑞明2
(1.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南益阳413049)
摘 要:介绍了一水硫酸氢钠在催化合成酯(如一元羧酸酯、二元羧酸酯、酯、羟基酸酯、芳香酸酯)中的应用及其重复催化性能。 关键词:一水硫酸氢钠;催化;酯合成
中图分类号:O 623.624;TQ 2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511(2006)0620058206
有机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作
合成原料、溶剂、香料、增塑剂等,有着极广泛的用途,通常是在无机酸催化下由有机酸与醇发生酯化作用而生成。虽然无机酸价廉易得,催化效果好,工艺成熟,在有机合成发展过程中起过很大作用,但由于其腐蚀性强,易发生副反应,后处理困难,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绝大多数都与化学污染有关[1,2]。作者在20世纪末开始在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注意到六水三氯化铁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用途[3,4],它比无机酸的腐蚀性小,不易发生副反应,环境污染较轻。但六水三氯化铁很易吸潮,难于保管和准确使用,同时它溶于反应有机体系,后处理过程有一定废液排放,进而尝试寻新的铁试剂。研究发现,十二水合硫酸铁铵(铁铵矾)除具有六水三氯化铁的优点外,不易吸潮,同时反应后呈疏松球状,容易分离,反应液颜很浅,后处理方便,在有机合成中同样具有很好的用途[5],只是不溶于反应体系,催化效果比六水三氯化铁稍差,因此,继续探讨适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一水硫酸氢钠是一种价廉、易得的无机晶体,其水溶液呈强酸性,由于HSO -4的电离有H +产生,能催化有机合成反应,同时它难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它对设备的腐蚀会大大减小,而且能够回收和重复使用,因而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减少,是替代无 机酸的良好催化剂。下面就近年来作者及同行利用一水硫酸氢钠在催化合成有机酸酯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
1 一元羧酸酯的合成[6~34]
曾研究过的一元羧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和硬脂酸等,研究过的醇有: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正戊醇、异戊醇、22戊醇、烯丙醇、环己醇、苯甲醇、乙二醇、和乙二醇单甲(乙)醚等。除研究了单独一元羧酸与个别醇的酯化过程外,还研究了同一种羧酸与不同醇的酯化情况,及同一种醇与不同一元羧酸的酯化情况。除烯丙醇的酯化产品收率较低外,一般一元羧酸的酯化产率或酯化率均在85%以上,大部分在90%以上,证明一水硫酸氢钠是一元羧酸酯化的优良催化剂。
在催化合成乙酸酯、丙酸酯或丁酸酯过程中,发现当乙酸、丙酸或丁酸与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及22戊醇酯化时,可以利用醇本身为带水剂(不需另加带水剂)进行回流分水,合成的酯收率较高。当等摩尔酸和醇酯化时,酯化反应过程中当反应温度和蒸汽温度接近,同时接近酯沸点时,反应基本完成,此时前馏分少,原料得到充分利用。不同醇在酯化过程中,其酯化时间:二级醇大于一级醇;产品收率:一级醇大于二级醇。对于低沸点易溶于水的醇(甲醇、乙醇、异丙醇、烯丙醇)和难以与水形成恒沸物的高沸点醇(环己醇、苯甲醇)的酯化过程中需要加入带水剂才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其产品收率低于不需要带水剂进行酯化的醇。广东商学院学报
在催化合成羧酸正丁酯过程中,当等摩尔酸醇进行反应时,其酯收率以甲酸正丁酯最高(97.6%),而乙酸正丁酯(80.0%)、丙酸正丁酯(80.0%)、丁酸正丁酯(80.2%)和戊酸正丁酯(81.7%)的收率很接
近,这可能是甲酸的位阻最小有关。
在催化合成羧酸异戊酯过程中,可以利用异戊醇为带水剂,当等摩尔酸醇酯化时合成的6种酯收率均在75%以上,同时随羧酸分子量增大,反应时间延长,反应温度升高。6种酯收率大小顺序为:异戊酸异戊酯(90.1%)>丙酸异戊酯(89.6%)>丁酯异戊酯(88.3%)>异丁酸异戊酯(84.8%)>乙酸异戊酯(80.0%)>甲酸异戊酯(75.0%)。这是由于甲酸沸点较低又易溶于水而随蒸气带出,所以产品收率较低。
