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节 名 称 | 备 注 | ||||
课 序 | 45~48 | 学时 | 4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 |
基 本 内 容 | 外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背景及其城市建设发展理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 ||||
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背景及其城市建设发展理论,把握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 外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背景及其城市建设发展理论 | |||
难点 | 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 ||||
练习与思考题 | |||||
过程考核要点 | |||||
北京击剑俱乐部教 学 方 法 | 课堂讲授 | ||||
朝鲜族语言教学内容提要 | 具体内容 | 时间分配 | |||
非理性信念 一、社会发展背景 1.城市分布更加不平衡 2.中小城市衰落 3.大城市畸形发展 4.市中心建设 5.交通问题严峻 | |||||
教学内容提要 | 具体内容 | 时间分配 | 备注 | ||||||||||||||
二、城市发展基本概况 三、一次大战~二次大战前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一战前:怎样有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秩序来满足当代城市的混乱和满足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并在这一时期加强城市立法工作,寻求一种方法来满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出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 马塔--带形城市 加涅——工业城市 | |||||||||||||||||
教学内容提要 | 具体内容 | 时间分配 | 备注 |
(一)卫星城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1.卫星城--源于19世纪末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 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问题,大城市工业和人口增长很快,使得城市膨胀 解释:将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以外地区疏散,从而降低大城市的人口,建筑密度,在大城市外围所建的城市 A.广东爱国主义教育网卧城(一次大战前后) 概念:除了居住建筑以外还没有最起码的生活福利设施,居民的工作、生活和文化活动需要去母城解决,一般称为睡觉的城市,只疏散人口不疏散产业。 B.半独立的卫星城 概念:除了居住建筑以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人能工作,另一部分人去母城解决。 典型代表: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威林比城 C.完全独立的卫星城(二次大战以后) a.概念:按比例疏散人口和产业,有成套的服务设施,居住条件、公用设施、文化生活的等级具备或不亚于大城市,使居民能够就地工作和生活。 b.典型城市:英国的哈罗 | |||
教学内容提要 | 具体内容 | 时间分配 | 备注 |
2.三代卫星城之间区别和联系 A.联系: 目的一样——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和工业 方式一样——都是对花园城市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B.区别 卧城——只疏散人口不疏散产业,是不成功的 第二代——疏散部分的人口和产业,是不彻底的 第三代——按比例疏散人口和产业,满足人的要求 3.评价 它的建设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进行了截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对疏散大城市的人口不明显,同时在它自己不断完善和扩大的同时,吸引大量的人口本身逐渐扩大,与大城市连在一起。总体来说,卫星城理论是不够成功的。 (二)雅典宪章、邻里单位 1.雅典宪章 A.概念:指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的论点,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 |||
教学内容提要 | 具体内容 | 时间分配 | 备注 |
B.八大论点 a.城市要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b.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 c.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 形象进度 d.确定好居住与工作的关系 e.游憩场所和新建的居住区必须留有绿地,旧区旧建筑拆掉建绿地,市郊有良好的风景地带 f.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道路的宽度要按调查的交通量来确定 g.对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要保留名胜古迹 h.总结:再一次强调要按功能分区,邻里单位来组织,强调立法,强调城市规划的三维空间,单栋建筑的表现 C.评价 从纯技术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城市规划的理论,有一定的价值,也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内容,但是过分强调功能分区,城市没有有机联系。 | |||
教学内容提要 | 具体内容 | 时间分配 | 备注 |
2.邻里单位居住区规划理论 a.概念: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其中设有小学,并以此来控制和计算人口及用地规模,保证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交通干线,住宅按良好的朝向和间距自由的布置,内部布置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商业服务设施并有充分的绿地。 b.雷德朋的邻里 ① 提出了人车分流的概念 国信证券鑫网②提出用超级综合体来取代小规模的建筑综合体 ③提出在邻里单位内部做宽阔的绿带,与城市的绿地联系起来 (三)勒•柯布西埃的集中主义和现代大城市 柯布西埃的理论核心——集中主义 卫星城理论的核心——分散主义 1.勒•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理论 ①城市中心向高层发展 ②增加交通流畅 ③增加绿地和空地 ④改善居住形式,增加与绿地的之间联系 ⑤ 提出直线与一定角度构成的几何形体是形式美的最高标准 | |||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4:5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5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