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堆叠技术实现核心交换机冗余设计探究

阅读: 评论:0

基于堆叠技术实现核心交换机冗余设计探究
作者:朱新义
来源:《中国新通信》2020年第03期
多方会议        摘 要:在互联网网络技术数据中心技术及网络虚拟化技术持续发展与更新的背景下,网络的工作模式发生了非常深刻的改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提升工作效率,改进用户体验,完善系统性能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研究一种基于堆叠技术的核心交换机设计方案,对交换机堆叠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并就交换机堆叠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仅供各方参考。
秒的定义        关键词:核心交换机;冗余设计;堆叠技术;转方面堆叠;控制面堆叠
        一、交换机堆叠
        交换机堆叠是指将两台或多台交换机的虚拟成一台交换机,与集中式控制一样,对外呈现出一个控制面,一方面能够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提供尽可能充分的端口支持,增加系统交换带宽,另一方面通过一个控制平台下发全局成员的配置,便于网络的管理维护。在交换机特别响 非常近
堆叠相关性能指标中,最大可堆叠数是指一个独立堆叠单元中可支持的组合交换机数量最大值,它代表一个堆叠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端口密度。目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按交换机组网的拓扑来分,第一是链式堆叠,多台交换机组成一个链,为了提供网络的可靠性,也可以组成环形堆叠;第二则是星型堆叠,目前多见于端口密度较高且效率要求较高的局域网网络中。按交换机的业务层面来分,又分为控制面堆叠,即有系统主管理所有成员设备的加入、退出等;与控制面对应的是转方面堆叠,由主设备管理各成员设备的转发业务,如主设备进行转发拓扑计算并下转发表。通常说的堆叠是指转方面与业务面都组成堆叠,堆叠管理链路与堆叠转发链路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开。如果仅仅转发面堆叠,控制面不堆叠,通常叫mlag。为了适应数据中心的组网拓扑,有演化出混堆,即spine-leaf模型,spine即父节点,可单台,也可以多台交换机组成堆叠,下挂leaf节点。特别响非常近
电催化        二、堆叠实现原理
促销策略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22:4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4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堆叠   交换机   技术   网络   控制   系统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