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设计填空题

阅读: 评论:0

一、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城域网信号传输距离比局域网长,信号更加容易受到环境的(  )。
2)可以将信息系统分解为(  )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三大部分。
3系统集成涉及到用户、系统集成商、第三方人员、社会评价部门,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  ),也有不同的期望。
4网络工程设计阶段,风险存在于不必要的带入过多的(  )。
5按照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将网络分为(  )网络和点对多点网络两种类型。
6网络冗余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提供网络备用;二是为了(  )。
7  )是基于增加带宽的需要,可以将几条链路捆绑在一起,以增加链路带宽。
8MPLS技术的设计思想是(  )、核心交换。
9IDS产品在网络中采用旁路式连接,而IPS产品在网络中采用(  )式连接。
10符合(  )标准的光纤在我国占90%以上的市场。
1干扰    2)网络    3目标    4设计约束    5点对点
6负载均衡    7汇聚    8边缘路由    9串接    10G.652
二、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城域网信号传输距离比局域网长,信号更加容易受到环境的(  )。
2)城域网往往采用(  )、环型、树形和环形相结合的混合结构。
3系统集成涉及到用户、系统集成商、第三方人员、社会评价部门,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目标,也有不同的(  )。
4硬件设备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产品之间的(  )兼容性问题。
5网格的根本特点是(  )和消除资源孤岛。
6  )文档定义了网络工程项目的需求基线。
7电信企业对网络设备要求支持多种业务,以及较强的(  )能力。
8网络安全的目标是使用户的网络财产和(  )损失最小化。
9广播网络中有三种信号传输方式:单播、多播和(  )。
10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中,N个节点完全互联需要(  )条传输线路。
1干扰    2)点对点    3期望    4接口    5资源共享
6需求分析    7QoS    8资源    9组播    10N-1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可以将信息系统分解为( )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三大部分。
2)系统集成会受到( )、时间、政策、管理等条件的约束。
3网络的功能分层与各层通信协议的集合称为( )。
4网络设计包括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软件规划和( )等工作。
5双绞线可以传输( ),同样也可以用于数字信号传输,特别适用于短距离的局域网信号传输。
6)双绞线衰减的测量环境温度为20,衰减会随( )的增加而加大。
7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级联和( )两种方式。
8改进磁盘存取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磁盘高速缓存技术,另外一种是使用( )技术。
9在语音网络中,信令的任务是( )。
10广域网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和( )控制。
1网络    2)资金    3网络体系结构    4H无穷控制LMI文档编制    5模拟信号
6温度    7堆叠    8磁盘阵列或RAID  9建立连接  10拥塞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广域网一般采用(  )或卫星进行信号传输。
2)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和技术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  )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在网络工程设计阶段,风险存在于不必要的带入过多的(  ),影响到详细设计方案的可能选择。
4在设计电信企业网络时,应当考虑到原有网络与新建IP网络的( )。
5网络安全性的基本要求是防止用户( )被盗用、修改和破坏。
6VLAN设计中应当尽量避免在同一( )中配置多个VLAN
7环网所需的光缆较少,适宜于( )网络的长距离传输。
8在广域网中,有时采用一种点对点串联而成的( )网。
9生成树技术是一种纯备份的技术,在应用时有一条或多条链路处在( )状态,只有在主链路中断之后,备份链路才会启动。
10在分层网络模型中,( )层主要提供基于策略的网络连接,负责路由聚合,收敛数据流量,将网络服务连接。
1光纤    2)用户需求    3设计约束    4互连性    5网络资源
6交换机    7主干    8线型    9阻塞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10汇聚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计算机网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既可以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也可以采用(  )方式。
2)大型校园网外部一般采用双出口,一个接入到宽带ChinaNet,另外一个出口接入到( )。
3信号在SDH网络中沿环单向传输,传输时延是( )的。
4 )指两个节点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时间间隔。
5单一的数据业务网络不需要QoS,( )网络才需要QoS
6 )技术是将多条物理链路当作一条单一的逻辑链路使用。
7 )攻击是指攻击者为达到阻止合法用户对网络资源访问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攻击手段。
