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1期2021年2月
淮阴工学院学报
Jooruai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9No.5
Feh.2021
—以淮安市淮海街道为例
朱虎啸3,唐乐0,冯学良0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城市生活圈对改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关于城市生活圈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淮安市淮海街道3分钟生活圈规划为研究对象,基于步行路径针对公共设施布局实施评估,审视 公共设施布局的均衡性、高可达区域与设施密集区域的匹配关系、不同圈层的设施覆盖率与完善性,结合生活圈中各个社区人口结构,审视公共设施配置现状与多元体生活需求的匹配性。基于多视角的评价,提出3分钟生活圈优化策略。为淮安市淮海街道城市生活圈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并为城市生活圈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与优化策略。
关键词:3分钟生活圈;现状评估;公共设施配给;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309-7963202301-0065-06
Evaluation and Optimizzhon of Urban3Minutes'Life Circle Planning: by the Caso of Huaihai Sub-districi O Huai O n
ZHU Hu-xiao1,TANG Le2,FENG Xue-dang2
(1.School of Gogmppy,Geomatid&Planning,Jiangsu Nounal Unmos/y,Xiizhoo Jiangsu22136;
Fach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Ung,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alogy,HpOqy Jiangsu223261) Absiocr:Urdan dfa circle planning has its impoUant meoning in chrren-urdan hagitat planning.The cootem-poram plan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f urdan life c ircle in China are shit in the explomtom stage.With regards to the3minnte life circle planning of HuOdai SuU-UistWci in Hpaiqy,S
aseh on stimulating the pehes-tWan motes:the Salance of puUHc facilities layout-the matching mloWahip Setween high accessidilito areas and facilities intensive areas:and the coverage rate and peUection of facilities in diffemn-circles are examineh and evaluateh.Thmoah analyzing the demog—phy in different nf g hSoiUooOs,matching m—Joahip is demoo-strateh Setween the chrren-situation of puUHc facility configuration and the living neehs of multiple gmops. Baseh on the evalu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 optimization st—Opy of15minntes dfa circle planning is pmooseh,with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futum planning in HuOdai Street of Huai an,and provides analysis methoOs and opUmization stratepies for the planning practices of Chinese urdan life circle.
Key woi'dt:3minntes'life circle;evaluation;puUHc facilities allocation;optimization st—Ogy
