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建立健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是解决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困难的关键和基础"通过分析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研发模式,以陕西为例,通过调研和分析,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市场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建设、人才评价机制、市场化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为军民融合发展实践和政策制定提和理论 关键词: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转化;市场化机制
中央、各部委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宏观政策依据%
因陕西和全国一样,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突出、政策施,
等。从全国来看,各省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贯彻落实意见,但因为从国家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提出的体的政策,从实,的也%因,入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进
研究。
—、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
内涵
军工体系和民用体系在转移转化等
一定的化性和同体
规,成果在后用
I-导、%军民
两用成果I成功转移,的
,同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
员、人丿
得成果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
体结构(/中、
转移用于、人
、、、环
素和结构要素%
二、陕西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
在的问题
入走访、调研与分析,陕西省
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以技术和技
术为的技术,全国相,■
科技成果转化体于中等,
先进份相仍较提升空:技术
创新成果和产出效益依然偏低,:要
农民频道自娱自乐
应用能力
转换能为
研发能力
0DI
I需求I
I环境
I要素「
结构宴亲
人员蜜亲
图1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体系
民用
需求
是体制机制、环境、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
些%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在中,企业军民两用科
技成果转化存在着“上热中温下凉”的情
况,有的企业层对军民两用技术转
移转化意愿不高,特别是军工企业,他们
认为军品任务重、紧,而且军民两用
技术转移转化存在高,上级的业绩
考核中也明确列入项,因
积极性不高;也说,做,军民
两用技术转移转化很难推进的
象%
先后调研了五省30多家企业,收集
了150份有效调查问卷%分,
80%企事业单位人员认为“国家及上相
关政策存在落I难”,90%企事业单
位人认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意愿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不咼
(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陕西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发展仍制约于政策规定,统效的
政策规定,存在有的已制定的
政策出难以的情况,这
些政策层的导陕西
在他市的竞争中的动
性降低,很难产生就地转
化能影响全局的重特大成果%
(三)“条块化”现象依然
存在
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条
上海水仙洗衣机中国集体经济]
167
科技创新
块化!现象"企业政策冲突,权力内耗,效率受损;权责不清,存在推诿、无法考核问责;受军民二元结构、多部门管理体制等影响,存在一些军民两用成果转化项目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职责不清%
落实不力甚至推诿扯皮等现象,使得军民两用成果转化比较困难"
(四)转化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科技成果主要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基础研究重视的多一些#以理成果目标#对业化考的比较少,科研成果转化主要科研自转化,业"1
式很难做到专业化,与市场对接存在困难#并不马上实现产业化,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三、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
(一)完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军民两用科技果转化推进机制#“省、、军与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领制和
制#统筹规划、政策制、重大和总体协调,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
体系上,落实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和科技民用转化构#直
构参与科技果转化,5
果推广、、转化交易、实壬行等;技#、军、民用 制;
响、民用科技制;
军对接#大支柱产业#大基础、、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财力、
等大的;军民科技
管理体系#推动军民在规、置、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深融合;成果转化联席会议、高层期互访、央企与战略等制设#形成了上下、左右衔接、多、齐管的格局#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向范化和业化#积极推动我省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深度转化"
(二"加强军民协同创新,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在军工融合技中,军民各成员的行为都是独立的#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理的必然°拥有军民两用成果的单位在成果转化中的是自愿的#技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结合#?
要在信任和共赢的基础上#而在实
际转化中,因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
备有可成果转化的主义和
道德风险#因此#军民的引导
和激励在于过降技供体和受体
之间的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使军民技
、军民创新知识及军民技f源
得到有效的配置和#使军民各成员
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得以增#过军民
的有效,增主体的
竞争力,过提高主体自身的知识
吸力及知识认知水平可以激并
主体中军民创新知识的转移
和共享°
(三)加强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和强化
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军民两用资源与成果
共享共用与军民两用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要融合、际#
积极争取或争取家大科学工程
及大科学装置布局#军工单位与高
校和研究构设国家实验
室°引导中央企业和单位与高校院
所体#推军工单位与高
校和构设军民两用新型
研发机构°
二是要建设军民技成果公共耶
平台#统设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各单位设平台#科研
院所、高等院校等科技成果转化
构#提供军民科技成果的发布、、推
介、对接、转移、转化等服务#
密成果的转化,推动军口大型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0
(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激发创新创
业活力
一是要军工科研院所,建
科技成果转化益考激励及人才
制"使愿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
技人员,单位积极,并按照
型制岗位目标、责任,根贡献
其薪酬、奖励及职称评审、岗位考核
等事宜"
二是要或才用、业技
职任和管理、有管
理等有,以激励重大科技成果的创
造、使用、转化使之形成重大益,促进和
基础研究、用研究、成果转化的
调并重发展°
是要制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
制"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十
杂的过#及研究、开发、商品化、产
业化等多#及研究机构、技
转移中介、企业等多个主体#要各
的#而研发、市场、
化、企业不等多重
风险#在政制#体现成果转化失
#对成果转化利益要予以
°
电镀件
四、结语
本过以省内外调研为基础,以军
民两用技转移转化过程中的问
向,提制约军民两用技术转移
转化政议#以实引#在一
内#型,凸
示范效应,探索出具有的军民两
用技术转移转化验,并力争能够在全国
推广"
参考文献:
[1]尹岩青$石根柱$李杏军%新形势下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并联电容补偿装置
研究,2017(06):37-40.
[2]于海宇•构建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
新体系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9(08):
12-16.
[3]李高金,董磊,王力•美、日两国军民
两用科研成果转化
[J],科技经济导刊$2019(08):109—136.
[4]吕薇.构建政产学研有效分工的协
调创新体系[J].经济导刊$2019(02):62-67.
⑸董晓,齐轶,•创新驱动发
下军民两用技术果转化
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135-
139.
[6]$.军民两用技术
与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管
理化$2019(03):49-51.
[7]•新下国防专利转化的
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1):105-109.
[8].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发
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苯甲酸雌二醇
[9]李,马曙辉,王蒙.国国防科技
成果推广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工业管理$2013(11):7-11.
[10]$学强$国.科技果
转化%海”的[J].当
$2019(12):4-8.
!基金项目:陕西省校企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2018PT-11):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
(2018KRZ004)。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兵器工
业研究院)
168(2021年10期(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