在催化合成羧酸苄酯过程中,以环己烷为带水剂,0.3m ol羧酸和0.2m ol苄醇进行回流分水,合成4种羧酸苄酯的收率分别为:丁酸苄酯(84.6%)>丙酸苄酯(84.1%)>乙酸苄酯(74.3%)>甲酸苄酯(68.0%)。这可能与反应温度有关。
在催化合成羧酸烯丙酯过程中,当以环己烷为带水剂,0.2mol羧酸和0.3mol烯丙醇进行回流分水,合成的5种羧酸烯丙酯收率为:戊酸烯丙酯(80.9%)>丁酸烯丙酯(72.2%)>乙酸烯丙酯(58.2%)>丙酸烯丙酯(54.0%)>甲酸烯丙酯(30.2%)。由于烯丙醇不够稳定,所以烯丙酯收率都不够高。
在催化合成羧酸环己酯过程中,当以环己烷为带水剂,0.50mol羧酸和0.22mol环己醇进行回流分水至无水珠生成,4种羧酸环己酯的收率为:乙酸环己酯(89.0%)>丁酸环己酯(86.8%) >丙酸环己酯(85.7%)>甲酸环己酯(77.9%)。
硫酸氢钠能催化乙酸与乙二醇单甲醚或乙二醇单乙醚的酯化作用。当n(酸)∶n(醇)n(硫酸氢钠)=1∶1.75∶0.0036、1∶1.2∶0.0217,分别以苯和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60min和100 min,酯收率和酯化率分别为90.0%和99.1%。
在催化乙酸和多元醇的酯化过程中,当n(乙酸)∶n(乙二醇)∶n(硫酸氢钠)=3∶1∶0.02,苯为溶剂,回流分水70min,二乙酸乙二酯收率81.5%;当n(乙酸)∶n()∶n(硫酸氢钠) =12∶1∶0.3,苯为带水剂,回流分水60min,四乙酸酯收率为88.2%。
硫酸氢钠不仅可使低级脂肪酸酯化,也可使高级脂肪酸酯化。当n(硬脂酸)∶n(正丁醇)∶n (硫酸氢钠)=1∶4∶0.07,回流分水2h,硬脂酸正丁酯收率达96.4%。
硫酸氢钠不仅能催化醇类发生酯化作用,也可促进酚类发生酯化。翁文等将3mL乙酸酐, 3.6gβ2萘酚,0.5g一水硫酸氢钠在80℃反应40 min,粗产品经V(甲醇)∶V(水)=8∶2重结晶得白晶体乙酸β2萘酯,产率88%。肖新华和翁文等分别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下能够合成阿司匹林,优化反应条件分别为:20mL乙酸酐,13.8g 水杨酸,1.5g一水硫酸氢钠,82℃水浴搅拌反应40min得阿司匹林,收率86.7%(空
白实验63%),以及6mL乙酸酐,3.0g水杨酸,硫酸氢钠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16%,75℃反应30min,阿司匹林收率达76.9%。
2 二元羧酸酯的合成[35~52]
研究过的二元羧酸有:乙二酸(草酸)、丁二酸、富马酸、己二酸、癸二酸;研究过的醇有:甲醇、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和辛醇等。上述二元羧酸合成的酯类,产品收率低的也有70%以上,高的达95%以上,说明一水硫酸氢钠也是合成二元羧酸酯的良好催化剂。
草酸酯:毛立新等利用0.8g一水硫酸氢钠为催化剂,0.085mol草酸,当n(草酸)∶n(异戊醇)∶n(环己烷)=1.0∶3.2∶0.5,回流分水1.5h,草酸酯的收率为88.09%。
丁二酸酯:作者研究了当n(丁二酸)∶n(乙醇)∶n(硫酸氢钠)=1∶6∶0.18,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50min,丁二酸二丁酯收率达80.5%;当丁二酸、正丁醇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8∶0.28,回流分水60min,丁二酸二丁酯收率达97.4%。
富马酸酯:作者用5.8g富马酸(反丁烯二酸),25mL甲醇,0.75g一水硫酸氢钠回流4h,得富马酸二甲酯收率70.8%。因富马酸较贵,一般是由马来酸酐转化而来,因此作者以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9.8g(0.1mol)为原料与30mL 甲醇,在1.5g一水硫酸氢钠作用下回流3h,然后在Br/CCl4光作用下发
生转位得富马酸二甲酯,收率达62.5%。杨新斌利用0.1mol富马酸, 4mol无水乙醇,20mL环己烷为带水剂,一水硫酸氢钠为富马酸质量的5%,回流分水6h,富马酸酯化率为93.5%。
马来酸(顺丁烯二酸)酯:作者曾以n(马来酸酐)∶n(无水乙醇)∶n(一水硫酸氢钠)=1∶4∶0.36,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40min,马来酸二乙酯的收率达74.4%;而n(马来酸酐)∶n (正丁醇)∶n(硫酸氢钠)=1∶6∶0.145,回流分水90min,马来酸二丁酯收率达93.4%;n(马来酸酐)∶n(异戊醇)∶n(硫酸氢钠)=1∶3∶0.2,回流分水60min,马来酸二异戊酯收率达97.7%。因此,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和马来酸二丁酯比二乙
