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设计平台的架构

阅读: 评论:0

3 在线设计平台的技术支持
3.1 计算与数据交换
   
IBM公司于2007年底宣布了云计算计划,云计算的概念出现在大众面前。
IBM 在技术白皮书“Cloud Computing”中的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一词用来同时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一个云计算的平台按需进行动态地部署(provision)、配置(configuration)、重新配置(reconfigure)以及取消服务(deprovision).在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器可以是物理的服务器或者虚拟的服务器.高级的计算云通常包含一些其他的计算资源,例如存储区域网络(SANs),网络设备,防火墙以及其他安全设备等.云计算在描述应用方面,它描述了一种可以通过互联网 Internet进行访问的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云应用”使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功能强劲的服务器来运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任何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合适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以及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一个云计算应用程序.
现有的云计算实现使用的技术体现了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
1) 硬件基础设施架构在大规模的廉价服务器集之上与传统的性能强劲但价格昂贵的大型机不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大量使用了廉价的服务器集,特别是 x86 架构的服务器.节点之间的互联网络一般也使用普遍的千兆以太网.
2) 应用程序与底层服务协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传统的应用程序建立在完善的基础结构,如操作系统之上,利用底层提供的服务来构造应用.而云计算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采用了底层结构与上层应用共同设计的方法来完善应用程序的构建.
3) 通过多个廉价服务器之间的冗余,使用软件获得高可用性.由于使用了廉价的服务器集,节点的失效将不可避免,并且会有节点同时失效的问题.为此,在软件设计上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容错问题,使用冗余的节点获得高可用性.
通过上面的技术手段,云计算达到了两个分布式计算的重要目标: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可扩展性表达了云计算能够无缝地扩展到大规模的集之上,甚至包含数千个节点同时处理.高可用性代表了云计算能够容忍节点的错误,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节点发生失效也不会影响程序的正确运行.
通过构建新型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在网络在线设计上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很多新型的社会服务型网络,facebook,已经体现了这个发展趋势,而在研究上则开始注重如何通过云计算基础平台将多个业务融合起来.
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大数据给出定义: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我们不缺乏数据,缺乏的是从数据中提取出知识的能力。
可见,爬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高质量科学研究的一把新钥匙。积极应用爬虫技术,已成为当下研究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同时,使用UG 3D Meeting 作为其他数据交换软件。
爬虫的原理及框架如图1所示:
爬虫程序流程图
3.2 UG等三维造型软件
    UG是一套集CAD/CAM/CAE于一体的三维参数化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分析和加工功能,其建模技术结合了传统建模和参数化建模的优点,采用尺寸驱动技术,具有全相关的参数化功能,是一种“复合建模”工具。
    建立零部件模型时,直接利用新建菜单(New)或图标创建一个新文件,然后选择Modeling 应用,再进行建模操作。这种建立新文件的方法虽然直接简单,在太空中理家 ,每个新建零部件中用于生成明细表和标题栏的相关属性 ( 如零部件名称、代号、件数等日内瓦协议 ) 及层等参数都需要分别设定,这样存在重复性工作,显然会影响设计速度。同时,因各设计人员习惯的不同,设置的内容也有差别。为了提高设计效率,使所设计的各零部件具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在建立零部件模型前,最好先创建一个种子部件。建立种子部件的方法是,先新建一个名为Seed.prt的文件作为种子部件,再在种子部件中,按企业的习惯或有关标准进行层、颜、线型和属性等参数的设置。在设置层时,一般将1-20设置为存放实体的层,21-40设置为存放草图的层,41-60设置为存放曲线的层,61-80设置为存放参考轴与参考平面的层。在设置属性时,为满足自
动生成明细表的需要,应定义如下部件属性:序号、代号、名称、数量和备注,其中代号、名称为必填项,备注为可选项,序号、数量则由系统自动产生。在种子部件中,除设置相关参数外,一般不需建立任何几何对 象。完成相关设置后,保存种子部件。为防止无意修改,设置种子部件的文件属性为只读属性。这样各个设计员设计的零部件就具有了统一的设计规范。
3.3 网页设计
立体裁剪   
    在网络中,用户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由于标题具有超链接功能,用户能够迅速获取想要的信息,同时,搜索服务帮助用户获取准确有用的结果,然后按自己的感受选择所需信息,体验是快捷的;用户被网站中各种精美的图标和图片所吸引,尽管网站形式丰富,内容多,但组织方式难以与需求认知相协调,用户很难到想要的专业信息。以上两种情况表明成功的信息构建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单纯地吸引用户注意力或仅限于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这说明信息构建应注重信息的组织与展现 , 从而使客观知识空间有序化。事实上 , 人们获取、使用或共享信息的外在行为和内在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发
挥作用,因此在信息管理中不能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要重视人、信息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