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中,高质量人居生活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导向之一,与之密切相关的3分钟生活圈的规划与实践在城乡规划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尝试。在国土空间规划宏观背景引领下,城市15分钟生活圈规划被定义为微观层面指引人居建设,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实现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其逻辑不仅导向于促进居民更为快捷地获取公共与市场资源,减少长距离生活性通勤,也旨在提升社
收稿日期:2020-08-10
基金项目: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指导课题(Z20200040)
作者简介:朱虎啸(1798-),男,江苏吁盼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通讯作者:唐乐(1686-),男,江苏泗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乡人民环境研究°
22淮阴工学院学报2021年
现,促动广泛性公众参与并实现基层
能的释放。作为均衡公源分配、维护公正和组织活的划措施,15分钟生活划能于活,并适时和准确地反源配置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动态关5]o
城市生活圈规划起源于日本政府于1295年提的“广域生活”,其提出的初对日快速城镇化过源分布、城过大等问题[2],相关规划实践主要落实于及区
域层面,其规划内容主城源的置、
发展的衡等问题密关。城活圈划在快速城镇化过发挥作用,传播“生活圈”规划模式于亚洲其和地,其研究和实践域层面渗透到社面。22:99年代初,我国城划学进“生活”规划,并开展了实践导向的相关研究。如威以兰州为例,基于计划位制度对城活织的影响研究,提出以基础生活、初活圈和咼活圈三构建城市
活;5]等以微观行政区划单位为空基础,围绕城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领域范围,提划基活圈、基础生活圈和机会生活圈以形成城活的建构。然,在划实施以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用于建成价与公施配置、城市地域系统划分等研究中,缺乏于规划实践中的验用5]。1划的全面实施,城活划于解决现状公共资源配置实活的供。
2222年伊始,新状病毒疫情的发生促动城划学对城建现状的思考,加速完善城市1分钟生活圈的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城活
规划研究与实践仍处于和探索阶段,并相对于重大公共卫活显出脱节的现状5]。相关规划实践中,部分规划采用了行政管理边定划定城活圈结构,对于活特征和特征的思;部分实践行划定活
边界1活类公场设施可实现的规划服务当量⑷。针对城市15
分钟活划研究实践在的,过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城市15分钟生活圈
划,利用海量大信息实施适时对,多角度揭划实践实求、公施配置的和,并针对性地提1分钟生活策略,促进淮淮海-各类源的置与科学布局。
1研究对象与数据
1.1研究对象
淮海作为城市中心街区,于2213年编制成的淮城市1分钟生活统定义为活圈,下设5个社会分别构成7分钟生活圈(见图5)o该生活圈中包含城市商业中心、区域施以及多处期建设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公场资源分布显现种类。以淮海为研究对象可涉及复的结构、、的社区类型、的空,以活圈为研究对高度的代表性和全面性,不仅可为该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案,并为同类城关规划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
图1淮海街道区位及社区构成
1.2研究方法和数据
研究方法创新性链接核密度分析法和反距离权,对海量大分析结论实施性,,以输结论。于以往研究中以额定缓划定法为主的研究方式,研究可为用大反步行可达范围及资源获径;定量分析与地理信息(GIS)可结合,有利于图像化输结论。此外,相应于研究对象的社特征,采用,角评价法对源获取行为实施质性分析1定量分析的缺陷,有效提案提出的科学性
。所谓教授
第1期朱虎啸,唐乐,冯学良:城市15分钟生活圈规划评估与优化研究27
研究中,针对淮海街道内公共设施的空间分
布均衡性,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展示各类设施在淮海街道内的空间分布特征。核密度分析法(见公式5)可揭示出距离核心越近的区域受核心辐射值越大的特征,
血咖_爲玮
n c1'22
X[:•卩叽5-(粽))丨⑴
式中radius为带宽,即圆域的半径,,op,字段表示遍布于用来创建连续表面的景观内的计数,它是一个可选参数1ii是i点和圆域之内的点之间的距离。为增强分析稳定性与输出可视化,输出环境设置为研究对象中矢量建筑范围,像元大小设置为5,adu设置为222m o
针对百度地图中获取数据,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实施插值处理,见公式2,明晰当前淮海街道12分钟生活圈规
划范围的步行可达性,
n
zg,。)_X入(2)
i=1
式中(乙10)为插值点坐标1X,1,)为离散