・
9
马蒂斯剪纸5
・
第6期俞善信,等.一水硫酸氢钠在酯合成中的应用
酯有利,因为在回流分水过程中乙醇易被蒸气带出。后来吴育飞等也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0.05mol 马来酸,0.15mol 正丁醇,0.3g 催化剂,回流分水60min ,马来酸的酯化率为98.2%。
己二酸酯:作者以n (己二酸)∶n (无水乙醇)∶n (催化剂)=1∶5∶0.18,以苯为带水剂,回流分水100min ,己二酸二乙酯收率达97.03%;当n (己二酸)∶n (正丁醇)∶n (催化剂)=1∶6∶0.14,回流分水100min ,己二酸二丁酯收率达93.8%。同时,林进等也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0.05mol 己二酸,0.15mol 正丁醇,0.2g 催化剂,5mL 甲苯为带水剂,回流分水1h ,己二酸酯化率为98.6%。因己二酸很易脱水脱羧,用酯化率表示并不十分妥当。
癸二酸酯:作者以n (癸二酸)∶n (无水乙醇)∶n (催化剂)=1∶8∶0.29,用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60min ,癸二酸二乙酯收率为93.8%;以n (癸二酸)∶n (正丁醇)∶n (催化剂)=1∶8∶0.144,回流分水100min ,癸二酸二丁酯收率为81.5%。陈丹云和张丽君等也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他们用环己烷和甲苯为带水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癸二酸酯化率为95%~98%。由于癸二酸在高温下易发生脱水脱羧的副反应,所以癸二酸的转化率并不能代表生成酯的多少,同时正丁醇本身是良好的带水剂,另外加入带水剂会增加成本,操作更复杂。方海林等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二甲苯为溶剂,由癸二酸和辛醇酯化合成了癸二酸二辛酯(DOS ),产品产率达98.5%。
3 酯的合成[53~56]
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利用一水硫
酸氢钠也可以催化合成。当n ()∶n (乙醇)∶n (硫酸氢钠)=1∶3.5∶0.036,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
水100min ,可以得到收率73.0%的乙酯;当三者摩尔比为1∶2∶0.072,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2.5h ,得到收率83%的异丙酯;三者摩尔比为1∶2∶0.072,不利用环己烷为带水剂,直接回流分水60min ,能得到收率为85.7%的正丁酯。
作者同时探讨了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与不同醇的酯化规律。作者以n ()∶n (醇)∶n (硫酸氢钠)=1∶4∶0.072,回流或回流分水120min ,合成了13种不同酯,从其中可以发现酯的收率规律:一级醇酯>二级醇酯,如正丙酯(54.4%)>异丙酯(51.1%);
正丁酯(85.3%)>仲丁酯(68.6%);正戊酯(93.3%)>222戊酯(61.2%)。同时随醇沸点的升高,酯的收率也提高,如正戊酯(93.3%)>正丁酯(85.3%)>正丙酯(54.4%)>乙酯(14.6%)>>甲酯(2.4%)。
4 羟基酸酯的合成[57~62]
羟基酸在强无机酸作用下很易发生副反应(如聚合、脱水),改进其催化剂极为重要。作者利用一水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当n (乳酸)∶n (正丁醇)∶n (催化剂)=1∶3∶0.002,回流分水2h ,得乳酸正丁酯收率达98.6%;而n (乳酸)∶n (正丁醇)∶n (催化剂)=1∶2∶0.036,回流分水1h ,乳酸异戊酯收率达77.5%。近期,高宏宙等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乳酸正戊酯的结果:当n (乳酸)∶n (正丁醇)∶n (催化剂)=1∶2∶0.00145,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60min ,乳酸的酯化率达99.4%,说明硫酸氢钠催化合