在线设计平台客观上也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用户体验。当用户拥有积极的体验后,他们可能会成为回头客,这对服务经营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 , 消极的用户体验代价高昂,通常导致减少收益、丧失用户忠诚、丢失免费的广告宣传、破坏品牌标识。因此必须把用户体验构建看作在线设计平台成功的关键之一。基于用户体验的在线设计平台信息构建模型以面向用户和面向服务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构建设计中,强调信息的可视化和可理解,强调技术服务与内容的表达和用户需要相结合,从而使技术适应用户体验,而不是相反。平台数据库中储存的设计初样和产品举例应以3D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客户。
整个在线设计平台应由核心层 、管理层 、应用层和客户层四个部分组成,如图2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所示:
3.4 MATLAB等工程分析软件
    MATLAB软件于1984年由美国的Math Works公司推出,该软件使用简单、方便 , 对稍具C语言知识的用户都能够很容易地编制 MATLAB 应用程序。该软件提拱了丰富的数值分析、矩阵运算、图形绘制、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功能,此外 MATLAB还推出了大量不同的工具箱、如控制系统工具箱、系统辨识工具箱、模糊控制工具箱、神经网络工具箱等。MATLAB 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目前它已经成为国际控制界广泛流行的语言之一缅甸荡寇志
    在科学计算和工程应用中,技术人员经常会遇到大量的原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分析,而对数据的分析并非易事 MATLAB能将这些数据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使数据间的关系清晰明了,而且对于揭示其内在本质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MATLAB 提供了一个模拟动态系统的交互式程序 SIMULINK,允许用户在屏幕上绘制框图来模拟一个系统,并能动态地控制该系统 SIMULINK采用鼠标驱动方式,能处理线性、非线性、连续、离散等多种系统
3.5 在线设计的项目管理
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在线设计是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既包括协同设计机理的研究,又包括在线设计环境的开发与实现。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开展各种协同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成为可能,例如协同电子商务、远程协作研究等。构建面向网上在线设计的智能化集成交流平台,是网络大数据环境下产品设计优化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的发展适应了信息社会中人们工作方式中的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特点,是未来社会中广泛采用的技术。开发支持多用户协同工作的CAD系统,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的需求,这是CAD系统开发的一个发展方向。从系统化的观点出发,基于Internet的产品在线开发是通过网络接受用户需求、组织多个协同产品开发团队、运用领域知识协同决策、输出产品数据的综合过程。
3 在线设计平台项目的一般运行过程
CORBA(common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是由对象管理组(OMG)组织制订的一个工业规范。OMG组织的中心任务是基于实用的对象技术,建立一个体系结构和一组规范,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应用的集成,使得基于对象的软件成员在分布异构环境中可重用、可移植和可互操作。它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企业进行网络开发的压力,使企业可以不必为不同环境重复开发相同的软件。
在线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协调的定义为:在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组织结构下,及时地采集过程有关决策信息,发现开发过程中已出现的错误及在开发过程下游才可能暴露出来的错误,通过调整开发小组间及开发小组内的各种相互依赖关系 , 提供有效的决策方案和冲突仲裁方案,从而保证在线设计工程总目标的实现。在在线设计工程框架的基础上建立在线协同设计管理系统,通过共享的分阶段的产品模型,模块对象的定义,过程管理与协调,可以实现一个协同设计的系统方案。
4 在线设计工程集成框架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 陈康,郑纬民. 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 软件学报, 2009 05p1338
[2] The Economist. Data,data,everywhere—A special report on managing information [EB/OL] 2012-10-02
[3] 马秋成,肖良红,聂松辉,罗益宁. UG建模方法的探讨[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年第01 p40-41
[4] 胡昌平, 邓胜利.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J]. 情报科学,20063月第24卷第3p321
[5] 刘朝英,宋哲英,宋雪玲. MATLAB 在模糊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05月第18卷第3 p11
[6] 樊启斌,李虹. MATLAB语言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4年第4
p30
[7] 陆一平,许文胜等.基于SOA的分布式并行协同设计架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0 p69-72
[8] 李健, 张鸿梁, 王计斌, 熊光楞. 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北京2008油画 40 9 p93-96
[9] 何宏璧, ,张志霞. 并行协同设计中的工业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4 6 15 日第 37 卷第 12 p84-87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7:4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62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计   用户   信息   计算   技术   协同   开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