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

阅读: 评论:0

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
作者:关燕 郭成利 田冬梅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2期
        [摘要]传统文化是人类在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的累累硕果。而某些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传统文化间的矛盾和缺失传统文化的现象。此文分析了城市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并在城市建设中对待传统文化提出几点思考。
验证码有什么用        [关健词]城市建设传统文化
        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核心力量。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自现代城市规划开展以来,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收获却是对古城和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
社会主义的供养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1982年始,我国先后公布了11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1973号决议
        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华口腔医学网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的历史底蕴。一个人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城市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格宾加筋挡墙        城市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更是日新月异。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数量已由1949年的136个,发展到目前的657个。外国评论家说,中国用20年的时
间尽力了欧洲2个世纪才完成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虽然今日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与以前相比已经日新月异,但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性的破坏”也愈加突出。我们许多城市在“发展”的口号下,破坏历史传承,大拆大建、突飞猛进,破坏了已有的文化底蕴。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4:4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5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文化   历史   建设   发展   传统   破坏   城市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