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2019年第1期79se
——
—以西农北校为例
吉楠,弓葶,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712100
)
校园是城市组成部分中的一大因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应注重借鉴海绵城市理念。然而众多校园因建成时期久远,未考虑到此。通过分析总结海绵校园改建案例,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海绵校园的建设提供参
考。
海绵城市;校园景观规划;海绵校园
绵城市理念在校园内景观规划的应用现状还是乐观
的。我们选取了在此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些国内外
校园进行研究,分析了在校园中实际应用的具体设计
手法,同时与国内改造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出目前国
内海绵校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1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公共绿地景观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态校园规划设计中,整个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面积有17.5hm2,其中绿屋顶面积
有1700m2,透水地面面积达5500m2,雨水花园面积有 两个加快
16000m2。
其中休梅克绿地的面积为1.11hm2。这个地方主要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有中心半圆形的草地和一个大型雨水花园。周围是石
材修建形成的挡土墙和数条蜿蜒的行人通道。结合宾
夕法尼亚大学的整体环境和人需求,借助原有的自
然环境条件,将人工营造的雨水花园以及基础设施巧
妙地结合,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户外景观休闲场
所。通过这个综合性景观系统,收集并合理利用了场地
的雨水,造就了一个良好的雨水循环系统。
3.2塞勒姆州立大学湿地走廊
场地建于一个迫切需要治理的工业用地。为了改
善工业带来的污染,给周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便利,聘用
了景观设计师、园艺师、建筑师等相关技术人员,根据
场地需求和现状,积极配合设计出校园湿地走廊。
塞勒姆州立大学的湿地廊道是一块休闲式草地开
放空间和一条约55m长的草沟组成,而且伸展到湿润
地区和聚集了此地大多数的雨水径流[3]。该场地在很高
使用率的大学校园的中心位置,湿地廊道灵巧地将土
壤修复和雨水管理进行了很好的设计。
学周刊
湿地廊道的成功建设,解决了塞勒姆州立大学校
园中央区域的积水问题,并建设了一处集创新性和实
用性的校园湿地景观。
3.3天津大学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假设下大雨的话,“海绵”的作
用就会很好地在天津大学的设计中有所体现,生态多
层次分区雨水回收利用和排放系统,通过生物滞留、地1概念引出
1.1海绵城市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节能减排,应对自
然灾害的观念也在不断增强。“海绵城市”随之出现。
“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
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海绵城市
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用处也较广泛,如:住宅区建设、现
代园林建设、现代城市建设,结合植物种植,铺装设计
军事情报分析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对修复城市水生态、积水利用、
促进城市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对维持城市
水平衡,补充地下水,减少洪涝灾害,减少污水处理的
负担,节约和再利用珍贵的淡水资源等也有重要作用。
1.2海绵校园
“海绵校园”,顾名思义,关注主体在于“校园”,使
校园同样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并
且,通过海绵校园建设,可以有效地减轻暴雨积水灾害
的不利影响,降低粉尘污染,美化校园的环境,使师生
教学生活更舒适。另外,校园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
因素,它有效的建设能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积极影
响。
2现今校园景观简要介绍
现如今,人们对环境景观的重视程度正在增强,新
建的校园在景观布置方面基本考虑了这一方面。但是,
众多老校区未经过合理规划,雨水会向学校环境中较
低的区域积聚,造成积水内涝的后果;雨水污水混在一
缅铃处,水渠淤积、堵塞、水质黑臭;绿地覆盖率低,铺装道
路不具有透水性,部分土地直接裸露在地表。故此,海
绵校园的建设便显得极其重要。海绵校园的建设可以
丰富水韵文化,提升学校的美好形象。并且通过对校园
雨水收集的规划与利用,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度,节省校园日常用水支出,将“灰空间”转化为“绿
空间”[2]。
3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鉴往知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发现海
130〇
2019年第1期现代园艺下渗透、透水铺装等许多LID (低影响开发)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校园的雨洪水进行安全排放和积极的有效运用。
例如,北洋园区域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将学校划分成3个雨水排放区域,分成外环自然排雨区、中环管道集雨区和中心岛生态调蓄区[4]。北洋园园“中环”的区域的绿化率是比较低的,地面铺装占了很大的面积,相对来说硬质化率很高。下雨的时候,地下水会通过管道进入到学校的雨水收集管网,随后排入到中心湖的景观系统中去。然后雨水通过泵站的提高,再到人工湿地进行净化,最后景观水系统的水会补充到校园内所要使用的地方。“中心岛”区域采取的是生态雨水收集方法,用实时监控水灾、生态集雨、源头减量、净化利用等许多前沿的理念,造就了这个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排水系统。3.4案例总结