点坐标,儿是每个点的权重。实施IDW计算分析后,对栅格图像实施类化,根据步行时间对5、12、12分钟生活圈层依次赋值为3、2、5,基于地理信息平台采用栅格叠加分析法综合处理;针对IDW分析结论,通过AnGIS进一步计算出各类设施在各社区的设施覆盖率,如公式3所示。
2F:U N,(CJ
0others
X G:
CR、,=(3)
式中c:表示淮海街道中i社区,c:表示c:的t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是否存在公共设施F)存在即表示被
覆盖。S,为t分钟步行可达范围的面积, CR:为:社区公共设施F的覆盖率,代表不同社区不同设施的覆盖水平。光导纤维照明
研究中,海量大数据通过高德地图与百度地图而实现采集,具体包含淮海街道及周边一公里范围内轻量级路线规划数据、信息点(POIs)数据、遥感影像、步行路网、建筑轮廓等。此外,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52-2215))[5],通过文献检索、现状调查与云端统计等方法调查现有各类公共设施,依据性质将各类设施类化为餐饮、购物、医疗、体育休闲、科教文化、行政管理、生活服务和交通设施等,并相应统计了各类设施的服务当量。
2淮海街道2分钟生活圈现状规划评估
2.1公共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分析
淮海街道中,各类设施空间分布状况基于核密度分析而显示(见图2),高层级区域相较于较低域为密的施分布。分析结表明,餐饮、购物、生活服务等设施多集中于城市干道沿线及城市商业中心附近,医疗设施主要分布于区域中心,各级行政管理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在布局上较为均衡,科教文化设施和体育休闲设施总体数量较少且空间布局差异性明显。由于居民对各类设施的日常使用频率不同,淮海街道内公共设施配置的均衡性较差,各类设施集中于城市商业中心附近,5分钟生活圈内分布较少,其中北新社区及黄河南社区相邻区域公共设施数量相对。
2.2高可达区域与设施密集区域的匹配关系
基于IDW计算和GIS叠加分析,淮海街道内
获施在面显现衡现(
图3),其中呈现较高叠加值的区域具备更高的可达性。淮海街道中步行高可达区域主要位于区域中部,主要为居住用地(含待建设居住用地),各住区间相对封闭的管理已影响到总体步行可达性;
外,城业和域于其
对封闭和较大的空间特征,影响步行可达性。分析结论表明,居民步行可达性与设施密集区域的空间匹配性相对有限,其中北新社区和黄河南社区尽管显现较高的步行可达性,但由于较少的公共设施数量而显现出最低的空间匹配关系。
68淮阴工 学院学 报2021
N
1
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分布
G:交通设施空间分布
Mnx<taan>i»«K
-----E:科教文化设施空间分布
图2淮海街道8类配套设施空间分布
图3步行可达生活圈叠加分析
2.3 15分钟生活圈圈层结构的分析
上述分析由于仅考虑15分钟圈层中单一层次
的设施配置标准,存在设定标准过低及服务半径
低估的可能,采用设施覆盖率计算可以
面与
活圈规划半径的设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淮海街
8个社
施覆盖率分析(3GOLDEN COCK
4),于5分
钟、12分钟、15分钟三 结构中2分钟 :
活 施覆盖率 ,其
、健康路、北新
和立新社区存在部分设施类型的完全缺失,
对居
第1期朱虎啸,唐乐,冯学良:城市3分钟生活圈规划评估与优化研究69
基本的生活 产 的影响;17分钟、3
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较低。
分钟
施覆盖全面,但基
和体育
北新社区
B
立新社区
健康路社区
A
向阳社区
A
黄河南社区
A
新村社区
A
联想昭阳e390车站社区
A
交通社区
A
餐饮设施覆盖率 购物设施骑盖率 医疗保健设施覆盖率 体育休闲设施{■盖率 科教文化设施覆盖率 生活服务设施覆盖率 交通设施覆盖率 行政管理设施後盖率5 时envision法
图4淮海街道5、10、15分钟生活圈层设施覆盖率
2.4居民视角的评价
于淮海 对 的社区类型和 的
结构,各类设施的缺 覆盖率对不同社 的实际生活影响 °基于设施覆盖率指标的 回馈表明(见图5),以青 为主的车站和交通社区因其 高的购物和 :施覆盖率,可以 其 的 ;以 ■为主体的健康路、立新和新村社 围教育设
施布 ,也可 其
活 °此
外,以 为主体的 社 于传统 小
的限制及步行路网的 续性,其5分钟一级生活圈无 的生活 ,北新社区和黄河南社 于 的公 施分布 偏
的设施覆盖率极低,2 社 活圈对的生活 产 的影响。 角的价,可以矫正 分布均衡性及设施覆盖率评
价存在的局限性,2 反 的实际
活°
8个社区人口结构
老年人为主体
图5淮海街道各社区人口结构及设施偏好
9优化对策与可实施路径
3.5路网密度提高与步行环境改善
现状评价已表明路网密度对于生活圈可达性的 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各类设施的配套布置。依据
分析结论,淮海 3分钟生活圈的 建 提
网密度。应对于一些生活圈内可开发建设用地 限的状况,如区域 所处的社区,可 公建筑内部通道、释 边空间, 以增加步行 性,以提高区域 施的步行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