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比较

阅读: 评论:0

国内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比较
作者:蒋波 明淑坤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来源:《建筑科技与经济》2016年第09期
        从西方整个对城市更新的研究历程来看,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在不断增加。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柯布西埃的“光明城”,从雅各布斯对城市多样性的呼唤到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城市更新的理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理论的进步在不断变化。由于我国特殊复杂的历史原因,直到解放后我国才真正迈入工业化时期,对城市更新和改造的研究也相对起步较晚。
通心络>太原艾滋病检测        1.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国家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起源于产业革命。根据不同时期对城市更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以及城市更新动力机制的不同可以将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城市更新初创时期。英语教学反思案例
多媒体光盘制作        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最初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和平改革的道路》一书,在书中详细阐明了他著名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希望通过建立新的、以绿化带限制人口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乡村”式城市来限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此后恩威和帕克“卫星城理论”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又对“田园城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从本质上而言,这些理论的思想基础仍然是以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形体决定论”为基础的,将城市看作一个静止的事物从而寄希望于建筑师和规划师通过形体规划来构建一个希望中的蓝图,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但是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摆脱了乌托邦式单纯追求理想化模式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理论实现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在更新对象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居住区而是扩大到城市的空间结构,这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末,城市更新发展徘徊不前
电碳制品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3:5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5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论   城市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