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钢的热处理回火计算

阅读: 评论:0

常用钢的热处理回火计算 中国机械CAD论坛 欢迎您的到来无图版
   
      在线时间:248(小时)
      注册时间:2007-01-28
      最后登录:2008-03-10     
      常用钢的热处理回火计算
      钢的回火硬度(H)取决于回火温度T)和回火时间(t),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即H = fTt)。当
      t为定值时,HT的函数关系可划分为四种类型:(1)直线型;(2)抛物线型;(3)幂函数型;(4)直线和幂函数的复合型。因后两种类型在使用时,计算和作图极为不便,故大多数情况下,将其简化为直线和抛物线型,用经验方程可表示为:H
      = a1 + k1 T H = a2 + k2 T
      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项目其中,a1a2k1k2为特定系数。
      依据实际工艺试验和有关参考文献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和修正,得出部分常用钢种的回火方程。实践证明,这些经验公式具有重要的适用价值。
      号    淬火温度/淬火介质  回火方程
      45               840/水    H = 62 -1/9000T 2
      20Cr          890/油    H = 50 -2/45T
      38CrMoAl    930/油    H = 64 -1/25TT<550
      H = 95 -1/10TT>550
      40Cr          850/油    H = 75 -3/40T
      50CrVA      850/油    H = 73 -1/14T
      60Si2Mn      860/油    H = 68 -1/11250T 2
      65Mn          820/油    H = 74 -3/40T
      T8              800/水    H = 78-7/80T
东乡神蛋      T10            780/水    H = 82.7 -1/11T
      CrWMn      830/油    H = 69 -1/25T
      Cr12          980/油    H = 64 -1/80TT<500
      H = 107.5 -1/10TT>500
      Cr12MoV    1000/油    H = 65 -1/100TT<500
      9CrSi        865/油    H = 69 -1/30T
      5CrNiMo      855/油    H = 72.5 -1/16T
      5CrMnMo    855/油    H = 69 -3/50T
      W18Cr4V    1280/油    H = 93 -3/31250T 2
      GCr15        850/油    H = 733 -2/3腾讯迷你首页T
      使用说明:
      1)要求原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符合国家技术标准(GBYB等),最大外经(或相对厚度)接近或小于淬火临界直径。
      2)在淬火温度、回火时间为定值的条件下,回火方程仅适用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不可用于亚温淬火、复合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工艺。
      3)在热处理过程中,还应选择正确的淬火介质,使冷却能力满足工艺要求;钢材按要求进行预备热处理;
      短时傅里叶变换(4)考虑到随机因素的影响,钢材热处理后,回火实际硬度和温度与计算所得数允许有5%的误差。
      之回火处理所谓回火处理是指将经过淬火硬化或正常化处理之钢材在浸置於一低於临界温度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速率冷却下来,以增加材料之韧性的一种处理。从冶金原理,
我们知道将经过淬火及正常化处理在放回中温浸置(时效)一段时间,可促使一部分之碳化物析出,同时有可消除一部分因急速冷却所造成之残留应力,因此可提高材料之韧性与柔性。显然回火处理之效果决定於回火温度、时间即在冷却速率等因素。
       
