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中国特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应用-工程建筑论文-工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天使之城淘宝摘要:对随我国的改革开放,城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析了在此背景下, 城市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城市规划事业兴旺发达的基和前提, 并指出当前城市规划的作重点是: 明确指导思想, 全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ities in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adoption of open door policy. Then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macro backgroun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renovation in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s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urban planning business. She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jobs for a planner is devoting her/ hi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the obj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all round well off society se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1 我国的城镇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维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3 年,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一条曲折的道路。1978 年来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的城化真正走上了一条健康、快速展的道路。特别是近10 来, 城市化率年均递增1 % , 2001 年达到3717 % , 根据世界城市化一般规律,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跨入了加速展的新阶段。20 余年来城市作用不断增强, 经从1978 年以前为工基地配套服务, 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中心。10 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 城市在以下几方面发挥着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员干部之友
(1) 城市成为推动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动力。随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与第三业的迅速发展, 带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展。据统计近10 年来地级上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1515 % , 是全平均速度的2倍; 城市居民消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从1979 年的32 %高到53 %。2001 年城市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8322 元, 是1990 年的418 倍, 是全国平均的214 倍。 木栈道
(2) 城市为拉动投资需求和消需求的主要途径。
1990 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商品短缺情况本结束, 国内有效求不足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 拉动内需成为保持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时, 城市对于拉动投资和消需求的作
用日渐明。在消费方面, 城居民收入水平差为1∶215 , 但消费水平差为1 ∶314 , 城市费需求旺盛; 在资方面, 城市住房、基础设施资所产生的经济回报和济效益均大大高于农村。“九”期间, 国家投资的28 %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对国家实施积极政政策起到巨大作。 (3) 城市成为扬民族文化、提高人口素和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场所城市凝聚了大量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产, 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 是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体现。优秀的历史文化产和富有时代精神的城市貌, 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强大的魅力和改革开放的成绩, 在人居环境和社会发展方获得了国际声誉, 同时也成为弘民族文化的阵地,对增强民族自豪和民族凝聚力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 市成为解决“三农”问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改革开放20 年近1 亿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城市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的速发展不仅基本解决了城市口的就业, 还为进城农民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不但使进城农民直受益, 而且还通过他们返家乡的收入间接改善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 对广大农地区的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用。农业人口的减少为农村业向集约化发展和农收入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通过镇来吸纳农业人口, 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根本出路。
(5) 市成为体制创新、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 在相当程上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善、不断创新的过程1984 年城市改以来,企业、财税、城建设投资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措的出台,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全国绝大部分科研构和高等院校都集中在城市, 在城市中已经建起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教育科研体系; 城市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普及迅速, 国内外往渠道通畅; 经过产业结调整, 城市已经成为现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的地方。市科技与知识创新引领着经济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构、产业结构的提升。
于城市的经济作用不断增强, 城市的中心作用愈益著,使得当前快速发的城市化进程, 有不同于以往的特征, 尤其出的是这些特征同时并举:
(1) 大城市以及大城市区
呈现一体化态并逐步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区域。特别是长江三角洲、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无论经济总量上, 还是技创新、制度创新等面都成为全国的典范。
病房呼叫系统设计以长江三角为例, 其以全国1 %的土地, 519 %的人口,占全国GDP 总量17 % , 人均G
DP 全国平均水平的214。
(2) 中小城市数不断增加, 规模不扩大, 成为城市化的主。
浙江世贸中心
统计, 近20 年来市数量从1980 年的223 个增加到2001 年的664 个, 其中86 %是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量增长了312 倍。就市规模而言, 原有城市的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分别增122 %和139 %
(3) 小镇发展迅猛。目前国约有2 万多个小镇, 每年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 已成为农村产业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成为农村劳力向大中城市梯度转移的渡地区。
大中小城市同时发展, 既面向国际参与争, 又面向国内解决国内剩余劳力的转移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这种城市化该说是具有中国特的。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可以说既是过去20 年我国城镇化康发展的总结, 也是对来城镇化方向的指导性意见。对这么一个具有中国特的城镇历程, 我们过去长期指导城市划工作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应该说出现了诸多不适应,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真地思考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