由国内外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校园景观设计思想没有办法满足当今海绵校园的发展需求。在设计中要重点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思想,维持校园水生态的平衡性十分重要,根据项目的条件和当前状况,在依附地形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就地改造,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在海绵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多种层面的系统改造设计,提高校园景观绿化面积,实现污水合理排放,维持校园水系统的平衡[5]。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雨水的收集,如果当地的水资源非常短缺,设计中就应该注重资源补充,像海绵体一样,可吸收可释放,最终给大家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景观空间。在以上案例当中我们得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在今后的设计中可以学到很多案例中好的设计手法。
4西农北校海绵校园建设4.1西农北校基本情况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地处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地区,属于东亚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拥有春温暖多风,夏炎热多雨,秋多连阴雨、冬寒冷干燥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由于校区建设较早,如今在某些时段常常能暴露出许多问题:夏季暴雨后,路面出现大量积水泥沙,不利于人车同行;夏季无雨期炎热异常,水分蒸发量大、速度快,造成干旱;秋连阴雨开始后,由于长期阴雨不断,排水不利,路面积水久久不散等其它问题。
4.2海绵校园建设存在问题
大部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怎么改造好校园环境,师生和其他人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度尚且不足,校园内的积水和干旱等问题对不同人及生物都产不同的影响,要分重点分对象全面的分析。
很多的理论研究都没有在实际的建设中实施,大
部分只停留在设计方案上,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考虑不全面,不能完全按照设计方案改造。我们勘
测的具体问题场地为校园内老体育处。该场地一方面周边铺装简易,渗水性极差,雨后地面水流汇集。另一方面周边植被较少,烈日曝晒下,无可遮荫处;且无固定停车处,车辆占用人行道且经风吹日晒。4.3对策与途径
针对铺装问题,我们整体采用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后将雨水引流至人行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同时,在道路铺装边缘改建植草沟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兼顾排水功能与校园美化。路牙改成平道牙,立道牙设置开槽。建筑周围绿地改建为雨水花园,边界选择经济、环保且有良好渗透性、过滤性的石笼。使绿地下凹,底部设雨水收集管,上面依次设透水层种植土及雨水收集口等。
同时,改造还应与杨凌城市规划相结合,互相促进,统筹兼顾,形成水资源循环释放系统[6]。本校校园面积较大,且绿化率也较高,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运用的设施还有花坛、收集池、垂直绿化、绿屋顶、耕作园等。例如,校内部分平屋顶可结合学校农业特设计成耕作园。合理布置植草沟,花坛等,便于建设“海绵校园”的同时,也方便师生日常生活[7]。
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海绵校园的建设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将想法变为现实,根本原因无非是资金、技术得不到保障,人们对这一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也应加强对其的宣传科普,使“海绵理念”真正地深入人心。
5
结语
如今水资源逐步缺少,将雨水资源合理再利用与环境水景的融合也变得尤为重要。山河湖泊作为美丽中华的载体,我们更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将现代文化、科技融入其中,书写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篇章。
(收稿:2018-08-27
)
[1]孙硕,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华中建筑,2017,10
[2]刘洋.雨洪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景观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2015.062014ASLA 通用设计荣誉奖,2015,3,16[3]魏巍.国家示范性绿校园建设策略研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J].建设科技,2017,06[4]李满园.海绵校园景观设计———以许昌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2.
[5]王佳.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2013,06
[6]李佳颖,曹宁.杨凌绿地形态中构建“海绵城市”的思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10
[7]赵星明,等.智慧校园给排水工程规划研究[J].地下水
,2017,01
吉楠、弓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学生;指导老师:刘
媛。
1
31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