       
      随著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之强度与硬度跟著降低,然而材料之延展性却跟著提高。材料之耐衝性在300℃回火附近会有一显著降低现象,此现象称之為回火脆性。由於碳原子或合金元素之析出与时间有正比的关係,随著回火时间的延长,材料之硬度会随著降低。由於回火的温度是低於相变化之临界点,材料之强度不会与冷却速率有关。然而由於回火脆化的原因,若材料在经过375~575℃间之冷却速率太慢,容易有脆化的现象。这一点是在做回火处理时必须注意的。
      一般填加合金元素於钢中,主要之目的是增加钢之硬化能力,亦即增大形成麻田散铁之能力。由於合金元素(原子)之扩散能力较差,因此填加合金元素也就减慢了回火软化速
率。由於合金元素一般可分成两种功用。第一种功用為非碳化物形成用,此类合金元素以镍、硅及锰等。由於此类元素与碳化物之形成无关,因此对回火软化无关。此类元素所造成之硬化效果,主要是靠固溶体硬化机构所达成的。另一类合金元素,例如铬、鉬、钨、钒等,由於其為碳化物形成之一份子,因此他们的扩散速率也就影响了回火软化的速率。
      前面提到过一般碳钢及低合金钢若从高温回火缓慢冷却下来经过375~575℃温度区,会造成脆化的现象。另外我们也提到过若在300℃附近回火,亦有脆化的现象,这是由於不利之板状碳化物析出所造成的。
      残留应力退火一般机械製品於加工面总是免不了会有残留应力的存在,若製品未经适当应力退火处理,在不当的暴露於热源〈例如阳光、热引擎等〉下,会產生变形的现象,另外由残餘应力经常识高度集中在某一局部区域,例如表面,焊接区等,因此会局部降低製品的机械强度。為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採用残餘应力退火处理。
      此处理是将製品缓慢而均匀的加热至一低於向变化点之温度,然后至於此温度一段时间,在缓慢而均匀的逐步冷却下来,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保持製品个区域之冷却速度相同,否则冷却后,由於各区冷却速率的差异,会再度造成残餘应力的出现。此点对复
杂形状之製品尤其严重。
      由於一应力退火乃是利用原子在高温有微小潜变的现象,来重组原子位置以消除应力的存在。因此材料支应力退火温度随著材料之高温潜变能力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对耐潜变之材料。例如低合金钢平常所用之退火温度為595~675℃,但高铬合金钢则在900~1065℃。我们可视情况需要,利用较低的温度与较长的时间,达到与短时间,高温度下处理相同效果支应力消除。
      去应力退火处理
      去应力退火热处理主要的目的,在於清除因锻造、铸造、机械加工或焊接所產生的残留应力,这种残存应力常导致工件强度降低、经久变形,并对材料韧性、延展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弛力退火热处理对於尺寸经度要求严格的工件、有安全顾虑的机械构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热处理程序係将工件加热到A1点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不需像软化退火热处理那麼久)后,徐缓冷却至室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的速度要缓慢,尤其是大型物件或形状复杂的工件更要特别注意,否则弛力退火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钢的正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ACcm)以上,进行完全奥氏仜化,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丹江口水电站      (一)正火工艺
      正火的加热温度正化学成份AC3以上50-100℃;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ACcm以上30-50℃。保温时间主要取决于工件有效厚度和加热炉的型式,如在箱式炉中加热时,可以每毫米有效厚度保温一分钟计算。保温后的冷却,一般可在空气中冷却,但一些大型工件或在气温较高的夏天,有时也采用吹风或喷雾冷却。
      (二)正火后组织与性能
      正火实质上是退火的一个特例。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冷却速度较快,过冷度较快,因而发生了伪共析转变,使组织中珠光量增多,且珠光柋的片层间距变小。应该指出,某些高合金钢空冷后,能获得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这是由于高合金钢的过冷奥氏体非常稳定,C曲线。
遐迩贯珍
      由于正火后的组织上的特点,故正火后的强度、硬度、韧性都比退火后的高,且塑性
也并不降低。
      正火的应用
      正火与退火相比,钢的机械性能高,提价简便,生产周期短,能耗少,故在可能条件下,应优先考虑采用正火处理。目前的应用如下:
      1.作为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2.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
      3.作为中碳结构钢制作的较重要零件的预先热处理。
      4.消除过共析钢中风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
      5.对一些大型的或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淬火可能有开裂的危险进,正火也往往代替淬火、回火处理,而作为这类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右。此时己不能称其为正火,而称为空淬有关。为了增加低碳钢的硬度,可适当提高正火温度。
      钢之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一般是指将钢升温至某一温度,浸置一段时间后,再以一特定速率冷却下来之处理。主要目的是软化钢材。有时亦用以改变其他性质或显微结构。常见的退火处理有下列几种
      1.    退火温度:
      在很多之应用退火处理中,我们只注名所需之退火温度,然后让其在炉中冷却即可。在进行退火处理时,最容易造成失败的原因是未能维持炉中温度之均匀性。越大之炉子越有此种问题。
      2.    製程退火:
      由於材料经过相等程度冷加工后,会有加工硬化的现象,以至无法做进一步的加工。因此我们必须於製程中加入一退火步骤来消除此种不利的加工硬化现象。此类退火处理统称為製程退火。由於我们仅是想恢復材料之柔软性,不在乎材料之显微及结构内容,故為降低加工程本,一般多採用前面所提过的次临界退火。最常见之退火温度在约低於Ae
      1122℃之间。至於温度的控制只要能保持在不超过Ae 之范围即可。
      3.    切削用退火:
      不同之显微姊购对材料之切削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影响。例如5160钢材,若经球化处理则可减少切削刀具之损耗。然而对其他之钢材,球化结构不一定就有较佳之切削性质。一般我们可是材料之含碳量来订出最佳之切削用显微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9:0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65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退火   回火   处理   温度   材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