成乳酸酯效果良好,不过用酯化率表示并不能说明乳酸酯的产率。
为探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乳酸酯的规律,作者将乳酸与11种醇发生酯化反应,当0.1mol 乳酸和0.2mol 或0.3mol 不同醇,在0.0036mol (0.5g )一水硫酸氢钠作用下,进行回流或回流分水至几乎无水时,发现在酯化过程中,醇的酯化活性是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叔丁醇由于空间位阻大,反应难以进行。酯的收率与醇的关系:一级醇用量0.3mol 与0.2mol 的差别不明显;对于二级醇,用量0.3mol 时的收率大于0.2mol 时的收率,而反应最终温度都是用量0.3mol 者低于0.2mol 者,这显然与醇用量有关。在乳酸与C 1~C 5脂肪醇酯化过程中,一级醇的乳酸酯收率在55.3%~85.6%,二级醇的乳酸酯收率在19.7%~77.5%,说明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乳酸酯效果良好。
陈丹云和李天略等分别报道了利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优化反应条件分别是:0.1m ol 柠檬酸、0.45m ol 和0.55m ol 正丁醇,3.5g 和1.0g 催化剂,回流分水2h 和3h ,产品收率分别为95.6%和95.5%。两人的实验结果很相近。
5 芳香酸酯的合成[63~84]
曾研究的有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肉
桂酸、对氯苯氧乙酸、α2萘乙酸、水杨酸、对羟基苯
甲酸和没食子酸的酯化作用。
苯甲酸酯:作者将n (苯甲酸)∶n (甲醇)∶n (一水硫酸氢钠)=1∶2∶0.29,回流8h ,苯甲酸甲
・
06・ 化 工 科 技第14卷
酯收率达85.3%;n(苯甲酸)∶n(甲醇)∶n(一水硫酸氢钠)=1∶8∶0.86,回流8h,苯甲酸乙酯收率达93.3%;n(酸)∶n(醇)∶n(催化剂)=1∶2∶0.07,回流分水2h,苯甲酸正丁酯收率达96.6%;三者摩尔比为1∶4∶0.22,回流分水3h,苯甲酸异丁酯收率89.9%;三者摩尔比为1∶6∶0.22,回流分水2h,苯甲酸异戊酯收率达93.8%。由此可见,丁醇和异戊醇的酯化比甲醇、乙醇容易,正丁醇比异丁醇酯化容易。杨树和邓斌等也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苯甲酸正丁酯和苯甲酸异丁酯,苯甲酸的酯化率均大于98%。
由上可见,硫酸氢钠是催化合成苯甲酸酯的良好催化剂。为了探讨其催化合成苯甲酸酯的规律,作者以其为催化剂探讨了苯甲酸和11种脂肪醇的酯化作用,并以三者摩尔比为1∶3(或4)∶0.2,回流分水2h。实验结果发现,易溶于水的醇(甲醇、乙醇、丙醇和叔丁醇)由于水难分出,难以打破平衡向酯化方向进行,因而酯收率不高(< 70%),在酯化反应中酯的收率规律是:一级醇酯>二级醇酯>三级醇酯,
如苯甲酸正丁酯(91.0%)>苯甲酸仲丁酯(6.6%)>苯甲酸叔丁酯(0%);苯甲酸正戊酯(90.6%)>苯甲酸222戊酯(50.3%),对于合成苯甲酸的一级醇酯特别有利。除甲酯、乙酯和丙酯(收率54%~70%)外,一级醇的酯收率均在80%以上。
酯:作者将n()∶n(异丁醇)∶n (硫酸氢钠)=1∶4∶0.036,回流分水2h,得异丁酯收率达92.7%。
邻苯二甲酸酯:作者将n(邻苯二甲酸酐)∶n (正丁醇)∶n(硫酸氢钠)=1∶4∶0.22,回流分水2 h,得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收率达92%。陈赤阳等也报道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用0.2mol邻苯二甲酸酐,0.5mol环己醇, 1.6g催化剂,40mL二甲苯,回流分水5h,酯收率达88.6%。
对氯苯氧乙酸酯:郑超等利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了对氯苯氧乙酸乙酯:用0.11mol对氯苯氧乙酸,0.88mol无水乙醇,0.8g催化剂,80℃回流分水2h,该酯收率达96%以上。
α2萘乙酸酯:与对氯苯氧乙酸酯一样,α2萘乙酸也是一种重要的生长调节剂。作者利用n(酸)∶n(醇)∶n(催化剂)=1∶32∶0.8,回流7h,得α2萘乙酸甲酯收率达96%。
肉桂酸酯:肉桂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作者采用n(酸)∶n(醇)∶n(硫酸氢钠)=1∶10∶0.35,进行回流或回流分水,合成了肉桂酸的甲酯、乙酯、正丙酯、正丁酯、异丁酯、正戊酯和异戊酯,产品收率均