8IATF标准强调( )、技术、操作三个核心原则。
9IPS产品在网络中采用( )式连接。
10最基本的交换是( )的交换,在其它层的交换实际上是一种软交换或虚拟交换,可以由软件和固件实现。
1模拟通信  2CERNet或中国教育科研网  3固定  4传输时延
5多业务成相篇  6链路聚合  7拒绝服务  8  9串接  10物理层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在分层网络模型中,( )层为用户提供网络访问功能,并负责将网络流量馈入到上层,执行网络访问控制,并提供相关服务。
2)网络冗余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提供网络备用;二是为了( )。
3网络在设计时必须考虑( )时段的信息流量,否则在这时数据就会阻塞或丢失。
4IATF(信息保障技术框架)标准的代表理论是(  )。
5交换机对数据包的处理方式有直通式和( )两种,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
6如果可能就交换,只在需要时才( ),这是网络设计中一个基本原则。
7反转电缆用于将计算机连到( )或路由器的控制端口。
8改进磁盘存取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磁盘高速缓存技术,另外一种是使用( )技术。
9双机热备系统之间保持着间歇的通信信号,这个信号称为( )信号。
10VoIPvx3网守主要负责用户注册和( )与电话号码的解析。
1接入  2)负载均衡  3最繁忙  4深度保护战略  5存储转发式
6路由  7交换机  8磁盘阵列技术或RAID  9心跳  10IP地址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分布式服务设计模型的基本原则是:网络服务集中,( )服务分散。
2)硬件设备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产品之间的( )兼容性问题。
3)( )是指网络某一个节点或某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用户与核心设备或网络服务的隔离。
4 )是一种数据封装技术,它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通过这条链路,可以连接多个交换机中的VLAN组成员。
5冲突域是基于OSI/RM模型的物理层,而广播域基于( )层。
6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很多,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是对重要数据进行( )。
7SDH网采用双环结构,在SDH环网正常工作时,外环传输数据,内环作为( )环路。
8信号在SDH网络中沿环单向传输,传输时延是( )的。
9在广域网中,有时采用一种点对点( )而成的线型网。
10蜂窝拓扑结构主要用于( )通信网络。
1应用  2)接口  3单点故障或RS  4Trunk或中继  5数据链路
6备份  7备用手机报网站  8固定  9串联  10无线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实现(    )和信息交流。
2.城域网信号传输距离比局域网长,信号更加容易受到(  )的干扰。
3.可以将awc信息系统分解为(  )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三大部分。
4.在网络工程设计阶段,风险存在于不必要的带入过多的(  )。
5.按照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将网络分为(  )网络和点对多点网络两种类型。 
6).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描述网络系统的行为特征与约束条件,指明网络系统必须实现的(    )。
7).(  )是基于增加带宽的需要,可以将几条链路捆绑在一起,以增加链路带宽。
8).MPLS技术的设计思想是(  )、核心交换。
9).IDS产品在网络中采用旁路式连接,而IPS产品在网络中采用(  )式连接。
10).符合(  )标准的光纤在我国占90%以上的市场。
1资源共享    2环境    3网络        4设计约束    5点对点
6具体指标    7汇聚    8边缘路由    9串接        10G.652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在传输和处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信号时,所有这些信息在计算机
中都必须转换为(  )的形式进行处理。
3).系统集成涉及到用户、系统集成商、第三方人员、社会评价部门,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  ),也有不同的期望。
4).城域网往往由多个园区网以及城域接入网、(  )等组成。
5).软件产品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软件之间输出数据格式的(  )问题。
6).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描述网络系统的行为特征与(  ),指明网络系统必须实现的具体指标。
7).IEEE 802标准系列是由IEEE制定的关于(  )和MAN的标准。
8).在设计电信企业网络时,应当考虑到原有网络与新建IP网络的(  )。
9).需求开发可进一步分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    )和需求验证四个阶段。
10).局域网信号传输延迟小,且误码率较(    )。
1通信        2数据    3(目标)        4传输网            5转换
6约束条件      7LAN    8互连性        9编写需求文档      10
填空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23:2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4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传输   信号   采用   设计   技术   链路   用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