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SABR的前世与今生?让我告诉你Ta的未来!

阅读: 评论:0

只知道SABR的前世与今生?让我告诉你Ta的未来!
作者:***
SABR的前世
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 以及立体定向体部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on body radiotherapy, SABR) 为局部精准放疗方法,两者的前身为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SRS的概念最早由瑞典神经外科学家Lars Leksell教授提出,该手术主要用于颅内肿瘤。如今,得益于影像引导与精准放疗技
术的进步,肿瘤靶区精确定位、成为可能。随着SRS集束在肿瘤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与适形调强放疗(照射野的形状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射野内诸点的剂量能按要求调整)的结合,便有了SBRT与SABR。目前SBRT与SABR的概念界限不明显,以下统称SABR。SABR的主要放疗设备包括,射波刀(Cyber Knife)、拓姆刀小谢谢是谁(Tomo Therapy)、速锋刀(EDGE)、质子刀(Proton Knife)等。
SABR的今生
SABR作为一种最新的放疗技术已经应用于早期NSCLC患者及肺部寡转移瘤患者,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早期NSCLC主要是指I期以及IIa期NSCLC,该阶段仍首选外科手术。传统放射5年生存率仅为15%,局部失败率可达70%。自SABR进入临床以来,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2年局部控制率为80%-97%。正因如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临床指南,已将SABR作为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一线方案。
此外,肺部寡转移是指原发部位代谢活跃(SUV> 2.5)病灶≤4,ATOM研究显示EGFR-TKI用药进展后寡转移的NSCLC患者接受SABR,表现了良好的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高达15个月,直逼第三代靶向药奥西替尼的疗效,疾病进展风险也是降低了
60%。正因如此,SABR有望破局EGFR-TKI耐药进展,成为寡转移肺癌患者的有效方案。
SABR的未来
目前,有关肺癌SABR的另一热门研究为其与免疫疗法的联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曾指出,未来10年,肺癌研究方向是精准放疗与免疫的结合,并在《Nature Review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I-SABR(immunotherapy and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这一概念的主要理论为,免疫杀伤性放射,既能杀灭肿瘤,也能同时释放肿瘤相关抗原,这种抗原可以成为肿瘤特异性免疫疫苗,激活机体的抗癌反应。同时,放射还能够改变肿瘤的微环境,打开免疫杀伤细胞进入肿瘤核心内部的通路,使得对免疫没有反应的“冷肿瘤”变成对免疫有反应的“热肿瘤”。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外源性的免疫,例如免疫检查点,PD-1、PD-L1或CTLA-4,与之相结合的时候,其效应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最佳的杀灭肿瘤、预防复发和转移的功能。
I-SABR原理图
放疗领域的创新策略——免疫杀伤性放射(I-SABR)的研究构想近些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信I-SABR的提出也将进一步推动免疫放疗的研究进程。
PEMBRO-RT研究——I-SABR临床研究踏出的第一步
PEMBRO-RT是一项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单用帕博利珠单抗、单一转移灶SABR+帕博利珠单抗在经治晚期NSCLC患者疗效。
研究目的
无论PD-L1表达状态、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试验组。
对照组:单用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三周一次;
质壁分离
实验组:在第一周期帕博利珠单抗前的7天内,接受剂量为3x8 Gy的单一转移灶
SABR,随后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三周一次;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基于RECIST 1.1标准的12周客观缓解率(ORR)建设r6,预计对照组ORR为20%,试验组预计提高到50%。
研究结果
在入选的92名患者中,76名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 = 40)或实验组(n = 36)。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35-78岁),44例(58%)为男性。主要研究结果为:
12周ORR:对照组为18%,试验组为36%(P=0.07)
中位PFS:对照组为1.9个月,试验组为6.6个月 (HR=0.71;95% CL,0.42-1.18;P=0.19)小不点奇迹>续修四库全书
中位OS:对照组为7.6个月,试验组15.9个月(HR=0.66; 95%CI,0.37-1.18;P = 0.16)
亚组分析显示,PD-L1阴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的收益最大。
在实验组中没有观察到与相关的毒性作用的增加。
段静莉
PEMBRO-RT研究PFS与OS结果
因此,在无论PD-L1表达状态如何的晚期NSCLC患者中,SABR序贯帕博利珠单抗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有望扩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的策略。
研究解读
虽然研究的ORR数据良好,但是并未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12周时的ORR从对照组的20%提高到试验组的50%,分析其原因是很大程度上受PD-L1阴性亚组的影响。然而,无论是的ORR、mPFS还是mOS,都得到了翻倍式的增长,该研究的结果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该研究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SABR序贯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后,PD-L1阴性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提高。因此,也证实了精准放疗联合免疫可将冷肿瘤逆转为热肿瘤,进而克服免疫的抵抗性。
然而,该研究从设计上,还存在需要改良的地方。首先,本研究设计的主要终点目标过高,研究时间三个月过短,难免导致效果受限;其次,SABR剂量为8 Gy(3次)
偏低,也许是过于担心放疗的副作用;再次,本研究是先SABR后免疫,中间间隔了一个星期,考虑SABR与免疫的先后顺序也再值得深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采用的是单个靶点照射的方法,若为多靶点照射可能会产生更广谱的免疫抗癌作用。虽然该研究尚存在一些可改进的地方,但对后续的临床研究甚至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5:5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5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放疗   肿瘤   治疗   免疫   患者   免疫治疗   临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