在85%以上,同时正丁酯和正戊酯均比对应的异丁酯和异戊酯的收率高,可能与空间因素有关,这些酯的最高收率达98.8%。
水杨酸酯:水杨酸异戊酯也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作者以n(酸)∶n(醇)∶n(硫酸氢钠)=1∶4∶0.58,回流分水1h,得水杨酸异戊酯收率达92.3%
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是当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应用频率最高的防腐剂,寻优良的合成方法极为重要。照那斯图等用6.9g(0.05mol)对羟基苯甲酸,46g乙醇,0.25g一水硫酸氢钠,用4A分子筛为脱水剂,在索氏提取器中进行回流,用薄层层析跟踪至反应完成,得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产率91.5%。作者以n (酸)∶n(醇)∶n(一水硫酸氢钠)=1∶2∶0.072,回流分水5h,得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收率达92.8%,若三者的摩尔比为1∶3∶0.036,回流分水7h,得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收率99.0%。因此,硫酸氢钠是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的良好催化剂。
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酸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抗氧化剂,孙汝中等利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了没食子酸正丁酯:当n(没食子酸)∶n(正丁醇)∶n(催化剂)=1∶15∶0.034,回流分水5h,没食子酸正丁酯收率92.3%,反应6h可达93.4%。
6 催化剂的稳定性
一水硫酸氢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特别是C4以上的醇类所成的酯类反应体系中,因此残留下的固体仍具有硫酸氢钠的性能,具有继续催化成酯作用。现例举前面所讨论的成酯反应中优化反应条件下继续催化成酯的结果于表1中。
表1 硫酸氢钠重复使用时产品收率%酯
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
1234乙酸乙酯57.251.142.041.5
丙酸正丁酯91.592.586.879.9
丁酸正丁酯93.792.086.480.0
丁酸异戊酯91.189.988.685.4
马来酸二乙酯74.467.449.049.0
马来酸二丁酯86.891.289.589.5
己二酸二丁酯93.887.680.775.2
正丁酯82.489.783.179.7
肉桂酸甲酯98.887.571.953.1
由表1可见,一水硫酸氢钠在催化酯化过程中性能稳定,能够重复催化酯化反应,是酯化过程的良好催化剂,其产品收率逐渐下降,是由于使用
・
1
6
・
第6期俞善信,等.一水硫酸氢钠在酯合成中的应用
过程逐步损失引起的。甲酯、乙酯收率下降较快,是由于硫酸氢钠在其中溶解度比丁酯、异戊酯较大引起的。
7 结束语
一水硫酸氢钠在有机酸酯的合成中应用面广,用量少,反应温和,产物收率高,副反应少。由于难溶于有机反应体系中,因而对设备腐蚀较小。该催化剂又经济易得,能够重复催化酯化反应,是替代无机酸的重要催化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它的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王静康,陈建新.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工科学[J ].化工进展,
2004,23(1):1~8.
[2] 朱清时.绿化学[J ].化学进展,2000,12(4):410~414.[3] 俞善信,文瑞明.六水三氯化铁在酯合成中的应用[J ].精细石
龙岩在线油化工进展,2000,1(5):9~12.
[4] 俞善信,文瑞明,熊文高.六水三氯化铁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1):57~59.[5] 俞善信,管仕斌,文瑞明.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在有机合成中的
应用[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1):27~
30.
[6] 俞善信,雷存喜,曹伟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乙酯[J ].南
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61~62.[7] 李毅,肖小云.一水合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J ].广
州化学,2000,25(3):8~10.[8] 黄子,张怀红,张慧,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异丙酯的
研究[J ].应用化工,2004,33(5):40~41.[9] 熊文高,俞善信,刘淑云.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J ].化学工程师,2000,(6):16~18.
[10]文瑞明,熊文高,雷存喜,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苄酯[J ].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3):86~87.
[11]刘淑云,俞善信,李三和.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二乙酸乙二醇酯
[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5(1):27~29.[12]熊士荣,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J ].
工业催化,2004,12(8):30~32.
[13]何节玉,武鹄.无机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222乙氧基乙酯[J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4(10):42~43.
[14]俞善信,文瑞明,丁亮中.四乙酸酯的合成[J ].合成杭州行知中学
化学,2001,9(4):365~367.
[15]雷存喜,文瑞明,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酯的研究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33~35.[16]钟桐生,俞善信,文瑞明.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丙酸酯[J ].贵州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2):96~98.
[17]俞善信,文瑞明,雷存喜.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正丁酯[J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3(2):36~37.
[18]管仕斌,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异丁酯[J ].零陵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05):21~22.
[19]杨树.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戊酯的研究[J ].化学试剂,
2002,24(3):177~178.
[20]文瑞明,俞善信,罗新湘,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
[J ].分子科学学报,2001,17(3):186~188.
[21]朱蕾.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苄酯[J ].许昌学院学报,2004,
23(5):98~99.
[22]丁亮中,俞善信,文瑞明.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酯[J ].化工
科技,2002,10(2):11~13.
[23]龙立平,俞善信,张鲁西.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正丁酯[J ].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4):306~308.
派丽奥[24]丁亮中,俞善信,张鲁西.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烯丙酯[J ].合成化学,2001,9(5):457~458.[25]Wen Rui 2ming ,Y ou Pei 2qing ,Yu Shan 2xin ,et al.Synthesis of
is oamyl carboxylate catalyzed by s odium bisulfate[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28~31.
[26]雷存喜,俞善信,龙立平.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环己酯[J ].
合成化学,2001,9(6):550~552.
[27]文瑞明,游沛清,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羧酸苄酯[J ].广
州化学,2001,26(4):31~34.
[28]张小曼,张慧萍.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60~62.
[29]杨树.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酸戊酯的研究[J ].化学试剂,
2003,25(1):45~46.
[30]张丽君,林进.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J ].化学研究与
应用,2002,14(1):114.
[31]钟桐生,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硬脂酸正丁酯[J ].沈阳化
工学院学报,2002,16(2):121~123.
[32]翁文,钟芝聪,林敏,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β2萘酯[J ].应用化学,2002,19(5):509~510.
[33]肖新荣,刘传湘,汪敏,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
[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2,32(6):42~43.
[34]翁文,林德娟,龙秀丽,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 ].应
用化工,2003,32(2):15~17.
[35]毛立新,武鹄,何节玉,等.几种固体酸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J ].合成化学,2004,12(4):411~413.
[36]文瑞明,丁亮中,罗新湘,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
[J ].广西化工,2002,31(1):3~4.
[37]俞善信,管仕斌.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丁酯[J ].绍兴文
理学院学报,2004,24(7):79~81.
[38]雷存喜,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J ].应用化
工,2001,30(1):22~23.
[39]文瑞明,俞善信,龙立平.从马来酸酐合成富马酸二甲酯[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2):126~128.
[40]杨新斌.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富马酸二乙酯的研究[J ].广州化学,2004,29(4):5~8.
[41]管仕斌,俞善信.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乙酯[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1):44~46.
[42]刘淑云,俞善信,熊文高.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J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1,18(1):22~24.
[43]丁亮中,俞善信,罗新湘.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戊酯传授犯罪方法罪
[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1):45~48.[44]吴育飞,吴建军.NaHSO 4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J ].化学试
剂,2002,24(2):105.
[45]文瑞明,丁亮中,罗新湘,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乙酯
[J ].应用化工,2001,30(4):21~22.
[46]俞善信,丁亮中,文瑞明.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
[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2):176~177.
[47]林进,李东风,赵汝琪,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
研究[J ].合成化学,2001,9(6):570~572.
[48]龙立平,熊文高,文瑞明,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乙酯
・
26・ 化 工 科 技
第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